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蒙牛诽谤门 我们要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0:48

新京报:蒙牛诽谤门 我们要真相

发布者:旺仔小馒头 时间:2010-10-23 11:06:03 来源:新京报 【收藏】[0] 【评论0 查看】 【我要评论】 【发起话题】    核心提示:深夜零点,蒙牛就“诽谤门”事件发布《蒙牛集团关于“安勇事件”及诽谤与被诽谤的声明》。” 所以基本结论是安勇是低级别管理人员,他手上有很大的权力,所以他未和任何上级打招呼,伙同公关公司私下策划了这个活动。   新京报社论
  
  深夜零点,蒙牛就“诽谤门”事件发布《蒙牛集团关于“安勇事件”及诽谤与被诽谤的声明》。声明首先承认,安勇是蒙牛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的一个产品经理。接着注解:“在蒙牛,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经理。例如当年酸酸乳超级女生就是由产品经理做的,在做之前,公司高层都不知道。”这段文字表达出来的意思是:蒙牛是一个把权力直接下放给产品经理的公司,甚至每一个产品经理可以未经授权,不通知上级,暗地里开发新的产品。
  
  而按照一天前声明中的表述“蒙牛公司高管都在正常工作”,因此,安勇虽然被捕,但不影响这句话的正确性,所以产品经理显然不是高管。也就是说产品经理是一个具有独立签署合同、自由使用经费、随意开发产品的低级别管理人员。一家公司会采取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一定会让管理学家们感到十分费解。
  
  当然预设了这样的逻辑后,真正想表达的是下面的内容:“2010年7月,安勇发现伊利集团的儿童成长牛奶产品在其包装上标明含有鱼油(DHA)后,在未向任何上级请示的情况下,擅自与合作公司联系,发表了鱼油中含有的EPA成分对婴幼儿健康不利的言论。安勇这种行为,造成什么后果,就承担什么责任。”
  
  所以基本结论是安勇是低级别管理人员,他手上有很大的权力,所以他未和任何上级打招呼,伙同公关公司私下策划了这个活动。而且安勇所做的也不过是对一个科普话题发表了看法。
  
  声明接下来是意味深长的几句话:“安勇原是伊利集团的员工,2005年才来到蒙牛,他在做损害兄弟企业的事时,没有向任何人请示,擅自而为,其中缘由,我们也正在了解。”
  
  蒙牛集团的创始团队和众多管理人员都来自伊利,这是业内人所共知的事实,在此处却单独提出,而其对一个加入公司5年之久的老员工特地加一个“才”字,也显得独具匠心。
  
  但这番解释显然不合乎我们对一家公司治理机构理解的基本常识。也难怪,在公司发生危机的时候,负责危机公关的公司多人被抓无法工作,仓促之间发出的声明遣词造句难免不具专业水平。
  
  在几个小时后呼和浩特警方举行的历时三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上,警方特意说明:“根据证据来看,此案无更深层次背景”。“没有更深层次的背景”和“安勇擅自而为”相映成趣。
  
  这种表述方式传递的信号是:这起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商业诽谤案很可能会被冷处理直到被人们慢慢遗忘。过去的几年中,这两家同城“兄弟”之间的恩恩怨怨,纠纷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这一次不同的是,已经有一方被警方抓了现行,而且手段之下三烂不但是对商业伦理的践踏,而且超出了人们对商业竞争中的不当行为所能够容忍的底线。
  
  从事件的恶劣程度和造成的社会影响看,此次“诽谤门”已经不再是两家公司的恩怨,而演变成一起公众事件,人们希望看到真相,希望对过去几年这个行业中发生的丑行进行一次总清算。
  
  在国美的股权之争,刚刚给我们带来一点商业文明的气息之后,我们看到了商业竞争中最龌龊的一幕,不免让人对中国企业的成长之路陡生悲观之情。如此大的脓疮如果依然被创可贴所覆盖而不是被挑破,受伤害的就不仅是当事企业,而是整个社会。因此,司法机关应一追到底,毫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布案情的细节,我们睁大眼睛等着看到真相。
  
  (本文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蒙牛诽谤门 我们要真相 稷山诽谤案始末(新京报 2007-5-30) 刘行:高唐官员免职是否因为“诽谤案”?(新京报 2008-3-27) 诽谤门-蒙牛恶意诽谤伊利,圣元奶粉性早熟门事件原有黑手 新京报:谁有权公布“安顺枪击案”的真相 新京报:公众为什么追问“天上人间”的真相 新京报: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打这场官司?-IT频道-和讯网 新京报:12年免费教育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京报:我们懂得骄傲也懂得悲伤 我们怀念纯真自由的嬉皮士年代(组图) 新京报 新京报 新京报社长戴自更:报道新闻须无限逼近真相(新京报 2010-11-16) 新京报社论:我们海阔天空,我们来日方长-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社论:“记者节”属于所有追求真相的人(新京报 2007-11-8) 社论:“华南虎”真相逼近 当地政府怎能沉默(新京报 2007-11-18) 熊培云:透过“纸老虎”,看真相从哪里来(新京报 2007-11-20) 王琳:“华南虎照”真相逼近但远未“大白”(新京报 2007-11-27) 熊培云:真相不取决于说谎者是否认错(新京报 2007-12-2) 王琳:华南虎照:真相不至,努力不止(新京报 2007-12-5) 单士兵:及时还“乌龙案件”一个真相(新京报 2007-12-15) “国家局的指示有利揭开虎照真相”(新京报 2007-12-20) 曹林:发布真相者永远是公众的福星(新京报 2008-2-27) 江渚上:深究“玫琳凯礼单”的真相(新京报 2008-4-28) 吕宗恕:株洲垮桥案:诡谲的真相(新京报 20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