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33:43
早在1995年江总书记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就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多次明确提出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以此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在1982年,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93年10月3日颁布了《教师法》,这对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目前从事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地看成谋生的手段,而要把它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不能满足于成为好的教书匠,而要立志成为教育家,这样才可能有所作为,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成就一番事业。教育在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发展,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敬业奉献精神。2、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3、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精通本学科,了解相关学科知识。4、要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5、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6、有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制作软件的能力。
一、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的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工程,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都是人,人是万物之灵,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十分复杂,思想品德、志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教师面临的不只是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把教师的劳动简单地理解为“我教你学”的过程,而要考虑如何教?教什么?怎样教?才能尽快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教师的劳动必然是复杂而艰巨的,长期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师的劳动性质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对象特殊性  由于我们教育对象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具特色,作为教师就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都潜藏着巨大的有待开发的潜能,这些潜能正是需要通过我们教师的劳动把他们开发出来。由于教育对象之间有差异,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不可能像农民种庄稼那样,按照一定的季节和大体相同的模式,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地进行,也不可能像现代化工业生产那样,按照一定工艺流程,统一的标准去操作,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必须按照社会对教育要求的一般标准和规律来培养学生,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他们真正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如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应以形象化教育为主,中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实施教育时应把形象化教育和抽象的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有较强思维能力,以逻辑思维教育为重。即使都是中学生,有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有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若不加区别地对待,必将导致教育的失败。
2.内容的多样性    教师的劳动内容,不仅仅是上好自己的一门课,批改作业,评讲试卷,上课就来,下课就走,而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这也是中学教师与高校教师的显著差别,中学教师的教育活动涉及学生的一切领域。即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甚至社会,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对自己所教课程负责,而是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不仅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这就是通常说的既教书又育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既要使学生完成学业,又要使学生能适应将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常说教师的三项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内容是多样的,是复杂的。
3.行为的示范性  中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的模仿性强,这个年龄正是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教师产生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他们在模仿教师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人格的社会化。因此,作为教师时刻要以自己的品德行为、文化知识,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影响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特别重视自己的形象和人格,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之师”。即:不仅仅在知识上是“师”,行为规范上也应是“师”。
4.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不是一程不变的,也不能套用固定的模式。国家虽然规定了教育方针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动地搬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即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每节课和每个教学环节,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达到教育目的,不少教师连续从教几十年,每年都要根据新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教案,精选例题,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新的问题,原有的一些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需要时时更新,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变化了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走进课堂。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在对在职教师进行各种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即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我们面对的中学生每个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特别是对待差生的问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很大一部的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上,做好班级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体现自己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毕业生,即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走向社会。教师的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不同于其它职业的根本原则。
二、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教师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各种社会人才的造就者,肩负的使命神圣,承担的责任重大,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全面而扎实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有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等几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
1.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遵纪守法的人,就必须提高我们自身的思想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对教育工作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只有认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将决定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就会自觉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钻研所教学科教材,加强自身修养,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调整,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不断地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
2.政治思想素质的内容
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构成教师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基本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我们要用它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因为我们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同时又是他们政治进步的引路人。
⑵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师必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早几年,个别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集体自杀事件,这事件的本身已够触目惊心,震惊世界,更令人吃惊的是,自焚者中有天真烂漫的小学生,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有我们的教师。有不少的教师参与修炼法轮功,就是因为他们不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不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师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方面能正确地处理诸多方面的关系,特别是与学生的关系,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学生,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如对一些差生的看法,我们观点是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他们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教育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和方法,指导学生不断创新,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施教,从而使他们在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品德的形成,学业的进步等方面有更大的成就。如在物理课教学中要不断地灌输物理学的思想,物理学思想本身包括着很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特别在物理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正确的物理规律是来源于生活,生产科研和科学实验中,目前我们中学阶段的绝大部分知识,物理规律都是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力的合成等,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只有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才能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要让学生物理规律不是推导出来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
⑶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人生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包括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的地位,人生的意义,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目标和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人们的道德品质,生活的道理,成长的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是不可能的,只是理想和追求的程度不同,最起码每个人都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点成就。
a.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    干任何工作都要立志干得最好,社会工作千万种,行行出状元,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当个一般教师人人胜任,要当个名师,要成为一个学生、家长、同行、社会都认可的名师是很难的,但是作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志向,要有远大的抱负,有人认为当个中学教师还需要有什么远大志向,不能这样认为,从大的方面讲,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旺发达,从小的方面讲,当你的工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满足感,那种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因此,我们要立志、奋发,图强、成才。
b.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敬业奉献    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崇高道德品质,并且要求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最终的表现,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的职业是不分上下班的,课堂讲授时间是有限的,而备课辅导的时间投入是无限的,作为一个班主任,召开班会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良好行为养成的教育是无限的,要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工作就会有成效,事业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c.要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要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平常我们对学生常讲,要拼博,要努力,要勇往直前,要树雄心,立大志,胜不骄傲,败不气馁,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人生道路是很长的,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失败、挫折,你可能投入很多,到头来没有收获,甚至遭到非议,这都是社会上的正常现象,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这种挫折和失败,当你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如果由此趴下,起不来了,说明你真的不行,你的对立面会借题发挥更加攻击你,如果你总结前面的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继续努力拼博的工作,就有可能成功,但还要记住诺贝尔的一句名言:“努力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成功”。生活中,失败是常有的事,有些事是很难保证成功的,虽然从理论上讲,没有成功是因为你没有付出努力,但事实上还有很多因素在制约着你,有时候,越急于成功,越难成功,相反如果放开手脚,大胆实践,有时反而会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努力奋斗可能成功,而努力奋斗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奋斗一定不会成功”。
d.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勇挑重担  年青人精力充沛,没有过大的家庭负担,要在三十岁以前的这几年给自己加压负重,特别是在领导给你分配过重工作时,要把这看成是领导对你的信任,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你过多付出的同时,你从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个过程也充分展示了你的聪明和才智。教师的工作确实是很苦很累的,但是在这苦和累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要从两方面辩证来看待这个问题。
e.要正确处理好贡献和索取的关系,教育工作是一种艰苦繁重的劳动,需要教师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出许多牺牲,但又有自己的切身利益,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必然要从社会中摄取。在这二者关系中,个人的贡献或责任应该居于首位,这是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又是人生价值的根本体现。从个人方面来说,应把物质待遇与自己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结合起来,在劳动和贡献中谈索取,在成绩和责任上讲报酬,只要你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在给你物质报酬的同时还有很多精神报酬。
(二)知识及能力素质
1.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⑴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过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特别是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为了完成升学指标和上面下达的升学任务,整天搞题海战术,纯粹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创新意识、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应试教育的特点是:“片面”、“单纯”、“近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单纯的追求智育,研究的是以应试教育为唯一目的的近视短期效应,是近视的眼光,只考虑短期的行为;而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其特点是“全面”、“综合”、“长远”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重视基础,发展智力、能力和个性,使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创造未来的人。概括的讲,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是为应付升学的升学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人”,是为了人的综合发展的成才教育。现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化。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全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到来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新情况,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全世界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根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这四种能力的教育正反映了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水平.可见素质教育已成为全世界基础教育的共同话题.
⑵素质教育要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如何理解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形式,不是为了素质教育而进行素质教育.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学校的功能是传授知识,而脱离了科学知识的传授,素质教育是一句空话,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绝不能把素质教育异化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要教思路,教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3)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我们的整个教育事业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过程就像林业工人育树一样,有的树木一生下来就笔直、粗壮,不用费大力气就可以成材,而有的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会经常地长出枝杈,而育林工人的职责就是要经常地修剪这些枝杈,经过若干年的培育和修剪,照样成为有用之材,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才,固然有一些所谓的好学生,不用老师和家长费太大的力气就可以成才,但由于的我们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必然使得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养成了不同的行为习惯,包括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和一些爱动、生活上有点自由的所谓“差生”。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一个人都有想得到别人认可和赞同的欲望,即使是屡次犯罪的惯犯,也是由于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才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罪,青年学生更是这样,都渴望自己能得到社会、老师、家长的认可,都有想成为好学生的欲望,很多的教育案例,都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一年我接了一个升入高三年级的班级,有几个学生平时自由散漫,高二的班主任已将这几个学生的情况给我做了详细的介绍,按照一般老师的工作方法,应在接班后主动找这几个学生谈话,指出他们在高二时的一些自由散漫的错误行为,对他们升入高三年级后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果这样做了,他们就会认为,新的班主任已先入为主,知道了他们的过去,肯定会对他们没有好的印象,这样,就不自觉地在师生之间竖起一堵无形的墙,他们对你的教育会产生抵住情绪,我的通常做法是,在第一次班会就给全班学生声明,我不了解你们的过去,也不去了解你的过去,你们在我的眼中,都是好学生,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你在老师中的印象只在于你今后的表现,这样讲了以后,注意观察有问题的学生的日常表现,一个月后发现他们表现较好,没有什么大的违纪现象发生,这时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挑选20人组成仪仗队,我有意地挑选原来最为自由散漫的学生,并说明这是代表我们班级的形象大使。第二天这个学生主动找到我说,自己原来表现很不好,自由散漫,挑选他,班内学生不一定认可。我说:你在进入高三以来,表现很好是个好学生,我不知道你的过去,也不关心你的过去,我只关心你的现实表现,你能认识到原来的错误行为,说明了你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得到了鼓励和表扬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由于长期形成的自由散漫习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有一次宿舍管理员早上给我说,你班的××晚上在厕所抽烟,因我前一天下午刚在班里讲过,凡有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的现象,要立即清退回家。第二天我找到他,他主动地说:老师我吸烟了,违犯了班规,我回家算了。当然老师绝不会让他真的回家。我让他说明详细情况,他说不是他有意抽烟,而是在厕所内别的班级一个同学硬要给他烟抽。这时我说,老师相信你,这不是你主动吸烟,要接受教训,彻底改掉原来的坏毛病,原谅你这一次,下不为例。这既给了他又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又给老师一个台阶。从此后,他表现很好,并联合班内其它比较自由散漫的学生,达成共识,绝不再违犯纪律,绝不再给老师找麻烦。后来,经刻苦努力考上了西安某高校。这个案例说明教育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只有不合格的教育者,没有不合格的受教育者,对于行为习惯有毛病的学生,要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即使批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表扬式的批评,常能起较好的效果。即先说明你近期的成绩和优点,然后转折,提出他的不足之处,即使成年人,也是如此,这是批评的艺术性。
面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绝不能认为他们一无是处,他们由于某种原因,只是目前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差,其它方面可能表现非常好的。如他们往往具有热爱劳动、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等优点,要适时地加以鼓励,不能让他们有自卑心理,不能认为学习成绩不好到处都抬不起头来。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等方面并不一定优秀,文化课成绩差,思想品德方面却并不定差。要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他们,对于学习成绩方面,即使有小的进步,也要适时地进行表扬,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如果他们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会充分挖掘学习上的潜力,学习成绩是会有提高的。
还想掌握批评的艺术,要善于批评。有些时候,学生有了问题,往往大动肝火,逐条罗列“罪行”限期改正,这种审判式的批评,大多劳而无功,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良药苦口利于病”通常是批评者的借口,若良药既利于病人又不苦口,病人岂不更乐于接受。于是,有人为苦药发明了糖衣。
学生有了错误,要进行批评,若批评得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感动很舒服,岂不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小故事,一天,两位同学因为一件小事闹翻了脸,争吵起来最后互相对骂,此事正巧被陶先生看见了,他走过去不说话,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他们,悄悄地走开了。第二天,陶先生在班说:“昨天我看两位同学发生了磨擦,越磨擦,越发火,最后竟对骂起来,今天我写了一首《我和你》的诗,赠给这两位同学,也赠给大家”。他高声朗读到:“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只是借别人的嘴巴骂自己”话音未落一个学生应声和了一首“你打我,我打你,只是借别人的拳头打自己”。同学听罢立即爆发出一阵大笑,陶先生也舒心地笑了,从此以后,同学们间偶尔有一些小磨擦,一想起这两首小诗双方的肝火立即消散了。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己人效应”,要使对方接受你的批评,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在对方看来你是在为他好,对方与你缩短了心理距离,心理防备也随之减少,批评才能真正奏效。
2.要有较高的业务知识水平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是教师的学术水平及业务知识水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牢固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
⑴精通所教专业知识  “不懂得这一学科或者对这一学科知道的不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千百年来社会都将精通专业知识作为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体现在“实”、“深”、“活”上。即掌握专业知识要扎扎实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刻苦学习,深入钻研,对所教的专业知识有通盘的了解,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能够驾驭教材,统揽全局,在备课时要全章通盘考虑,不能仅陷入这一节课中,要站在高处看这一节在全章乃至整个中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对专业知识还要做到一个“深”,这个“深”字不是抛开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拔高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而是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所教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深挖教材知识中的内涵和外延,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把杂乱无章的知识条理化,讲课要深入浅出.要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乃至“一缸水”。即使教一年级的课程,也要对二、三年级的教材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把握一年级教材的深度以及所教知识在全章乃至整个中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作到一个“活”字,要精通专业知识,首先必须学好书本知识,学好书本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有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只有把知识学活才可能把知识教活,把难以理解的一些概念和规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例如物理课,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大都是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生产的实际来讲物理概念和规律,才易于学生掌握,才可以避免那种黑板上抄定义,课堂背概念的那种死板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分子运动论时,通过实验,一瓶酒精和一瓶水混合后体积不是两瓶了,虽然作了实验,但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做一个比喻,一斗芝麻和一斗黄豆倒在一起还是两斗吗?学生恍然大悟,问题一下子就搞清楚了。
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主要是善于学习,注重实践,总结提高。善于学习,包括向书本学习和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要善于学习教学专业杂志上的有用的好文章,可以采用自己编写目录的形式将其分类放置,在备课过程中供自己参阅学习;另一方面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注重学习他们摸索多年的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拿来”供自己使用。要主动谦虚地学习,要创造学习的机会和学习的条件。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教学实践,既向别人学习,又不要照办别人的做法,要自己摸索创造一套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些新的感受和体会要即时记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能够总结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
⑵    学习其它相关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其它相关学科知识。凡是与自己所教专业在知识上有联系的学科都应该掌握其基本的知识结构,以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日益加强,由于学科知识的纵向分支和横行综合,学科相互交叉,教师要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就不能仅满足于所教专业的狭窄范围,而应该将各门知识综合起来作为自己知识结构的整个系统来认识。俗话说:“一切东西懂一点,某一知识懂一切;既要百门通,又要一门精。”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考试要考综合科目,大综合科目中六科的综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拼盘,每一部分出题六分之一。而是知识间的综合,一个题,可以涉及到六个学科中任一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相关知识都要懂一点,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另外,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而学生又普遍有崇拜教师的心理,认为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什么都知道,遇到问题,总希望教师给一个圆满的答案,作为教师不能总在学生面前说:“这不是我所教的专业,我不知道”。久而久之就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动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扼杀了青少年的求知欲。
鉴于此,教师就应该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⑶    系统掌握教育科学知识
所谓教育科学是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学科内容。成功的教育是高度的科学性,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过程,教育既是科学就应该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每个教师所教学科不同。但是教育科学知识都是必备的,可以说,是否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技巧,将决定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成败。陈景润是一个数学家,但却不是一个称职的中学数学教师,这主要是因为他缺乏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上的技巧。作为教师如果不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在摸索着前进。教育教学理论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这些教育教学理论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即:实践-理论-实践。
2.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⑴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a.驾驭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教学和谐统一的基本教学规律,课堂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指导下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地学。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引导学生结合生产、生活的事例进行分析,或者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在具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由学生动脑想出来、动手做出来,再动口讲出来,有些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还可以由几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解答,最后教师画龙点睛,进行总结指导。这样教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与教师配合默契,教学效果一定很好。现在又进一步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媒体,这就更加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b.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  教学手段指的是教师用以运载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物质媒介。如课堂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在使用它们时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运用时选择恰当时机;不要哗众取宠,喧宾夺主。要明白它们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全部抛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在物理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是用在一瞬即逝、或需慢镜头观察的、或语言不宜表明的物理现象,如分子的运动,物体的平抛运动,碰撞过程,磁场、波动等过程;二是用在复习内容较多时,可以采用它进行辅助教学。
⑵掌握课堂教学艺术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最渊博,最复杂,最高级的艺术。成功的教学既是高度的科学性与精湛的艺术性的完善结合,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要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艺术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语言艺术  教师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果,掌握语言艺术的目的,就是用最精练的,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科知识理解得最清晰、最充分,表现在教师大量的准确的、适时的运用丰富的文学语言中的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以不失科学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杨振宁讲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为了使教学妙趣横生,物理课在引入新课时,教师讲这样一件轶事,“物理学家盖莫夫,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布洛赫三人在湖边散步,有一人问他们三人:一只装满石头的船浮在水池中,如果将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水池中水面的高度如何变化。有趣的是三人都答错了”。借此导入“阿基米德定律”;再如,讲解电势的概念时,与学生已学的电场概念进行类比。这种富有启发性的构思,不仅深化了这两部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鉴别能力。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科学、标准规范,不论是讲解概念、规律、原理,还是使用专业术语,语言表达都要符合各门学科的科学性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完整周密,切忌用词不准,模棱两可,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地再现抽象的概念。如讲矢量和力线方向时,不能用东、西、南、北来表达方向。而应上、下、左、右、前、后来表达,有的教师习惯用“啊”、“呀”、“这个”、“哪个”、“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不携带任何信息的废话和语病经常不自觉地脱口而出。有一节课,某教师曾带出一百四十多个“啊”。要尽量使用普通话,要避免语句不通,词不达意,用词不当等语病。
语言还要逻辑严密,条理性强。作为教师,既要精于思考,又要善于言表,做到这一点,必须思路清晰,然后在表达中做到逻辑严密,使自己的语言前后连贯,上下承接,推理严谨,论述有据,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要中心突出,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由浅入深。
教师语言还要有启发性,有幽默感,注重轻、重、缓、急。要用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不能把话说完、说尽,要含而不漏,适当地留下空白,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补充发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一节课不能语调不变,要根据知识内容,语调该重的重,该轻的轻,不能一节课一个声调讲到底,偶尔小幽默可以营造课堂气氛,但是幽默不能低级趣味,信口开河,随便乱说。
语言要生动感人,要文明用语。特别是在做班主任工作时,尤为重要,在对待差生的问题上,生动感人的语言,可以使自暴自弃的学生悬崖勒马,反之,会使原本不错的学生自暴自弃,毁其一生。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应以鼓励为主,耐心细致,因而教师的语言必须文明、健康、进步,不能低级庸俗,粗鲁无理,批评学生时,不能语言尖酸刻薄、侮辱漫骂,声调刺耳,这样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b.板书艺术  要表达思想,不仅要求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板书艺术,课堂教学的板书,很多既有文字又有图表,它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教学内容和方法统一,教学结构和方法统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怏然,活化知识,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讲究板书艺术。
板书是备课的一部分,在设计板书时,要揭示授课主题,演示的内容,要突出重点,且纲举目张,准确无误,知识条理性强。板书要言简意明,一字千斤,竭力用最少的字、图,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内容表达出来,使所讲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好看易记。因此在板书时,要布局合理,书写适时,重点突出。还要具有版画和作图能力,好的图示、版画,不仅能很好的反映课堂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作图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例如,物理上常常有三角形斜面图,30º角60º角要有所区别,学生在找各边对应关系时一目了然。同时教师认真规范的作图,有助于学生做题认真仔细、书写、作图规范良好习惯的养成。一节课好的板书,如一副图画,能使人陶醉、留恋、使人有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⑶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对学生素质、学业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的一切因素,它是相对智力因素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心里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侠义非智力因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心理因素,通常提到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侠义非智力因素,它包括意志、情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学习方法等因素。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普遍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把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对学生的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
要教育学生树雄心,立大志,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取得成绩不骄傲,遇到挫折不气馁。自强、自立、自信的“三自”精神。学校科学文化知识的传输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具有了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业成绩自然就会提高,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今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注重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高中教育不同于初中的教育,高中的学习方法也不同于初中,初中教师往往“统”得过死,“抱”的过紧,到了高中,学习方法有了变化,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要从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到课后复习,都要给予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例如,课堂听课,要引导学生“主动听课,超前思维”,即要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思考,思维要超前老师半拍;听课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这样既可以避免课堂思想开小差的现象,又便于今后的复习;同学们之间,要鼓励互帮互学,成绩好的同学给成绩差的同学讲题,是互相学习、双方受益、共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高尚品德。学生参考书的选取和使用也要给予科学的指导。另外,还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身体心理素质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劳动是十分艰巨的,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具有强健的体质,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承担艰巨繁重教学任务的前提。
1、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
教育教学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师工作的艰巨性,教师的工作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教师仍然还要做许多职业性的工作,如家访、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开展课外活动等等工作,如果不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无法完成本职工作的。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锻炼,要劳逸结合,注意饮食营养要平衡,在年轻时如果不注意身体的锻炼,等到年龄大的时候各种病症将会出现,到时后悔晚唉。
2、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师应自觉地在思想品德,知识才能,语言行为等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思想、品格、情感、意志、举止风度等等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琢磨和效仿,你的每一言行举动都会在学生心灵中留下痕迹,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中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很高,据统计有三分之一 以上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要使中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首先教师应具有健康的心理。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表现在:
(1)在认识方面:应有的心理品质,要具有观察力和清晰的记忆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创造力。
这方面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观察学生,观察一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学会“察言观色”。我们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自己知识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是要靠记忆,要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想象力,语言乏味,思维呆板,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把课讲得清晰明了,易于理解,生动形象,兴趣盎然,如物理学科,因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物理运动变化的规律,而很多是你看不见摸不着的(如物体静止受力分析、微观粒子运动、电磁相互作用),必须在丰富的想象基础上进行讲授学习。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教学中充满思辨和启迪,包含创新和突破,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探讨。
(2)情感方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高度的责任心集中表现在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古人云“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这些学生在你的眼里,可能是未来的牛顿,未来的陈景润,教师的责任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心扑在事业上,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教师强烈荣誉感是产生高度责任心的前提,在工作中认为干好干坏无所谓那就不可能有高度的责任心,强烈荣誉感不要刻意去追求不该自己得到的名誉、荣誉。教师的荣誉感主要指来自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赞誉。如把教师比做春蚕,比做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蜡烛成灰泪始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都是社会对教师劳动的认可和赞誉。
(3)意志方面: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处理事物的果断性,以及遇事的自制性。
工作中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以此为荣,在成为合格的教师的前提下,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不论课堂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会遇到各种紧急状态和突发事件,要反应灵敏,迅速做出分析判断,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要能够果断迅速的处理。
自制性表现在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情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克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在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学生的违纪现象,甚至严重违纪,有的教师大声吵闹,甚至漫骂污侮学生,个别的甚至动手打骂学生,这样只会降低你在学生中的威信,认为你无能。在个人生活、学习和身体等方面都可能有不愉快的时候,不要把这些情绪带到课堂上,不能把不愉快的心态和心灰意懒的情绪传染给学生,给课堂教学和思想教育带来不应有的影响,不少老师说,到了课堂什么烦恼都没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去了。
教师具有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广泛的兴趣,平静的心境以及愉快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
下面只谈一下愉快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有积极的情绪如高兴、激动、热情、兴奋、愉快、爽朗等,还有消极情绪。悲观、苦闷、冷淡、愤怒、失望等,教师的特定职业性质要求你必须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你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天真活泼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把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要抛弃一切带有个人色彩的消极情绪,使自己完全进入角色,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师愉快情绪的感染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性格要开朗活泼,要时时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和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与同事和学生要真诚相见,要超脱一点,不要斤斤计较,对于蝇头小利,物质利益,名誉和荣誉,不要刻意去追求,心胸要开阔、大度,处处、事事要谦让,这样工作生活中就会减少阻力、心情愉快,同时也会赢得同事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从而达到成功。
总之,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教师,需要自己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精益求精地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为中学教育的总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