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先学后教,促进全面发展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17:11
 

在第三届全国初中优质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

暨改革名校语、数、外同课异构专场展示活动上的发言

 

推广先学后教,促进全面发展

——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体会

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  蔡林森

我们永威学校是永威集团董事长任太平先生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2006年10月,我加盟永威学校。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学校走出困境,成为名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下真功夫,有效地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我一直在课改第一线,我看过许多课改文章,觉得有些学校的新课改,还停留在重复专家的名言,或者凭空想象、糊里糊涂地唱唱高调,喊喊口号,纸上谈兵的认识阶段,并没有在实践中下功夫,更没有找到什么规律和有效的操作方法。但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却不一样,它是经过20多年的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它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三个辅助环节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主要环节。

教师运用这种具体的方法,就能够在课堂上有序地、高效地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全面发展。下面,我向诸位汇报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做法和体会,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一、坚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高效的教学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检验一种教学法的优劣,其标准也就是看它的应用价值,效果好才是好的方法。效果不好,怎么“吹”、怎么装潢、怎么玩花样都不是好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好不好呢?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郭振有、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新洲、副编审赖配根在我校听课、评课、座谈后,赖配根主任撰写的《解放学习力》一文,发表在2009年第21期《人民教育》杂上。文章中说:“永威学校的课是喜欢看热闹的观众打瞌睡的课,是与时下许多‘新课堂’、‘新课改’格格不入,甚至相互抵牾的课……这是永威人的教学革命!”

永威学校的实践与洋思中学一样,充分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高质量、轻负担的法宝。只要坚持推广并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能解放“学习力”,既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课外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落实纲要精神,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绝不是不要教学质量。

2006年11月上旬,我刚到永威学校上班时,沁阳市期中联考,永威学校初中部各年级教学质量差,初二(4)班英语平均成绩只有24分,实验班平均成绩也只有50多分,初一英语平均成绩60多分,初三数学平均分实验班52分,普通班只有25分,初三化学总平均分24分。面对困境,不少人以为无法可想,好心人劝我赶快回去,免得在这里劳而无功,坏了自己的名声。

当时,我想,作为民办学校,生存靠什么?靠质量。要想取得高质量,就必须大胆创新。我坚信:只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一定能够快速提高质量,走出困境。

为了永威学校的生存、发展,我上班后第三天就组织教师学习、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三个月搞了三轮赛课。期末参加全市统考,初中部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初一英语达到全市第一,人人及格,各班平均分都超过95分。2007年学年末,永威学校初三学生进入重点高中统考线的人数翻了几番,几门功课的平均分都为全市第一,初一年级教学质量全市一流。2009年,永威学校122名初三毕业生参加中考,其中3名同学进入全市前十名,张晴同学为全市第一。

 2007年秋学期以来,我们永威学校小学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教学质量达到了沁阳市优秀级。2009学年末,各年级均进入全市第一名或第二名。

2008年2月以来,永威学校高中部普遍运用这个教学法,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高考创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秋学期开学初,永威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入校平均成绩远远低于外校,但学年末,却高出外校47.6分,优秀生数大大增加。

为什么运用这个教学法能够如此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呢?原因主要有这样五个:

1、运用这种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营造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良好环境,就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都能像竞赛、像考试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静,即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静悄悄地看书、思考、当堂完成作业,(与过去听老师讲的“静”完全不一样),这种静中有动,学生在紧张地动脑、思维。课堂上也有动(即更正、讨论,解决疑难)。这样学习效率就特别高。有人说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不要学习目标,不要当堂达标,也不要背书、记忆。结果怎样呢?只图形式上的“动”,课堂上丢开课本,满堂问,你发言,他评价,东扯西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不动脑,轻轻松松。这样,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呢?

2、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看书后,进行检测,检测就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或疑难问题,师生都紧张起来,再通过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当堂一个一个地解决,这样就必然提高了教学质量。如果,课上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有的学校课堂上尽是展示成果,学生讲的水平高得惊人,远远超过教师,根本看不出存在什么疑难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课前(前天晚上)教师讲过,学生已经学会,课成了演戏。这样的课还有什么效果?还有上的必要吗?有的学校借班上课,由于预习不那么特别充分,课就无法上了,即使上了,还要重上。

3、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培尖”、“补差”,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理想的提高。优生通过自己看书、练习,做对检测题,完成学习任务后,就当小老师,帮助别人学习,优生就会对知识进一步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真正地培了“尖”;同时,差生的问题也能当堂解决,当堂达标,力争一个也不掉队,也就真正地补了“差”。

4、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当堂完成作业,达到“堂堂清”。有人说,不要当堂记忆,不要当堂完成作业。如果这样,学习任务必然拖到课外去完成,怎么能保证教学质量呢?

5、运用这种教学法,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并当堂交给老师,便于教师课外及早批改作业,准确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正,并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确保“日日清”。

6、运用这种教学法,学生就能够自己看书,自己思考,自己练习,自己纠错,针对问题,相互讨论,老师作必要的指点,最后当堂完成作业。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如果课堂上不让学生看书、思考、练习,尽是叫学生说这、说那,怎么能培养出会看书、会思考、会学习的学生呢?

总之,灵活应用这种教学法,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学得好,这是实行公平教育,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二)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怎样在课堂上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贴标签,说几句实施素质教育的空话,装潢门面,更不是自吹出来的,而是要以学习知识为载体,靠具体、有效的科学方法有机地渗透。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将是就是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船和桥。

早在1998年,《人民教育》(7、8期合刊)发表的题为《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长篇文章,就肯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篇文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第二部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第三部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该文第二部分结尾处说:“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2005年《中国教育报》发表的长篇文章《洋思现象解读》中肯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七大作用,其中一点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教育研究》(2005年第六期)杂志发表了总编高宝立先生和中央教科所课题处处长华国栋先生合写的长篇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肯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永威学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确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今,学校纪律、卫生、班风、校风项项一流,学生行为习惯良好。

为什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1、文化课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形成能力。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能够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读书的能力,思维的能力,说话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自我反省、自我纠错、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如今,永威学校80%以上的学生靠自己读书、思考,就能模仿例题,做对习题,当堂达标,而且能够主动教做错的、不会的同学,少数后进生通过自学一般能完成80%的学习任务,剩下的疑难问题靠同学帮助也能基本解决。课堂上,学生增强了能力,这是未来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本领。

2、运用这种教学法,课堂上能够有机地渗透德育,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全面发展。课堂上,学生在紧张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紧张、快节奏的习惯,培养了自信心、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严守纪律、耐心、细心、一丝不苟等等品质,他们享受到了战斗的欢乐,成功的喜悦。如果课堂上脱离学习知识这个载体来进行素质教育,学习怎么做人,那文化课教学必然像文化大革命中的学生上讲台那样搞糟了。

3、运用这种教学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就能够实现良性循环,让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就有时间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兴趣、爱好、特长,保证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学,必然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种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只能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实施素质教育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三)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毫无疑问地要达到减负的目的,不能减负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坚持不了的。

永威学校的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1、能够当堂达标,不把作业拖到课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规定,每节课当堂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运用这种教学法,学生从上课到下课都像考试那样紧张:学生看书等于在看试卷,在找规律,准备解答类似的习题;学生检测是第一场考试;学生更正(做改错题),是第二场考试;学生讨论是口试,是第三场考试;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更是考试。这样,同学们学得紧张,老师讲得少。学生能够雷厉风行,快节奏地当堂独立完成作业,就从根本上保证课后不做作业,能够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如果不能当堂完成作业,必然把作业压到课外,就根本不可能减轻课外过重负担。

2、不强求学生预习、做预习作业。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课堂教学从学生读书开始,即学生在课堂上先读书、思考,再完成检测练习,以后更正、讨论,最后当堂完成作业。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不强求学生课前要预习,更不强求学生在课前做长时间的预习作业。洋思中学、永威学校教师到外地上课,从不要求借班上课的学生要做什么预习作业。有些学校搞课改,所谓大胆创新,向课前延伸,要学生课前参与备课,做预习作业,写课堂发言稿,上一节课常常要充分预习一个多小时,才能上课。一天有六、七节课,哪来那么多时间备课、预习(教师备课有时间,因为每天只上一两节课;学生在校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去参与备课)?如果要学生参加备课,怎么能减轻课外负担呢?怎么能规范办学行为呢?要及早纠偏,否则,要吃苦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的确,减负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课堂教学的高效。要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就要使学生课内的负担要到位。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既不把作业压到课后,又不向课前延伸,这就从根本上保证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

(四)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这种教学法有明确的理念、具体的方法、评价的标准,不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地,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可以应用。

在2009年寒、暑假培训班上,我们永威学校全体教师通过学习、比较,展开了大讨论,人人登台发言,都激动地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最简便的、最有效的教学法。

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的学生都乐于在课堂上自己学,他们也都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永威学校,焦作市教育局共举办了32期校长、教师培训班,沁阳市教育局共举办了10期校长培训班。每天,数百名参观考察者涌进永威学校听课,大家一致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是好。沁阳市教育局局长魏振江在各种会议上都号召全市教师要学习、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沁阳市委书记、人大主任陈敬如认真研究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要求加强领导,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沁阳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沁阳教育的品牌,成为沁阳对外开放的窗口。

2009年5月,河南省教科所在永威学校召开河南省新课程改革现场会,大力推广永威课改经验,各大报刊多次报道永威经验。2009年10月,永威学校被评为“河南省首届教育名片”,2009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把永威学校定为“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实践培训基地”。现在,进永威考察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学校校长、中学教师络绎不绝,有的已是二进、三进永威学校,有的地区多次邀请我校领导、教师到他们那儿上课、介绍,有的学校与我校结成友好学校。

 

二、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科学的教学法

任何教学法都必须像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那样,符合科学,遵循规律,没有一点差错,绝不是违背规律的所谓大胆的“颠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不是科学的教学法?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会长说:“‘先学后教’是建立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个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上的。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总是把‘教’放在主要位置,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教学效率低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改变了这种状况。学生先学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先去了解教材、多动脑筋,初步认识所要认识的事物,同时产生疑问,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对学生没有理解或领会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对学生已经理解的内容就可以少讲和不讲,从而节约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疑难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同时也切合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实际,可以因材施教,使学生容易理解,学得活、记得住、学得有兴趣并且印象深刻,易于巩固。“当堂训练”既能及时巩固,又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这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最好方法,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具有普遍意义”。(摘自《教学革命》一书序)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在给《教学革命》一书写的序中指出:“‘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虽然是一个次序变更,但对于传统的或者说一般老师长期习惯的教学方式来说,‘先学后教’无疑是一场革命。从哲学观点看,‘先学后教’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概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是符合现代教学观的一种课堂模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论,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科学地处理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的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科学的,它有先进的、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学就是能出高效。现仅从几个主要方面说明如下: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以现代教学论为理论基础,它体现了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等原则。

1、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多少年来都是先“教”,后“学”,即老师讲了之后,再让学生去练,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明确地规定要先“学”(看书、检测),以后“教”(更正、讨论)。

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为主,“学”为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却把“学”放在开头,即以“学”为首,以“学”为主,也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教”为次,合作学习为次。再从时间的分配上讲,课上30多分钟的时间是自主学习(包括先学、看书练习、检测及当堂完成作业),“教”的时间不足15分钟,其中还包括着“兵教兵”,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这样教师教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这个教学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次。

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即“以学定教”,即根据“先学”的“学情”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即“教”(后教)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自学,独立完成作业。

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始终在听,接受知识,处于被动状态。而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看书、检测、更正、讨论、作业),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

教师呢?教师角色变了,成了节目主持人,负责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尤其要备好课,谋划好学生自学的策略或叫设计好自学的作战方案。课堂上,教师的形象、感情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影响。对学生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还一定要讲,而且要讲好。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搞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习方式,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作了很好的回答。这种教学法,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落实下来,变为教学结构,变为操作的方法。

其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先学”(学生看书、检测)和“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都是自主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是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这个教学法,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学——读书、检测),暴露出疑难问题,个人不能解决,就需要老师、同学帮助,真是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求学。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这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如果一上课就合作学习,搞什么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就轻轻松松,因为还没有碰到疑难问题,没有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合作的人(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后教)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当堂完成作业)。

 如果没有开头的自主学习(“先学”)这个基础,一上课就合作学习,让学生同桌、小组讨论,似乎学生动起来了,其实学生不动脑,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先学后教”与“当堂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了“先学后教”,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了,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当堂训练”,来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使“先学后教”紧张、高效,促进学生有责任感、紧迫感,能紧张地看书,理解知识。“当堂训练”这个环节必不可少。1982年,洋思中学搞课改就是从“当堂训练”起步的。迈出了这一步,就逼着教师少讲,逼着学生紧张学习,课堂教学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能不能“当堂训练”也是衡量学生能不能运用新知识,形成能力,能不能当堂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志,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改革达到什么水平的标志。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正确地运用教材。搞新课程改革,用的教材多数是国家编的,也有地方编的。学校对这些教材必须从实际出发,增、减变成校本教材。怎样才能变成校本教材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时,让学生先学(读书或看书,并检测效果),这是一种调查,它弄清了课本上哪些是学生会的,哪些是不会的(暴露出疑难问题或错误)。会了的,就删去不教;不会的,就成了“校本教材”,课堂上就是要教这样的“校本教材”(学生不会的)。

因此,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难题,有效地把国家课程转为校本课程,既利用好教材,又只教学生不会的,当堂达标。2005年7月30日,我在黑龙江省讲学时,华东师大教授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原则

我在山西太原讲学时,有位女校长递了张条子给我,问:“学生水平有高低,怎么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一起学,怎么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我随即回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最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尽管学生水平有高低,但课堂上优生、差生都可以同时看书,再同时完成检测练习。结果优生做对了,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差生可能做错了。以后,优生就当老师,帮助差生更正,还要讲出“为什么”。这样,不仅差生的疑难问题基本解决了,达到真正“补差”,而且优生在帮助差生改错、给差生讲清“为什么”的过程中,自己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等等,达到了“培优”。总之,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有差异,必须分层教学。怎么分层呢?有人以为养鸡要按大小分圈饲养,种庄稼要按品种(种水稻、大豆)分类种;只有分了快慢班才是分层教学。其实不然,即使分了快慢班,差异仍然存在,快班中每个学生绝不是一样的,他们还有差异,有人这门功课好,有人那门功课好,学生思想、习惯各不一样。慢班更是如此。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快班、慢班都在不断变化,差异不仅存在,而且在不断变化、扩大。如果以为分了快慢班,就万事大吉了,再也没有什么差异了,就不顾实际,搞一刀切、简单化、单一化的教学,例如快班搞“三高”:高起点、高难度、高速度,导致不少学生掉队,教学质量不理想;教师以为慢班学生都是一样差,就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结果学生会更差。显然,分快慢班不等于分层教学。

那么怎样分层教学呢?灵活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最好的分层教学。“先学”学生看书、检测,一部分做对了,一部分做错了,这就是符合实际、准确的分层。分层后怎么教学呢?“兵教兵”,即合作学习,让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更正,让懂了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老师点拨,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

因此,永威学校和洋思中学一样,尽管不分快慢班,但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课堂上就能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

3、体现循序渐进、反馈矫正原则。

有一次,我在外讲学时,有人询问:“课堂上老师不讲,就让学生学,让学生练,怎么循序渐进?”我当场回答:课堂上学生看书,初步了解知识,浅层次理解知识。接着,学生模仿例题做类似的习题,就在运用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错了,大家更正、讨论,老师评点,最后当堂完在作业,步步由浅入深,各个环节不可颠倒。因此,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的。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一个特点,即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根主线。有人说什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局限性,洋思课堂上‘疑问’是教师设置出来的”。错了!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课上学生看书有思考题,思考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看书。自学后学生会出现什么疑问呢?就要通过读书后的检测(考一考)来发现。真是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学生对新知识有什么疑问,哪里练错了,就是哪里不懂。检测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教师主观确定的,不是学生自学前就可以“自设”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学生自学后清清楚楚的暴露出来的)“先学后教”四个字的前两个字“先学”就是暴露问题,输出信息、反馈信息;后两个字“后教”是及时矫正。所以,“先学后教”本身就是反馈、矫正的过程。再说“当堂训练”也是在输出信息、反馈信息,便于课外及时矫正,即学生更正,教师辅导,及时“补缺”。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以哲学理论、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等原则。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认识规律是人人皆知的,然而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有人常常会违反这个规律,吃了苦头。我有一个教训:有一年8月下旬,我连续几天在建湖、合肥、宁波等地讲学。出发前,副校长叫炊事员小蒋借了一部手机放在我包里(当时,我还没有手机),小蒋再三对我讲,要怎么怎么充电,我听了一遍又一遍,不耐烦地说:“知道了。”谁知,我到了建湖宾馆,手机没电了,充了一个晚上,还是没有电。这事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我不会充电?是因为我脑子笨吗?不是。是因为小蒋没有教我吗?不是。问题在哪里?是小蒋教的方法不当,他搞的“满堂灌”,即脱离实际,反复对我讲,我当时知道,但很快就忘记了。如果小蒋搞“先学后教”,即叫我先练习充一下电,如有问题随时指出。这样我在实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怎么也忘不了。这一事实说明:学习不能违反认识规律。的确,战争中学习战争,将军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游泳中学习游泳,才能理解游泳的知识,练出游泳的本领;学骑自行车,也一定要“骑”,在“骑”的过程中才能领悟力的平衡;如果不实践,即使学了日光灯知识,恐怕也不敢安装(生怕触电)。

无数事实证明,认识从实践开始,要在实践中学,在干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所谓“先学”,就是指学生实践(看书、练习)形成初步的认识,所谓“后教”,即“兵教兵”,也是学生实践,加深认识。所谓“当堂完成作业”,还是学生实践,让学生在作业中举一反三,进一步认识。这样,每一步都让学生实践,从中形成认识,全过程都让学生实践,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形成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所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归根到底,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很好地摆正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强调内因——学生的学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外因——教师的教是第二位的,是为了使内因起作用的条件。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低。而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靠学生学、思、知、行紧密结合练出来的,悟出来的。这一点,教师的教绝对代替不了。教师教得好不好,衡量的标准主要是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让学生爱学、勤思、苦练,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如何自学,学会如何创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突出内因的重要性,但并不否定外因——后教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后教”一定要教好。

邓小平理论告诉我们,中国的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制订方针政策的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干好就怎样干,干好干坏不一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体现了邓小平理论。课堂上先让学生学(看书、检测),最大限度暴露问题。根据暴露出的问题这个学情,确定教的内容和方法,即学生更正、讨论什么,怎么更正、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都不能解决的实际存在的疑难问题而教。学生会了的,就不讲;疑难问题少,就少讲;疑难问题多,就多讲。这样课堂教学实事求是,不会无的放矢、盲目教学。

课改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能不讲科学,违背规律,搞极端化,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符合规律,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能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心理学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

全国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和谐教育等各个教学流派的专家都从理论上高度评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的科学性。滕纯、郭振有等全国著名的教育家曾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充分肯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科学的。1999年10月至11月上旬,我跟江苏省教委周德藩副主任一起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国教师访日代表团。在日本二十多天,听了不少学校的课,周德藩副主任激动地说:“想来想去,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好,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管用。科学的、正确的东西就是这样。”

 

三、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长期的教学改革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成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推广也是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1996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形成,江苏省教委组织拍成录像,向全省推广。1998年,《人民教育》杂志7、8期合刊发表了介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法的长篇文章。1999年,泰州市委、市政府发文推广洋思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1999年11月下旬,江苏省教委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并下发文件,要求全省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各地出现了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热潮,小学、初中、高中的校长纷纷涌进洋思中学听课。

但是,有的教师担心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会影响中考、高考,就口头上推广,行动上仍走老路;有的搞一阵子,就停一阵子,不能坚持;有的应付检查,搞搞活动,装装门面;有的生搬硬套,硬性规定每节课教师只讲几分钟,否则就罚;有的改头换面,标新立异,在形式上、概念上做文章,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改成“先学生预习,后教师讲”,或者改成“先学生预习,后满堂问”,或者标新立异:强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大量的预习作业,课上讨论,展示成果等等,他们自以为学习洋思,已超过洋思,是中国之最,其实却违背规律,走偏了路,怎么包装、宣传,其效果都不太理想。

为什么沁阳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却很快成功呢?因为永威学校是为了生存、发展,真心实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教学改革,其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首先要打胜思想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校长、老师首先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我一直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育思想,并努力把这种思想变为教师的思想和行动,这样,大家相信学生都能学,都能学得好,这是推广先学后教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

我能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课改怎么效果最好,就怎么搞。因此,找到了评课的正确标准。评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有人说,评价一堂课不是看学到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动起来了,有的说看课堂上是否学生提出问题,有的说是看是否有同桌、小组讨论等等形式。我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效果是衡量课的唯一标准。课堂上能达到学习目标,即能提高质量,形成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应算是好课。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制订了评课制度。我坚持引导小学、初中、高中全体教师反对课改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等做法,针对实际,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实效”二字上下功夫,总结出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各种课型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不同的操作方法。

同时,我引导老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依靠科学,遵循规律,统筹兼顾,坚持做到:既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又坚持科学、实事求是;既抓知识、能力学习,又抓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既要坚持课程改革,又要整体推进;既要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既要学生紧张学习,又要教师科学引导。

总之,我体会到,搞课改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一定要实践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校长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正确的课改的目的,否则课改就会进入误区:如怕吃苦,走捷径,刚起步,一夜间就自吹大功告成;仅仅在概念上、说法上变一点、翻花样,标新立异,或者,由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搞形式主义、花架子;或者弄虚作假。

(二)坚持长期改革、实践创新

搞课改,不能只说不干。只说不干,等于不说。搞课改,贵在实践,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改才能迈出新步,闯出新路。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常年赛课,探索不停。

永威学校常年赛课、探索新路为什么能够坚持呢?因为学校能够依靠科学,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制订常年赛课计划。为了能够既坚持常年赛课,推进课改,又不影响教学秩序,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前制订常年赛课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常年赛课的地点在各学部多媒体教室。每天上午第一节赛政、史、地,第二节赛理、化、生,下午第一节赛数学、英语,第二节赛语文,第三节赛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课。这样的安排与总日课表不冲突,既便于同学科老师参加听课、评课,又不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加强赛课领导。几位校长都任各学部赛课组组长,都坚持每天带领教师按时参加(到划定的组)听课、评课,认真作好记录。评课时,校长都能作出有效的评点,指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许多来宾都喜欢听校长评课。每年,每位校长听课都在1000节以上,使用的听课笔记有20多本。

3、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开展赛课活动。“先学”:赛课教师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独立备课、讲课;听课教师认真记录,写下各个环节的评析意见;“后教”(评课):重点评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实际、高效。评课时先任课教师评课,后校长(组长)评课。既评能否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又评出写字、说话等基本功的等级;“当堂训练”:评课后,教师各自整理记录,归纳要点,及时应用到教学中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轮赛课结束,就写出灵活运用教学法的经验。

4、统筹兼顾,赛课不影响学校正常管理。一般每天每门学科赛课(评课)一节,同学科的教师参加。赛课教师每节一般上30分钟课,剩下15分钟学生回教室做作业,教师留下评课至下课。评课结束后,校长、教师立即干别的工作。校长利用其他时间(包括早中晚和双休日)学习,开会,巡视校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加学生的早锻、课间操,督查教学、后勤,招聘、面试教师,接待来宾等,努力做好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力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评课时,校长发现问题就查教案,到教案中找原因,研究改进备课,细化教学管理。每月底,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互查教案,学部抽查教案,学校复查教案,并把抽查、复查的结果列入当月考核工资。这样,赛课促进了备课,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5、赛课与教科研结合。每一轮赛课结束,学校组织展览听课笔记(包括评课意见)和赛课后写成的论文。学期末,展览、评选本学期优秀听课笔记和课改论文,召开课改经验交流会,出学校课改专辑。

6、赛课与教师基本功培训相结合。赛课、评课时,评委对教师粉笔字评出等级。学校及时组织粉笔字写得差的教师进粉笔字培训班。培训时间在晚上或双休日,直至过关为止。培训的方式是以自己练习为主(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一块小黑板,让他们利用零星时间练粉笔字),集中训练为辅(时间为晚上和双休日)。每次集中训练都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即先让培训学员分别在自备的小黑板上写十个字,写完后,将一块块小黑板挂在讲台前墙上,一个个培训学员登台改错。最后,校长作指导,布置课外作业。就这样,写字差的教师,都有了危机意识,都起早贪晚紧张地练。几个月后,他们过了写字关,课堂上板书工整、规范,促进了课改。赛课、评课时,评委对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评出等级,学校及时组织口头表达能力差的老师进教师演讲培训班。培训时间是晚上或双休日,培训的方式与教师粉笔字培训班相同。

总之,永威学校常年赛课、评课,不停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才能取得喜人的成果。否则,发现不了问题,解决不了问题,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必然没有什么成果。

(三)坚持“包”字进校,管理改革

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必然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必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阻碍,也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精神,肯下真功夫。因此,推进课改,还必须让“包”字进校,靠学校管理改革来保证。

学校该怎么管?我校坚持管理创新,推行董事长任太平先生的“教书育人承包制”,即绩效工资制,使干好干坏大不一样!

2006年10月下旬,我一进永威学校,就旗帜鲜明地讲:“包”字到农村,农民富,“包”字进学校,学校就一定办得好。在董事长的坚决支持下,我与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生活老师一一签订了教书育人责任制。

2007年春节后,学校又针对在执行教书育人责任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教书育人责任制作了补充修订和完善。2007年暑假,我校进一步完善教书育人责任制,把教学质量奖,改为质量工资。从此,学校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包括基础工资、考核工资、质量工资三部分。其中,考核工资包括师德、出勤、工作量、备讲改辅考评等教学工作、班主任及级部主任分管工作等,考核工资每天考核、按月发放。质量工资是根据实现学年目标的情况考核确定,学年末发放。2008年暑假,学校对绩效工资制作了较大的修改,并由教师大会讨论、通过。从此,永威学校各学部绩效工资制的模式、计算方法基本一样,平时坚持严格考核,公平公正。

学校坚持把课改写进教书育人承包制,层层承包,人人承包,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好的,就奖励并加工资;对课改态度不端正,不能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课上不能让学生学得好的,少发当月考核工资,甚至辞退。这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质量意识。老师们都能迸发出极大的积极性、创造性,苦练基本功,教师队伍不断优化,这是课改成功的比不可少的条件。

(四)校长当教学革命的排头兵

推进课改,异常困难。因此,学校校长必须当好课改的排头兵,带头上阵,闯出新路。2006年10月19日,在欢迎我加盟永威学校的仪式上,我就承诺:一定立即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高质量,办好学校。记得上班那天就听课,连夜制定了讲课制度、评课制度,复印了课改资料,一道发给教师,立即组织教师赛课。第一轮赛课,教师满堂灌,问题严重,我听一节评一节,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有的教师难以接受,哭了,甚至闹情绪,歇了几天才上班。校园里议论纷纷,不少人袖手旁观,指手划脚。第二轮赛课,大家有了进步,能够让学生学了,我仍不放过他们,指出他们搞了形式主义、“花架子”,重点指导,课堂上让学生看书、练习、更正后,教师如何针对存在问题有序的、有效的精讲。第三轮赛课,教师们基本上能够运用洋思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效地自学。但是,我还指出了教师的形象、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不少问题,就这样,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搞了三轮赛课,我每天听课、评课七、八节,老师们饱尝了酸甜苦辣,艰难地迈出了课改的第一步。从此,初中部不停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地迈出新步,成为课改典型,对外开放,受到好评。接着,我带领小学、高中教师大搞新课程改革。学校专门辟出“219”——一个能坐200多人的大教室,供本校和外地来的学习者听课。三年来,我全身心投入,忘我工作,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才睡觉,星期天也很少休息,寒暑假回江苏老家探亲也不超过十天,我一直坚持靠前指挥,走动式管理,整天在教学第一线。从小学到初高中各门学科轮番地听、评,几乎一天不停。我坚持每天发现、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先后作讲座100多场。2007年11月,我写成《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岂能硬性规定》的长篇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2009年我写成20多万字的《教学革命》一书,已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审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体会到,校长整天在课堂,就能了解课改现状,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的课改就不断推进,不断上水平。

江苏省教育学会周德藩会长的长篇论文《洋思: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已选入《教学革命》一书)中有这样几段论述:

“十多年里,洋思所接待的60多万访问者中,不排除有很多怀着一种寻求应试取胜秘决的心态的学校;同样,也不排除有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存在着认识误区,机械地搬用洋思经验的学校。从一些对洋思经验颇多质疑的言论里,也可以发现,很多人并没有从一种高度领会洋思经验与洋思理念。”

“从成就洋思,到发展永威,我们应该深刻地体会到一点,那就是摒除功利的思想,将洋思成功的四条重要经验整体地加以考虑,并融入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严格管理制度,以校长为核心的团队整体的奉献精神,这四者的整体融铸,造就了奇迹。可以说,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抽取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运用到学校管理与教学管理中,都可能收取暂时的效果,然而,要想获得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与发展,真正将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则必须将这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否则,片面地理解洋思经验,肢解洋思经验的整体思路,机械地搬取与套用洋思的模式,只能歪曲了洋思的经验与理念,同时也造成素质教育推进工作中的障碍。”

我们永威学校的实践证明:周德藩会长的论断是正确的,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确实是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我们永威学校还仅仅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我们坚信,在沁阳市委、市政府、沁阳教育局和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的领导下,永威学校的课改一定不断上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最后,祝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校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