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人士未必是投资高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40:49
行业人士未必是投资高手 [原创 2010-09-30 10:19:35]  自打我在朋友圈子里忽悠行业因素的重要性之后,一个医生朋友跟我大叹苦经。按说这一年来医疗医药板块牛股迭出,但他老人家就没怎么盈利。一来他对于整个医疗体系、制度方面的根本性缺陷看得比我们深入、看得比我们明白,所以总认为在根本问题没解决之前,都是瞎掰。二来,在具体的企业层面或者说药品方面,他对于负面的因素了解也比我们多。所以,我们往往看到资本市场大牛股,公司内部人士很多都不怎么买自家的股票。或者说买了一点点,涨了一小段就卖掉了。唉,这基本就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吧,或者说仆人眼里无伟人。了解太多,往往对缺憾太深恶痛绝。实业投资和资本运作,从哲学原理上是一样的,但在操作层面和中观层面,往往大相径庭。

 

原因在于,投资是核心是估值,而估值涉及的方面太多。静态地看,估值涉及未来利润(或现金流)的总和的折现。专业人士对于当前的情况可能了如指掌,但对于未来很长时间的判断未必有心得。他们趋于短视的概率极大。这倒不是成心要鄙视他们,而是因为毕竟是专业人士,他们对于某个领域的了解太深入,太全面以至于没法分出时间和精力了解相关的东西,以至于当出现了该细分领域之外的干扰因素时,他们无法提前预知,并做出准确判断。这也不是说证券分析人士或资本市场就比专业人士更NB,更能预见未来,而是说两者的分工是不同的。资本市场的分析人士,在深度上完全没法和专业人士相比,但他们的工作之一就是不断去预见和判断未来,不断进行综合的比较,挑肥拣瘦,这个工作重点的不同导致了在思维和行动上极大的差异。

 

从理论上和静态地说,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未来利润的折现总和。但在实际中,投资物的估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说这个板块、这个品类相对于同类品种的估值水平。这个问题,话说来也比较长,简单地说,2003年之前,A股市场基本是齐涨共跌的,2003年之后出现了蓝筹股的持续上涨;2009年之前,市场对于周期性板块和防御性板块的估值差距并不大,但今年以来,两个板块的差距可以达3—4倍。折现估值关系之间辩证复杂的因素,并不是非专业人士轻易能搞明白并把握得很到位的。

 

此外,估值的相对比较因素还涉及供求关系,包括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细分板块的供求关系。一直有人分析和跟踪M2和股市之间的关系,而基金的发行情况显然跟市场的涨跌有直接的关联,同时还包括新股和再融资情况。当总体供求关系不乐观,场内存量资金往哪个板块流动,这个有点类似猜谜。

 

挑肥拣瘦,高抛低吸,这说来容易的事情,做起来是很难的。一如我早就意识到,做菜是人人都会的,但大厨就不多,顶级大厨就跟艺术家似的那么稀罕。越是门槛低,看上去人人都能干的事情,越是门槛高。开餐馆、开超市,所需要的管理能力,一点都不亚于鼓捣一间高科技公司。据说招聘厨师,不是考他做鱼翅燕窝,而是让他炒一盘青菜。生活的常识往往告诉我们很多真理,只不过我们充耳不闻罢了。

 

有一次一位IT专业人士很郑重地跟我说,他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那就是资本市场是对“预期”产生反应,而非事物或事实本身产生反应。这在他们看来,太离谱了。确实,这个逻辑是稍微有点绕,当前的股价反应了当前的预期,比方银行股单位数市盈率反应了投资者对经济滑坡和坏账增加的担心,消费医疗和新能源板块的高估值反应了大家对于增长的持续性和增长的爆发性的预期。而一旦这种事实跟这个预期不同,超过和低于预期,股价的涨跌可能就十分离谱。比方国庆节前宣布房地产调控的强烈措施,明摆着是告诉老百姓,别追涨,党和政府给撑腰呢,只要房价不跌,就别买;只要房价涨,就还有政策打压。这么严重的措施,9月30日地产股还不跌,为何?之前跌得太多了,之前有充分预期了。

 

在我这个职业投资人看来,行业因素比其宏观因素和个体公司层面来说,我觉得行业更加重要,当行业快速增长的时候,多数公司都受益,这时候投资失误的概率小;行业不利,要想矮子里面拔高个,难度有点大,类似曹仁超先生所说的“趁势”吧。但并不是在快速增长的行业里面的专业人士都能很明白,都能想清楚资本市场的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预期、对未来多年的折现、平行的比较以及很多金融行为学(包括话语权、资源、资金实力等等)的东西,这个网状多维的体系类似芒格所说的格栅理论,要综合运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