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归因偏差现象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39:26

 

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归因偏差现象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科学家,具有探究事情原因的倾向。而且,在归因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防御倾向。如果自己成功了,找主观原因,特别是特质方面的原因,诸如能力高什么的;倘若自己失败了,找客观原因,特别是情景方面的原因,诸如运气不好、晚上休息不好、题目范围太广或者考试环境嘈杂等。反过来,对别人则没有这么厚待了,被人成功了,说是客观的情境原因,如机会好云云;倘若别人失败了,则说是主观的特质原因,诸如能力低下、只知道死啃书本之类的。这种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的倾向性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归因偏差还存在于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的反应之中和刺激的显著性。

如何避免这种归因偏差呢?

 

我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站到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教师主要存在两种归因偏差。

 

第一种偏差是老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

 

第二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秀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优秀生取得成绩,教师会归结为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差生取得好成绩,却被归结为任务简单、运气好等外部因素。反之,优秀生出现问题,教师往往归结于外部因素,差生却被归结于内部因素。

 

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归因偏差的原因,在进行归因时要慎重了再慎重,考虑了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