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耳畔的回声--贵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05:45
留在耳畔的回声
http://www.gog.com.cn  10-11-17 09:50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亲爱的读者朋友,渐行渐远的“十一五”正以坚毅果敢的步伐走过一段值得铭记的历程。这一段奋进的历程,遭际并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当然,也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十一五”,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总结它,铭记它,我们将振奋斗志,为新的征途,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从本期起,我们将以六期即六个整版的篇幅,向读者朋友隆重推出一组以“‘十一五’旅程回访录”为题的特别报道。作为专题性深度报道的特色板块,视点仍以自己惯有的独特视角去发现新闻、展现新闻。在这组报道中,既有气势恢弘振奋人心的全景式报道,又有小中见大予人启迪的个案式典型。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成就斐然!在“十一五”的答卷上,我们业已重重地写下了这样的关键词组:科学发展、民生改善、经济转型、人民共享、社会和诣……。成绩与辉煌、信念与精神,都留下了清晰的历史轨迹,它将引领我们阔步迈向新征程!
请读本期——《留在耳畔的回声》



交通频振 创新特质贯穿路网建构
【原声回放】 “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我省交通硬件状况和运行管理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最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亮点,还是新技术、新观念在交通建设实战中的应用和战略确立。相比于建多少路等看得见的指标,创新习惯的逐步形成,不仅贯穿了整个‘十一五’,而且也是‘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足堪依赖的信心原点。”
——省交通厅
【视界扫描】 11月9日上午,记者站在黄果树景区的下游看到,“飞架”坝陵河数百米深、上千米宽山谷的坝陵河大桥,宛若彩虹悬浮于青山秀水间,将原本乘车绕行需要耗时40分钟的天堑变成了“分钟跨越”。
这座耗时4年,于去年12月23日建成的目前“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设计、施工中所采用的15项自主创新技术,赢得了6个世界第一,创世界桥梁界的多项之最。
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建设个案,那么广泛用于我省公路建设实战的岩溶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则是这种创新特质的集中体现。
由我省牵头,多省区参与的“岩溶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经过5年努力终获正果:200多名科技人员在公路工程勘察、基础设计与施工、筑路材料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完成了26项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项目国内国际多项科研空白,成为交通科技创新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实用技术创新同步,观念的现代化嬗变也悄然体现在交通规划中。
2008年1月,石阡县举行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启动项目石阡经镇远至剑河高速公路开工仪式,标志着贵州围绕构建高速公路体系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县县通高速的交通发展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又开创了省、地、县多业主制共建高速公路这一新的建设模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战略的背后,支撑着一个极具创新思维的“678路网计划”。
“十一五”前,我省公路网架执行的是“3388构架”,连接主体是二级及以下公路。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加密构建更便捷交通成为前瞻性必然。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以“井”字型成网的超前方式进行,同时预留增加对角线的空间,形成米字型格局,原“3388网”中的二级公路全部调整为高速公路,形成6条横线、7条纵线、8条联线和4个城市环线,简称“678网”,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6851公里。
大量县级、地际高速公路的纷纷上马,杭瑞高速、厦蓉高速、沪昆高速等全国性高速干线贵州段的开工和建成,渝黔快铁等一批电气化铁路、快铁和城际轻轨的动工,以贵阳为核心的数个支线机场的布局完成,以及赤水河、南盘江等航运主通道的疏浚与整饬,贵州交通现状已从“今发明至”提升到了“早发夕至”甚至“早发早至”。
【数字映射】预计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将达14.5万公里,比2005年的8.4万公里增加6.1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2.4公里/百平方公里。乡镇通油路率达到96%,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95%。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3563公里。“十一五”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238亿元,比“十五”的480亿元增长2.57倍。
预计“十二五”,贵州交通将在路网构架上再次发力:解决省内大通道快捷通行、县际快捷通行、重要经济区和旅游区快捷通行和农民快捷出行问题将是核心目标,具体来说,全省通车里程将达1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6.5公里/百平方公里,投资约为2764亿元,是“十一五”的2.23倍。
水利频振 骨干枢纽亮剑工程性缺水


【原声回放】 “过去的5年,是我省水利投资最多、建设速度快、群众受益最明显的5年。中央、省及地方、企业组织的巨大投入,使我省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迎来大发展,特别是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滋黔’一期中型骨干水源工程、10大灌区节水灌溉项目和烟水配套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启动,对于在不久的将来彻底缓解我省因特殊地质而导致的工程性缺水痼疾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省水利厅
【视界扫描】 11月9日中午,记者来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上游7公里处,安顺市西秀区油菜河水库建设正酣,拱坝在一寸寸长高”,引水涵沟在一尺尺“加长”。施工经理介绍,这座5960万立方米总库容的中型水库,建成后将形成3公里长的平湖,兼具防洪、旅游、发电、灌溉、排涝等综合功用。
水利厅办公室肖智勇介绍,该项目属动工于“十一五”初的“滋黔”一期水源工程,包括在贵州各地兴建的18座中型水库,其中16座已动工兴建。
当天下午,记者又抵达六枝特区平寨,但见巨大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作业面上,各种工程机械有序忙碌着。现场施工经理介绍,这座去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一期总投资逾80个亿的水利枢纽,是我省首个大型水利项目,总库容10.89亿立方米,装机13.6万千瓦,年调水量5.5亿立方米。2014年一期工程建成,2020年左右建成二期,可解决至少10个县的农灌用水、县乡镇供水和人畜饮水,贵阳、安顺等大城市的供水也将依赖于此。
与如此恢弘的大工程推进相呼应,以涉及面广为基本特征的10大节水灌区工程也迅速成型,包括遵义灌区在内的多个工程已经完成筑坝和干渠的修建,其功能正随着支渠和灌溉引渠的日渐延伸呈几何倍扩展。
而小灌溉、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农村小水电和病险小山塘治理等民生性水利工程,几乎贯穿整个“十一五”。
如果说上述水利工程均为国家财政投入的话,“十一五”期间贵州水利与烟草行业合作兴建覆盖烟区的烟水配套工程,则是水利多元化投入的成功尝试。从2005年以来,以烟草行业投入为主、贵州水利负责施工的烟水配套工程,共投入资金35亿元,建成覆盖365万亩的农灌设施,200万农民由此告别“靠天吃饭”。
【数字映射】 2010年水利总投入达到90亿元,比2005年增加40亿元。农村人均保灌面积从“十五”末的0.37亩激增至0.58亩。截至目前,各类水利工程增至69万余处,总蓄水量18亿立方米。同时,过去5年共有效解决74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公里。
即将迎来的“十二五”,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的水利发展模式将成为基本思路。具体指标是:新增供水量60亿立方米,新增保灌面积500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万平方公里,修复河湖生态面积5500公顷,全面完成重点城镇防洪系统建设等。
旅游频振 立体开发凸显资源升级
【原声回放】 “发展和谐旅游是贵州旅游主基调。‘十一五’以来,重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资源的完美结合,制定和实施科学旅游规划,同步推进硬件建设和旅游文化挖掘和整理。旅游开发实现了保护旅游资源、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保护原生态环境、传承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多赢’。”
——省旅游局
【视界扫描】 11月8日,由省旅游局牵头组织的“贵州旅游推介大篷车”活动进入成都、重庆、长沙和昆明,强势营销荔波、黄果树等高端资源,由此拉开了今冬贵州旅游热潮的序幕。
翻开贵州地图,一个硕大的黄金旅游“十字架”跃然纸上:除了分处南北的赤水和荔波,西边是久负盛名的黄果树旅游集群,东面则是佛教名坛梵净山。“十字架”的重心正好为省会贵阳。
今年9月,贵州最北端的赤水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南的荔波喀斯特地貌先期3年入主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两个世遗雄踞南北,成为贵州高端旅游禀赋的生动诠释。
“十一五”以来,贵州将旅游提升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加以培育,多元化的旅游投资格局得以逐步形成,各种专项旅游逐步成为观光度假性产品的重要载体,立体旅游模式开始带动旅游资源的战略升级。
与此同时,旅游硬件设施优化,二级以上油路通往重点景区,五星级酒店落户到县城,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诸如黄果树自动扶梯、梵净山索道、马岭河观光电梯等加紧提升。
作为旅游核心内质的民俗文化的挖掘与开发也同步推进,长征文化、苗族文化、侗族文化、屯堡文化和布依族文化等5个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初步形成。
旅游推介与营销也频出大手笔:每年一届的“旅发大会”成为贵州旅游的一次总检阅,省领导连续5年亲自率团走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和川渝四大客源市场,组织实施高起点、连续性旅游文化推介活动。
【数字映射】“十一五”期间,贵州旅游实现了两个目标:旅游总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长,全省旅游总量在全国排位稳步上升。A级旅游景区从2005年的23个增至51个,旅游总收入从2005年的251亿元预计增至2010年的1000亿元。
11月5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到省旅游局调研,对“十二五”旅游规划定下基调:2015年前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大省,2020年建成旅游强省。而作为理想预期,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
文化频振 事业特征的产业激变
【原声回放】“‘十一五’期间是贵州文化事业发展少有的黄金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走向完善,文化艺术作品长足进步,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最为可喜的是,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正蓬勃兴起,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潮头,是这5年文化版块最惹眼球的亮点。”
——省文化厅
【视界扫描】 11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金阳的“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区”,工作人员告知,贵州动漫产业基地不到两年已吸引24家动漫企业入驻,成为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2005年,“多彩贵州”品牌开始推出,“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多彩贵州风”大型歌舞晚会及“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系列活动渐次登场,仅《多彩贵州风》共在海内外演出上千场,观众逾百万,成为“十一五”时期贵州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作为贵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次尝试,“多彩贵州”组织推介形式一反以往文化活动纯政府行为的惯例,代之以独立的公司市场化运作手段,随后组建的安顺兴伟文化公司与多彩贵州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与新兴文化产业勃兴同步,一些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改制也加快了步伐。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贵州电视文化传媒公司和贵州出版集团的组建,带动了地州市二级版块和县市三级版块的跟进改制。而2008年底组建挂牌的贵州京剧院,开创了全国“同一城市同一艺术门类不同管理层级艺术资源整合”的先例。
几年积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文化服务、出版发行、版权服务、文艺服务、网络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旅游及相关产品生产与销售等9大类77个细目的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文化的良好局面。
【数字映射】体制创新后带来的市场资源整合效用很快显现无遗:以2008年为例,全省文化产业收入达103亿元,2009年达到160亿元。截至2010年11月,全省新建改扩建县级图书文化场馆6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13个、各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18818个。全省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00多处,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4763项,其中世界级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62项。
进一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打造文艺精品,解决思路不够宽、措施不够实等问题,将是“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标的。
生态频振 地企共创诠释环境立省
【原声回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贵州‘十一五’提出环境立省思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建设旅游大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生态保护上,‘十一五’最为主要的成效是实现了生态保护理念和工程从城市向农村的全面渗透,并逐步形成了地企共创的生态保护态势。”
——省环保厅生态处
【视界扫描】 11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贵阳乌当区的新庄污水处理厂,这座今年6月才建成试运行的贵阳地区最大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工作,来自南明区、小河区、云岩区和乌当区的绝大多数生活污水,通过多程序生物治污处理后,以二级水质标准排向南明河。
今年6月,随着最后10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十一五”以来贵州整合各项资金50亿元,在各市州地县建设的99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设计日处理污水总量为178万吨,全部投产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极大缓解全省COD控制压力。
截至目前,贵州共淘汰“五小”等落后产能2133万吨,节约标煤435万吨,占“十一五”节能总量的42%。
除了强化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产能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也成了我省“十一五”生态环保的方略性工作。瓮福集团、开磷集团、茅台酒厂和赤天化纸业4家企业获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贵阳市获得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称号。2010年,贵州开始全面推行循环经济,规划的18个循环工业园区已开工建设12个。11月9日,贵州与广西签订协定,对流经两省区的河流进行协力保护与开发。与大城市、大企业投身生态环保相呼应,农村生态意识的强化和推进成为“十一五”贵州生态环保工作的新触点。2010年就安排省级资金1000万元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数字映射】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生态环保指标,其中COD和单位GDP能耗下降比完成控制目标,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比例几乎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下降22%的总目标。赤水市、荔波县、湄潭县等6个市(县)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展望“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关口前移”,从目前的污染破坏——治理修复,转为预防破坏——修复恢复。强化各类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生态脆弱区、石漠化区、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生态良好区及特殊保护区等,将成为重点监控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