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变化应引起重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22:04
返回首页
关于龙源
客服中心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我的阅览室投稿中心荐稿中心热点专题名家名作主编访谈
   期刊主页->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变化应引起重视
陈廷凯 阴喜迅 宋 英
共1页 [1]
字号:【大中小】
第一,农村资金需求总量和单笔额度都明显增大。
贷款需求总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原始积累不足,经济形式单一造成的。短期内的经济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 扩大再生产,薄弱的原始积累和单一的融资渠道,使农民只有通过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导致贷款需求面逐步扩大,总量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我国农村个体经济的 发展,个体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已发展到相当规模,特别是新的《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以来,受各项优惠条件的诱导,规模化经营程度越来越高,单户农民的 资金需求额也明显增加。
第二,贷款抑制现象更加严重,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信贷投放主体不断减少。近几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退出农村市场的步伐,撤并了大量营业网 点。2004年,农行在农村营业网点的大规模撤并,又大大削弱了农村信贷主体的实力。以中牟县为例,2004年,农行中牟支行把全县20个乡镇的18个营 业网点撤销得只剩2个。同时,为控制风险,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采取上收贷款审批权的办法,进一步增大了贷款难度,使群众对贷款望而却步。
二是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十分有限。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信贷资产质量较差,自营资金很少,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来满足群众需求显得力不从心。
第三,信贷满足程序结构性差异越来越明显。
2006年5月,我们对中牟县农村信贷满足程度分行业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种、养殖业等农村第一产业获得信贷支持满足度相对较高,达到 60%以上,而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二、三产业贷款支持满足度较低,仅30%左右。同时,由于目前信用社投放的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这与当前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后多样化需求是不相符的。
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自营资金很少,多数基层信用社出于风险控制需要,只愿意发放短期的小额贷款。
二是基层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之所以居高不下,其损失大部分来自于前几年投放的乡镇企业贷款,因此,各信用社对民营企业敬而远之。
三是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实施,也使信贷人员产生“慎贷”心理,影响了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第四,金融服务需求开始向多样型转变,基层农村信用社力不从心。
目前,虽然资金仍然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因素,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民商品意识的增强,跨地区交易等现象日益增多,这就使群 众在争取资金的同时,也注重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专业性,如银行卡、汇兑以及利率政策等相关金融知识。与此同时,群众虽然渴望发展经济,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市 场信息、技术和管理支持,往往事倍功半。群众希望金融部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提供诸如市场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对金融部门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 前基层信用社金融服务质量普遍不高,无法满足农村快速增长的金融需求。
主要表现在:基层信用社仍然没有开通通存通兑业务,虽然信用村、信用户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贷款要求,但推广力度不大,有的地方基层流于形式。
第五,地方政府依靠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
较明显的表现:一是加大小城镇等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急需大量资金支持。目前,乡、镇级政府纷纷以争创星级乡镇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但乡镇财政目前多数为“吃饭”财政,根本无力进行基础设施投资,需要金融部门给予支持。
二是各地政府都把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而资金短缺一直是阻碍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主要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希望金融部门能够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于健)
存入“我的阅览室”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