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最后的那点争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04:20
我是一个老手,因为我接触股市是在十年前,我也是一个新手,因为我理解并真正按照价值投资的理念进行操作是从2009年开始的,投资成绩还拿不出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在学习和实践价值投资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前辈,曾经有过偏颇的看法,慢慢地,随着自己思想的成熟,我逐渐变得宽容。对于价值投资最后的那点争议,也就是经常发生在各名家博客上的那些争议,比如周期性、高市盈率买入白马股长期持有是好还是不好、要不要辛苦地去寻找价值低估的灰姑娘,我是这样理解的:

1. 内在稳定性

价值投资者嘴里经常说的“确定性”,其实早在《证券分析》里面就被格雷厄姆定义为“质”的分析的最重要的因素:内在稳定性。这也是一些价值投资者排斥周期性股票的重要原因。但有些周期性的股票,其行业特征、企业特征方面其实也存在相当大的稳定性,比如经营良好的保险业和银行业,这也是巴菲特和芒格重仓并长期持有许多保险和银行业股票的原因之一吧。

2. 机会成本

如果按照一些价值投资者根据DCF模型对于茅台、白药、阿胶等的分析——姑且相信他们的分析结果——那么显然,投资是毫无疑问可以盈利的,而且十年内的年复合收益率可以达到10%-15%不等,并具有相当的内在稳定性。如果另外一类价值投资者以另外的方式进行投资,那么付出的机会成本就会高达15%。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能在长时间里面获得高于这个机会成本的投资收益率,那么抛弃稍有点贵的白马股作出另外的选择就是错误的。

目前,很显然,可以把但BIN先生/laoba1先生的年复合投资收益率的机会成本看成是非常确定的长期15%(当然,他们还可以通过市场过度高估获得超过这个收益率的收益),而李CHI先生显然付出了这样的机会成本,在另外的地方获得了更高的收益率(已经做了9年,至于在未来是否能稳定和持续,需要进一步观察)。

3. 世界是平的还是不平的

其实,价值投资者有这样的争议的根源在于世界观。

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平的,那么就会相信“时间的玫瑰”必然绽放,中间即使再多波折,也无所谓(有点浪漫主义情怀),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平的,那么就会相信“永远会有下一班不挤的地铁”让你从容上车。能说谁对谁错吗?——很难。

大家于是纷纷到巴菲特和芒格那里找寻答案,可是巴菲特和芒格经常会给出许多看上去是矛盾或者是模糊的答案,价值投资者就会开始用巴菲特和巴菲特的话干架,或者用芒格的话和芒格的话干架,或者用巴菲特的话和芒格的话干架,热闹非凡,没有结果。

在我看来,这一点上,巴菲特和芒格都是中庸的,巴菲特更中庸一些。

巴菲特一直以来都在模糊成长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界限,说过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企业的股票,也说过从不在大家有信心的时候买股票(也就是从来就只在市场崩溃的时候买股票)。

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的一次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就说“现在的价格已经比当初低了许多,可是我还是没有兴趣,因为没有达到7%的收益率(这个值不知道是怎么计算的),所以即使要让大笔资金躺在银行里面只有1%不到的收益率,忍受通胀,也愿意,成功的投资本来就需要耐心(原话懒得找了,大意是这样)”。我们来想想巴菲特为什么这么想,按照机会成本的理性计算,他应该投资,因为6%>1%,但因为他相信“会有下一班不挤的地铁”,所以,他愿意等,事实上,为了这个下一班的地铁,他等了好几年,他付出了6%的机会成本,获得了更高的收益率。

所以,即使巴菲特和芒格经常会互相取笑“在吸大拇指”(形容无所作为,错失机会),巴菲特还曾经在回答一个股东的提问时自嘲过,为什么不对早前一个看中的股票多买点:“因为我买了一部分后,他从17元涨到17.7元了,所以我就停止了”(具体数字不记得了,大家明白意思就行),但他们仍然会在今后继续互嘲和自嘲。

巴菲特和芒格还说过,他们选接班人肯定不会选择希望在经济形势低迷时买进,在经济形势大好时卖出的那种人。

芒格与巴菲特刚认识时,对于巴菲特的“灾难理论”很恼火(我猜就是下一班不挤的地铁吧,其实思想根源应该来自格雷厄姆,因为格雷厄姆时期的股市多灾多难),但后来,芒格也说过,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买进卖出赚更多,只不过没有这么做而已(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也许是他们比较奇怪的世界观吧,比如收购时,别人报价2元,他们认为合理价是3元,就会愿意支付3元,有时候,别人报价3元,巴菲特又会坚持2.5元,人家同意了,他还会再改口2元。另一个我能想到的原因是美国的资本利得税)。

芒格曾经对于年青人(在他看来,40岁都是年青人吧)投资给出了两个具体的建议:“寻找市场的不有效性”,“然后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商业洞察力”

没有谁对谁错,根据各人的世界观,把握好中庸尺度,好好做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