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尸要价”争议留下的价值财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5:21

“挟尸要价”争议留下的价值财富

2010-08-25 05:07: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     “挟尸要价”照片全票获奖引发的争议,已经占据了舆论议程好几天了。随着媒体对当事人的充分采访和对当时场景的尽力还原,还有“金镜头组委会”公布了调查结果,争议应该会暂时画上一个句号了。应该说,“金镜头组委会”的结论还算客观:“挟尸要价”新闻不存在造假,照片记录的瞬间是整个挟尸要价过程的一部分,虽然照片中的王守海辩称自己没有开口要价,但其客观上参与了“挟尸要价”的过程,他听命于陈波参与并执行了要价。(综合24日各媒体报道)

当时的场景已很难完全还原,细节上的争议当然还会继续下去。比如照片上的王守海到底在说着什么,手势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谈价还是让船靠岸?即使双方各执一词,也有旁观者的描述,可如果没有确凿的视频,已很难有一个定论。但这样的事实基本是确凿的:“挟尸要价”确实存在,负责打捞的王守海在客观上也确实参与了要价,照片记录的瞬间并不能全面反映整个事实,但反映了整个过程中一个最有代表性和冲击力的切片。照片只能记录瞬间,无法苛求它反映全部。

争议引发了许多话题,耗费了许多资源,虽然争议并没有获得一个确凿的结论,也没有撼动什么和推翻什么,但争论并非没有意义,这个争议过程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道德财富,提升了公众的辩论理性,也通过争论让公众对“挟尸要价”——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道德溃疡,这个社会不能遗忘的道德伤痕——留下了更无法磨灭的精神印记。

这一次争论完全是民间自生自发的,也完全遵循着民间的辩论理性。这种民间的争议没有谁占据着不容质疑的道德优势,也没有谁掌握着“我即真理”的道德霸道。判断,只能用事实说话;道德,只能用真相还原。虽然质疑一方的身份是长江大学的宣传部长,但他没有用自己的官方身份压人,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经历者的身份拿出了自己所看到和调查到的事实。媒体没有想当然地否定,而是回到现场采访当事人并尽力还原真相。评奖的组委会也派人认真对待质疑并进行了调查,最终的结果以调查为依据。尊重公众的道德情感,更尊重真相;没有天然的权威,真相是惟一的权威,质疑并不代表正义,真假比是非和立场更重要,这种公共理性和辩论规则在这一次民间争论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演练。

这一次争论,让事件的当事人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尤其是照片发出后受到舆论激烈批判的白衣老人王守海。“挟尸要价”照片发表后,王守海成千夫所指,网上充斥着对他的谩骂和攻击。舆论也已经将其定格为一个眼中只有钱的道德沦丧者,一个“挟尸要价”的恶魔,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听他的解释和关注他到底做了什么。而这一次的争论,让王守海有了面向公众充分表达的机会,他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说进行了解释。解释中自然有不少掩饰成分,但起码让公众明白了这样的现实:王守海并非如舆论描述得那么邪恶,他也曾救过人,打捞尸体只是他的一份工作,如果不给钱,他生活就没有着落;而且他只是一个打捞者,虽然参与了“挟尸要价”,但只是听命于背后的老板。

这种通过争论澄清的事实,起码提醒舆论,别把“挟尸要价”的矛头都指向一个听命于老板、需要靠捞尸要钱过日子的老人,打捞公司的无良,政府公益打捞的缺失,这些是更深层次的问题。舆论不能停留于对照片中一个人的道德批判快感中而忽略了背后的指使者和更深层次的恶。

这一次的争论,还给迷信“有图有真相”的舆论一个提醒,镜头其实存在着很大的信息盲区,照片提供的事实和真相往往是有限的,照片屏蔽的事实往往比记录的更多。我们无法苛求镜头反映全面的真相,但要意识到镜头的局限性,并对这种局限保持警惕。看新闻图片,一定要依照着新闻报道进行全面的解读,而不是陷于图像的联想中不能自拔。就像这一次争议所展现的,镜头之外的现实,照片之外的新闻,远比镜头中要复杂多了。

 

这一次争论也让公众在“挟尸要价”上了解到更多的事实和真相,从而能使舆论对这一事件有更深刻的了解。争议,并不会降低和改变舆论的道德态度,只会更深刻地铭记在舆论的集体记忆中。只是一张照片,人们可能会轻易遗忘,而一张照片引出这么多争议,牵扯出这么多故事,自然就很难遗忘了。

这场争论没有失败者,胜利的是真相和理性。这一次争论也让新闻专业主义的观点得到了表达,提醒媒体在今后的新闻操作中要更注重对“全面事实”的尊重。这一次争论,一些朋友表现出的“愿意被事实说服”的理性也让人佩服,先是质疑,在报道提供了更多事实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这一次争论中,一些朋友在对涉及一个老人名声的判断时所表现出的谨小慎微,也让人尊重。我都将这些视为这场争论留下的可贵的价值财富。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