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自杀预防机构负责人悬梁自尽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7:44
http://www.gd.chinanews.com.cn    2007年09月10日 14:35    来源:南方网
核心提示:今天是第五个“世界预防自杀日”。10年前,国内首家自杀预防机构负责人陈云清自尽,国内首家自杀预防机构随之结束生命。目前,国内干预自杀机构已有19个,但专家表示,目前国内预防自杀机构专业资质门槛较低,许多心理咨询师培训一两个月就上岗了。
今天是第五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这一天,我们在为老师们庆贺节日的同时,也把视角转移到那些令人悲伤的故事上。那些没能渡过难关放弃自己的人,他们用特殊的勇气选择了自己的回归方式,但也结束了未来丰富多彩的可能性,留给了身边人无尽的哀痛。
职业关系,一年到头我们见过了太多生命非正常消失。报道他们,不在于报道死亡,而在于关注生命。同样,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制作这一专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坚强。苦难在所难免,但活着,才有希望。
首家机构戛然而止广州负责人悬梁自尽,国内首家自杀预防机构随之结束生命
1991年,媒体刊发对“广州培爱防治自杀中心”采访时,这家成立于1988年,当时国内唯一的自杀预防机构负责人陈云清表示,他决心把此项善事做到底。
九年后,陈云清在家中悬梁自尽。
现在,培爱防治自杀中心已经解散多年,当年的成员也不愿去回顾这项令人景仰的事业。此后至今,广州再也没有出现过专业的自杀预防机构。
1988年1月3日,陈云清发起成立了民间性质的“培爱防治自杀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防治自杀的组织,直到1991年7月,我国才成立第一家专业性自杀预防机构―――“南京危机干预中心”。
“培爱防治自杀中心”在广州银河公墓成立时只有12位成员,但他们在《成立启事》里确定了崇高的宗旨:发扬爱心,珍惜生命,造福他人。陈云清认为,自杀者在实行自杀行为前,有许多迹象可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有意无意流露出自杀之念,十分希望向别人倾诉等。熟人或亲友若能及时察觉自杀者的意图,向他们伸出援手,多数自杀行为都可以避免。
当时的报道称,受条件限制,求助者多采用来信的方式,陈云清的办公室上曾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封求助信,写信者大都刚刚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重大挫折,其中更有已经实行过自杀行动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以上而未遂者。
培爱中心总是及时地给写信者复信,以充满同情的语言,缓解他们的悲伤情绪,以一些较易接受的人生道理,去驱散他们的自杀念头。很多人并不是一封劝解信能解决问题的,他们多次写信来,希望得到反复的同情和劝说,最终才能打消自杀之念。
被强暴的少女、遭遇歧视的聋哑人、生意失败欠债累累的年轻人、感情深笃却不被家长接受的有情人……陈云清和他们的同道们努力地劝解和帮助有轻生动机和精神受挫的人。
对于当时的“培爱防治自杀中心”来说,工作人员全是兼职的,都是出于自愿在业余时间做此慈善工作,而且因为缺少经费,做救助工作时常感力不从心。但是他们所作的努力依然受到了各界赞扬。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九年后的1997年9月7日,陈云清在家中悬梁自尽。这个曾经帮助许多人走过脆弱的指路人,最终却没有走出自己的脆弱。
有专家分析称,陈云清是死于忧郁症,因为他对生活的高要求和理想得不到满足;他的研究自杀问题的专著和小说都没能出版。
专业资质门槛较低业界专家称,现在许多心理咨询师培训一两个月就上岗了
我们无意去猜测陈云清的死因,但不可回避的是,这是一个为自杀预防做过非凡贡献的人,他当年的同事至今提起仍觉得遗憾和悲痛。在他之后,“培爱防治自杀中心”解散。
而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工作人员称,他们目前登记在案的国内干预自杀机构有19个,其中广州还没有专业的干预机构。
从事了14年心理专业研究的康宁心理咨询热线主任詹春云说,据该热线2002―2007年间近20万来访者的数据分析,有自杀念头的占36%,有过自杀未遂的占12%,而因为婚姻家庭危机而自杀的占到了50%。如果能很好地解决婚姻问题,意味着自杀能够减少一半。“因为这个原因想自杀的,如果得到心理专家的有效干预,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詹春云说,但目前心理咨询行业里,专门研究婚姻问题的并不多。
此外,康宁心理咨询中心的研究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农村女性自杀和自杀未遂比例居高不下,58%自杀死亡者和27%自杀未遂者为服用杀虫剂或杀鼠剂自杀。但是因毒药管理问题及农村低下的急救水平,这个难题尚未解决。
而关于国外和国内预防自杀方面的比较,詹春云说,国内是被动的,国外是主动的。发达国家的预防自杀机构,如果发现任何想自杀者,就会派专人对该企图自杀者进行从头到尾的追踪,不允许此类人员离境。国内的相关机构,目前基本上都是有偿的,相当于医院看病的性质,因而是被动的。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和预防自杀机构方面的一些现状包括:门槛太低,谁都可以经过几个星期的培训就参加一年两度的心理咨询师考试,考试也不难通过,“小学毕业都可以去考”。
同时,大多心理咨询师没有医学背景。詹主任说,如果专家不懂内科、精神科、神经科,不懂跨学科的知识,甚至可能导致误诊。现状就是,大多心理咨询师根本没有医学背景。
此外,自杀干预需要积累多年的经验积累。詹医生说,他从做神经科医生开始,对跨学科的各类知识以及各种案例都相当熟悉。而现在许多所谓心理咨询师,一两个月考个证就可以上岗了。
据2007年初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数据,在中国,自杀是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些人当中,只有9%的人在精神科就诊过。
数据分析
八成自杀者患有抑郁症
专家分析称生活压力大是城市人第一杀手
哪些人是自杀高危人群?广州市白云心理医院心理科主任沈家宏指出,压力大是城市生活第一杀手,日常生活压力过大的人群都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在自杀人群中,70%―80%的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抑郁症。”如果能早期发现个人潜在的抑郁症倾向,就能避免有更多的人群采取极端的自杀行为。
【城市学生】主因贫穷失恋
“其实大学生在城市自杀的比重中并不是那么明显”,沈主任指出,虽然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但实际上,大学生自杀在城市的自杀比例中并不是那么明显。沈主任指出,选择自杀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源于压力过大。“贫穷的大学生,失恋的大学生,以及一些有不良行为的大学生,整天沉迷网络,吸毒,乱性等,都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
同时,在城市的学生人群中,也出现越来越多因为学习压力沉重的初、高中学生选择自杀。“尤其是那些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沈主任表示,学生年纪小,思想各方面还没成熟,还没形成一定的心理自制能力,一旦感觉负担过重,就容易选择一条自杀的道路。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早日走出学习沉重的阴影。
【高层白领】职业压力过大
沈主任表示,自杀者都有较强的自我攻击力,一般都是来自日常的生活压力。与农村不同,城市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人们承受的人际压力更大,因此呈现出来的城市人群自杀特点也不同。“越处于城市极端位置的人群更容易陷入自杀的行为中。”
“高层白领承受的压力很大。”沈主任特别指出,在中国的城市,因为竞争激烈,越高层的白领所承受的职业压力越大,所以在城市的自杀比例中,高职业的白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他认为,城市最底层的贫困人群,也是城市自杀的高危人群之一。城市底层人们因为经济贫困,生活压力过重,再加上城市的社会环境复杂,他们往往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生活压力,这也容易引发他们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逃避方式。
【抑郁症患者】重视亲朋干预
“在自杀人群中,70%―80%的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抑郁症。”沈家宏指出,心理障碍是引起自杀的危险因素。如果能早期发现个人潜在的抑郁症倾向,就能避免有更多的人群采取极端的自杀行为。
许多自杀者都有较为明显的抑郁症前期症状以及征兆,但容易被患者家属或同事、同伴忽略,如他们日常的一些暗语或行动没能被进一步理解。沈主任指出,有潜在抑郁症的人群都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自闭行为,不愿和别人打交道;2,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3,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4,每天都高兴不起来,整天愁眉苦脸;5,自我评价低;6,睡眠不好,常常会通宵难眠。个人一旦出现精神、心理疾病,应及时治疗。
同时,沈主任也指出,如遇到不顺的突发事情时,个人也要注意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进行自我舒缓,降低自杀倾向。社会也要给人们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引导学习、宣传,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