中国政改三种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9:39
中国政改三种思路作者:伟达来源:联合早报来源日期:2010-10-26本站发布时间:2010-10-26 10:12:24阅读量:289次  中国的政治改革要求,几乎是与经济和社会改革要求同时出现的。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就曾发表过不少关于政治和体制改革的著名言论,至今仍为人们所经常回顾和引用。

  而中国是否需要政治改革,这似乎已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值得指出的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圈子内,也还一直存留着某些政治思潮和倾向,其特点是在面对当代发展的困难、瓶颈,甚至异化情况时感到束手无策,于是主张还是回到过去,譬如苏联斯大林时代或中国1978年以前的状态更为“正确可靠”。

  这样的“走回头路”论调,可能宣称自己也代表着某种“政治改革”主张,但其实并无资格跻身于改革行列与时代洪流,在此当可忽略不论。

  然而即使是赞同推进政治改革,在具体改革目标、路径、策略和手段等方面,当代中国社会却仍然相当地缺乏有效共识,也导致了众多的争议及彷徨。这也是中国的政治改革,长期滞后于经济和社会改革步伐的主要原因。

  目前看来,中国政改基本存在着三种思路。一种主张是在现有大框架内进行改革,或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还有一种主张是应借鉴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内政治实践经验及体制构架,改革自己的政治现状及操作。

  摸着石头过河的政改方式

  第三种主张比较新锐。这一类思路有“少研究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的特点,不愿把中国民主建设过多纠缠在意识形态争论或体制设计层面,而是集中寻求譬如具体公民权利的实现,或存在问题的解决,并希望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去识别和克服所遇到的有关体制或政策瓶颈。

  关于第一种思路,目前的主要争议是其改革的力度和成效是否能够充分到位,是否能符合中国向现代强国和公民社会转型的民主与正义需求。譬如最近在中国河北有恶少酗酒开车撞人,而后更公开宣称“我爸是XX”,言外之意是“我有当大官的爹保护,撞死人也是白撞。”

  这种无耻的猖獗,凸显法律和法制在中国社会的实际地位依旧尴尬,官本位文化是现代化民主的冤家对头,而法治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起码前提。

  再如中国的言论尺度,目前是对谩骂色情等“三俗文化”管理不足,却对不同观点和意见的表达探讨仍多怀忌惮。到底应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避免“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使得当代中国文化真正攀登上思想与创新的高峰?!

  而第二种思路,目前所遭遇到的主要是政治文化抵触,及“靶子虽然是清楚了,但中国朝其射出的箭是否会走偏脱靶?”那样的忧虑。即首先是担心目前执政力量和架构遭遇挑战,出现重大权力重组和洗牌。

  再由此引发良好愿望不能实现的忧虑,激烈变革反而使得现行社会秩序与运作陷入混乱甚至内哄,以及可能因此被外部势力乘虚而入,控制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与资源。那样的前景反而不如现状,到时可能就后悔莫及了。

  为提高“中靶”的成功率,最大程度减少社会震荡和负作用,有建议主张设立政治改革特区,像经济改革特区那样先行小范围及规模尝试探索,及时修正偏差和解决问题,争取实效,相机推广。

  笔者比较拥护第三种思路,即中国的政治改革应秉承“实事求是”精神,手段应服从服务于目的,一切政改措施及路径都应殊途同归,关键是要在具体瓶颈问题上敢于突破,取得进步。而且这种思路主张逐个地解决问题,于是总体和全局效果依然比较渐进。

  譬如上述河北恶少犯下的人命案件,为什么不能用其作为法制观念普及和教育的绝好素材?为什么不能让河北人大与政协机构,开始介入官员的选拔任命程序和奖惩监督执行?

  敢问中国政改的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