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创建和谐世界的历史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12:36
文章内容提要: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
现代科学体系和现代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建立在西方由微观到宏观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它们带有由小到大的思维方式的种种局限,如发展的盲目性、竞争的无序性、过度强调个人利益等。这些局限发展到今天,已经给地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的影响到人类的长远发展。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由大到小,整体意识较强,强调的是秩序、和谐。这恰好是当今世界所迫切需要的。胡景涛主席提出的创建和谐世界理论是在本质上对西方主导的以利己主义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一种修正。这种修正将有利于各地区人民的和谐共存,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继2004年提出创建和谐社会的构想之后,胡景涛主席又在2006年11月16日的东盟峰会上正式表达了创建和谐世界的构想。这种具有中国特色构想的提出,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及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在沉默了500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是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的又一次伟大贡献。
和谐世界的理论的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它是对现行世界奉行的以利己主义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一种修正。对西方体制主导下的世界所存在的种种顽疾(如:环境问题,种族问题,文明冲突,武器扩善等)给出了一个最终的解决思路。
要说清楚提出创建和谐世界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从人类文明产生的本源--思维方式说起。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创造了
不同的价值体系、科学体系及历史形态
我们给远在英国朋友写信,地址是这样写的:XX号XXXX街XXXXXX市XXXXX国家。这种书写方式恰好与中国人的书写习惯相反,这能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
(一)为什么语言的书写方式,反映了思维方式的不同?
看到这,也许很多朋友会对我的结论不屑一顾,认为我的说法缺少依据,其实我这样说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理由如下:
1、人类表达自己的思维使用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语言是反映人类思维最直观的工具。
2、语言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为最大多数人使用的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受偶然因素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小,最能反映人的群体潜意识的及群体性格。
(二)两种思维模式与运动状态:阳和阴(在这里分析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文化的起点与科学的基点的截然不同)
其实,发现这种差别的不只有我,每个学过英语的人恐怕都知道。但他们没有进一步的引申发掘这背后深层次的内涵。而我看到后就把它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周易》联系起来。我们姑且不论老祖宗东西的对错,先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说的。老祖宗认为,东方属阳,西方属阴,阳的运动状态是顺时针旋转,越转越小;阴的运动状态是逆时针旋转越转越大。
中国人的运行状态就像是水的漩涡。水的漩涡能把周围的漂浮的东西吸进漩涡之中,这就象征着我们中国人善于吸收。西方的旋转模式象一个在地上飞速旋转的地老鼠(一种烟花),它的特点是发散,把自己的东西释放出来。
单纯的这样论述并不能很好的说明两种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现在来对两种运动状态做一番引申。由于中国人的运动状态是由外而内,所以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比较注重整体性,注重秩序,和谐,具有包容力;内敛含蓄,不善于表达;强调个人修养,进攻意识也比较弱。西方的运行状态是由内往外,所以西方人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个体,强调个性,竞争,注重表现,富有进攻性。
在解释完这两种运行状态的特征之后,我们需要对历史进行一番回顾,从历史文化形态的宏观角度来验证其理论的适用性。
(一)周易与牛顿
既然我们在上面引用了周易的原理,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周易到底是什么?虽然现在很多人对周易有所批判,但是周易对中国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变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周易确切的起源年代已不可考,相传为伏羲氏所作。但是,直到孔子以前周易都是作为占卜出现的。孔子时,其对经文所做的解释及学习《易经》的心得而写的《十翼》就成了后来的六经之首的《易经》。
《易经》究竟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易经》是我们祖先根据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理解而创建的模拟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模型。《易经》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为时间,地为空间,天地交合而生万物。人是万物之一,所以人和其他的万物一样,都是阴阳的结合体,都是天地阴阳交合的产物。这是《易经》对于天地万物最核心的思想。
有了这样的一个核心思想之后,《易经》就派生出了另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和谐,在《易经》里的表述就是阴阳平衡,既然万物都是阴阳的结合体,那么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就是事物存在和健康发展的前提。当然这个平衡包括很多个层面,大的层面包括天地之间阴阳的平衡(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中间的层面包括万物之间阴阳的平衡(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小的层面包括个体内部阴阳的平衡(人体内部的和谐,典型的应用就是中医学)。
《易经》在阐述其理论的时候,所有论述都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的。周易的核心功能就是在总体和谐的状况下去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周易始终是把整体性放在第一位,把个体放在了比较从属的位置。
说完了周易,我们再来说一下牛顿,牛顿作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有一个众人皆知的小故事:有一天,牛顿睡在一棵苹果树下,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牛顿很奇怪,为什么苹果是落在地上,而不会落到天上呢?他就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是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正是因为有了万有引力定律,促进了18世纪天文学的飞速发展。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即是现代科学的研究往往从单一现象出发,得出结果后,再应用于其他方面。体现了一种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微观到宏观的思维过程。现代科学所创造出来的辉煌成就就是由于无数个小的,基础的点的突破而构建起来的。
两种思维方式的比较,我们明白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原因,原来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产生、发展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不同意杨振宁教授关于《易经》扼杀了近现代科学在中国萌芽的论述。因为《易经》只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一种总结,是中国人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的产物。真正扼杀近现代科学在中国萌芽的是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文化的差异:天人合一与天赋人权(人本主义)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恐怕就在于天人合一与天赋人权的差别了。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它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的结合体,都是天地阴阳交合的产物。因此人和周围的树木,动物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尊卑问题。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都是在特定的、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下进化而来的,是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所以,人一定要保护环境,使其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不至于有大的改变。环境在短期内大幅度的改变本身就意味着对人类自身的破坏。
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地球臭氧层问题。由于人类的工业生产导致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在逐渐的变薄,甚至在南极上空还出现了臭氧空洞。臭氧的功能就是能过滤绝大部分的紫外线。正是因为有了臭氧的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没有进化出抵御强紫外线长期辐射的功能。如果因为人类的活动,致使臭氧层在短期内的大幅度改变或消失,恐怕地球上的人和其他动植物都要面临一次生存大考验了。
臭氧层的例子证明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论的无比正确性。它站在了整个地球的高度,从天地人和谐共存的角度,对人的行为做出了规范!
作为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并在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就是17世纪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提出的天赋人权的思想。所谓天赋人权,实际上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已经享有的权利。如平等的权利,生存的权利,发展得权力,言论自由等。单看天赋人权的解释,它的确是非常美好、带有理想化的一种理念。但是同样从这个名词的解释,我们还能看到其产生的基点是从人类自身为出发点,强调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某种权利,明显的带有西方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如果这种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相信会产生不错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天赋人权的思想是产生于西方,是西方由微观到宏观思维方式下的产物,是在西方强调自我,个性,竞争的环境中运作发展的,因此,天赋人权在它产生之初就如影随形的附带了人本主义思想。发展成了认为世界是以自我或者我这个群体为中心的,为了我或者我这个群体的生存发展,我可以枉顾他人的利益,对周围的环境予取予求。我们今天看到了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源被污染,大量的动植物灭绝。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西方片面的强调人的权利,而忽略自然环境所致,事实上造成了人与环境的对立。美国枉顾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悍然于2004年拒签控制全球二氧化碳排量的《京都议定书》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不可否认作为人类自身,人本主义,人权至上,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与说服力。因此直到今天虽然地球已经被破坏的面目全非,虽然人类面临着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难以调和的矛盾,但人权问题仍然能够迷惑一部分人,仍然是西方推行其价值观和掠夺资源与利益的强有力工具。
(三)中医与西医(不同思维方式下产生的不同的科学体系)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炒作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中医是不是科学,要不要取消中医?其实这个问题不用讨论,其根本就是一帮别有用心的人,借机制造话题,制造事端。但是为了深入探讨东西方思维方式与文化差异,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中医和西医做一番比较。
在深入探讨中医以前,我先强调一下,我对中西医比较的结论,就是,中西医都是科学,都是人类科技发展与文明发展的结晶。今天只所以会出现,中医是“伪科学”,取消中医的言论,其实和当今社会忽视传统教育,西方所建立的现代科学及西方由微观到宏观的思维方式占据统治地位是分不开的,其实,很多叫嚣取消中医的人,根本不了解中医,不了解中医的理论基点,只是以西方思维方式下所创建起来的医学模型来衡量中医,这样当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好像一个女人用女性的思维方式,去衡量一个男人的行为一样。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扁鹊的医术很高超,很多疑难杂症,扁鹊都能手到病除,因此扁鹊的名声大噪。一天,曹操问扁鹊:听说你有兄弟三人,都会行医,哪个水平最高啊?扁鹊说:我兄弟之中,我的水平最差,大哥的水平最高。曹操很奇怪:为什么你的水平最差却名气最大呢?扁鹊说:大王有所不知,我大哥可以在病人生病之前,就可以看出病人所生之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和提醒,病人就不会生病。由于大哥治病在病人病症发作之前,病人并没有确实的体验到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所以病人就不会觉得我大哥会治病。二哥技术比大哥稍差,它只能在病人发病之后,在病情深入发展以前给病人治好,所以病人以为我二哥只会治小病。而我的水平,只能在病人并入膏肓的时候才能为其治病,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我治好的疑难杂症,觉得我的医术最高,所以我的名气才最大!
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明什么呢?在我看来,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的科学体系在基点与发展方向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差异。就以中医来说吧,中医的基本理论阴阳理论来源于《易经》,我们在上文中就已经提到过。《易经》揭示的是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推而广之的说,以《易经》为理论基础的中医,就是揭示人的生命运行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医认为:人也是阴阳的结合体,健康的人,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了人体的阴阳失衡,人体就会出现生病的特征,而中医的任务就是让这种阴阳的失衡从新回归到平衡状态。
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注重的整体性,它把人体和生命看成一个整体,在其基础上发现了作为生命运行特征的气,穴位,七经八脉等。并把这种发现,用于疾病的治疗与身体的保健。所以,中医就出现了很多不为西方医学所理解的方法,如针灸,刮痧,按摩,拔火罐。其实,中医还有很大的,被现代人所忽略的一块,就是养生保健方面。中医的理论被广泛的运用于气功,武术,按摩等很多领域。就像上面所列举的例子所说的问题一样。在古代,人们认为的中医的涵盖面是很广的,它不仅仅指的是后期的治病过程,他包含了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从前期保健、强身到后期有病治病的全过程。
中医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就是中医对人的健康状态,发病机理和环境的关系,亦有非常系统的理论阐述,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即《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谈到自然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不得不提中医的“五运六气”。古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构成万物的元素,气运动产生各种变化,五运六气是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与人的关系,既包括正常的生理方面,也探讨病理致病等因素。五运指木(风)、火(热)、土(湿)、金(燥)、水(寒)的相继运行;六气指风、热、火、湿、燥、寒的相继运行。
其实,知道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明白自然界的变化肯定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是现代的西医,却没有专门的理论来探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西医的一种缺陷。当然这种缺陷是西医产生基础的局限造成的。现代医学创建于15、16世纪,他是建立在的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之上,所以,其从建立之初就是一个目的,就是有病治病,至于病情产生的原因,背景,都不在他的探讨之列。这就决定了,西医对人作为生命的主体过程是缺少认识的。所以,西医的特征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也就解释了西医为什么反对中医,说他不是科学,因为现代医学,永远解释不了为什么我肚子疼得时候,在手上扎一针就不疼了的治疗方法。
关于中医的缺陷,我想说一点的是,由于中医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而创建的科学体系,所以,中医的背后有非常复杂的理论体系,如:天候地理方面的理论等,加上草药的种类过多,药性难记,各种力量相互之间的作用复杂微妙,所以中医易学难精。这就不利于大批量的培养人才,同时也限制了中医的发扬光大。在此方面西医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西医的理论基础简单,不涉及或者很少涉及其他学科,能够低成本,大批的培养人才,这也是今天西医能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我在这里不是要贬低现代医学的成就,相反现代医学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我只想说明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价值体系。我们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气度,不要站在一种科学体系的基础上,以这种科学体系的观点去否定另外一种科学体系。相反,我们如果看到中医在保健,健身,治疗慢性病方面的长处,看到西医治疗突发病方面的优势,善加利用,我想一定会为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的。
其实,理解中医,就是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人认识世界的角度是由宏观到微观,所以,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一定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源头,才能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化追溯到源头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如果没有抓住这条根,而仅仅只看几本《论语》、《老子》、《资治通鉴》就奢言自己了解中国文化,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了解的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只言片语而已。
(四)大一统的中国与分裂的欧洲
比较完两种思维方式在文化,科技方面的影响之后,我们来看看他们对两种思维方式所主导下的国家形态的影响。
对于中国和欧洲,历史学家有着诸多的比较,其中人们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就是在大致相同的纬度,大致相同的面积(欧洲总面积是93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为什么中国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且5000年延绵不绝,而欧洲却是小国林立始终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欧洲呢?即便是今天的欧盟,也仅仅只是一个松散的国家组织,并且矛盾重重,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历史学家对此有很多解释,如地理决定说:认为欧洲的地形主要是山地,阻碍了欧洲各地人民的往来,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了解中国的人都知道,其实中国的领土之内70%以上是丘陵山地,在地形方面并不比欧洲占有优势,单一地形决定说似乎缺少了说服力。
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和欧洲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中国人是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比较注重整体性。就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是以统一的面貌出现。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分裂的局面,如春秋战国,五代十国,都是小国林立,群雄争锋的时代,之所以在分裂之后能够迅速地回归统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潜意识里有一种大一统的意识,在分裂的时候,能够有人站出来,顺应人民的要求,引导人民重新的回归统一。
另一种比较有影响的学说是认为欧洲境内各个民族林立,太多的民族矛盾与民族对立导致了欧洲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很有说服力,其实和中国的历史做一番比较,你就会发现这种观点其实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为什么?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是在历史上由很多民族融和而成的,如黄帝时期,黄帝和蚩尤部落的融和,五代十国时期的五胡内迁等都是民族融和,形成统一大民族的过程。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能形成若干次民族大的融和的进程,而欧洲却没有?其原因恐怕就在于欧洲人太强调个性,强调个体,强调个体就缺乏包容性,这是必然的。而中国人的思维强调的是秩序和谐,中国人能在不断的包容中,完成民族的融合,形成新的更强大的民族,中国历史朝代的变迁,外族入侵往往伴随着大的民族融合进程。
(五)郑和与哥伦布(发展模式与实力运用)
郑和和哥伦布都是航海家,都对世界的航海史有过杰出的贡献。但是这两个航海家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郑和是以明朝使节的身份出使西洋,目的是和沿海国家建立联系,传播文明,通商及扩大交流。所以郑和所到之处,受到了沿岸国家人民的欢迎和拥护,并有大批的使节随郑和到达中国,和中国建立起友好关系。而在郑和80多年之后的哥伦布在航海大发现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与殖民统治。
这种比较,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具有实力之后,中国人和西方人如何利用自己的实力。由于中国人的运行状态是由大到小,是内敛的,所以中国比较注重自身的修养,注重秩序和谐,中国历史上一直强调以德化治理天下(以德服人),很少以武力的方式主动进攻其他的国家(和西方比较而言)。而西方则不然,西方的运行状态是由内而外,所以,西方人在具有实力之后,其实力对外的运用方式就是发动战争,如16世纪后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对外所发动的殖民地战争,20世纪初、中叶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今天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都是基于一种这样的运动模式。
(六)中央集权与民主共和制度(兼论台湾的政治乱局)
看到这个标题,也许有人会奇怪:社会的管理制度与思维方式能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只要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论就能看出这里面的内在联系。社会制度说到底是管理,协调特定人群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而思维方式决定了特定人群的群体性格和群体意识。社会制度如果和特定人群的群体性格和群体意识相背离,那么这个制度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制度,一定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并被人民所抛弃。
从广义上来说,当今社会存在着两种制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种是西方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度。
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几千年来所采用的国家管理形式,它的表现形式就是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所以,这种制度形式把中国的封建社会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顶峰。民主议会制,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制度,它的产生形式是和西方的由微观到宏观,以个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相适应的,所以西方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东罗马帝国时期与现在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的是历史上任何出现过的,并证明是有效的,能推动社会到达某个高峰的制度,一定存在着合理性,一定存在着和这个特定人群的某种本质联系。否者,他不会把这个人群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它可能在刚出现混乱的初期就被人们无情抛弃了。中央集权制度就是这样被历史证明的,能令中国攀上高峰的一种适合中国人群体意识和群体性格的一种制度!
如果你对这个结论不屑一顾,就让我们对周边几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地区的发展作一个横向的比较。香港、大陆、台湾和新加坡,相信大家一看就会发现,当前政治最为混乱的,经济发展最慢的就是台湾了,为什么?很简单,大陆、香港、新加坡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台湾不是,它实行的是在西方被证明成功的民主制度,这就好像一个本质上的男人却非要穿上女人的衣服按照女人的方式去生活工作,这样人的生活一定是一团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台湾在所谓的民主改革以前,可是亚洲的四小龙之一!
在《易经》的理论中还有一条规律,就是阳的就是阳的,阴的就是阴的,阳的永远变不成阴,阴的永远变不成阳,但是他们之间通过阴阳的相交可以无限接近。举例来说:东方人是阳,西方人是阴,东方人永远都是东方人,西方人永远都是西方人,东西方人可以通过互相的学习而无限的接近,但是,这种接近绝对不会出现东方人完全放弃东方人的特性而成为西方人的现象。这就是说,我们可以变化,但绝对不会出现失去本质的变化。
由于兴趣的问题,我经常观看台湾的电视节目,每当我看到台湾实事节目评论员,对一切事情的评判标准,都是以西方价值取向为依归的时候,我就觉得悲哀,因为这是一群完全迷失自我的一批人,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群就没有一个本质的认识,只会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台湾的舆论如果长期的为这种香蕉人(指有着黄皮肤却完全受的白人西方教育的人)所主导,台湾的政局会恐怕会长期混乱下去。
笔者在这里给大家的印象似乎是个极端的保守主义者,对西方的东西一切都反对!这种印象是错误的,笔者之所以在此不断的强调本质和传统,是想提醒大家认清自己的本质,只有认清自己本质是什么,我们在吸收借鉴的时候,才知道哪些是我该吸收的,哪些是我不该吸收。其实《周易》最强调的一点就是,阴的物体和阳的物体要相互的交合才能有好的结果,所以,学习,吸收,借鉴是必须的。
二、西方思维方式主导下的世界给人类带来的问题
中西方历史形态、科学体系和价值观的各种比较,是为了论证一个问题: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同的人群性格、不同的科技发展方向及不同的文化体系、价值体系。不同的文化体系,价值体系,科学体系,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不同的轨迹。中国的思维方式推动着中国形成并维持着一个统一的国家,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高峰。西方的思维方式,维护着西方各民族的自主性,并从15世纪开始创立了当今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现代科学,开创了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制度。
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好像四季中的夏天(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冬天(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两者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四季的变换。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创造的社会推动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唐宋),如果没有新的思维方式或者活力的加入,打破这种思维定势,那么这个社会就会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老成的状态,缺少活力(元、明、清)。对于西方也一样,西方人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创立了现代科学,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人类科技飞速发展。使人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高风险。威胁着整个人类的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
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自由竞争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两块基石。但是在人类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这两块基石的负面作用日益显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使得现代科技的两面性表现出来,一方面它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福利,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科技是人开发的,总是掌握在特定的个人、团体或利益集团手中。它们为了特定的利益,或者为了在竞争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科技可能被用于提高人民福利,也可能被用于军事或者其他的破坏性的领域。决定科技使用方向的是技术拥有者的欲望和要求能不能得到满足,以及是否在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自由竞争换句话说就是无序竞争,或者是竞争的无序性。虽然具体到某个具体的国家内部,都有一整套相关的法律来规范各种竞争行为,但是对于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来说,竞争无序性所带来的危害却充分的表现出来。由于国家拥有强大的科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力量(军队与武器系统),以利己主义为中心(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是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为基础),行为难以被规范(没有强有力的国际组织能规范各个国家的具体行为)等原因,无序的竞争使得今天的世界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脆弱状态之中。
(一)资源问题(资本主义的公司制度无限放大了人们对物质的拥有欲望和享乐欲望)
如果你走在街上,问一个人什么是幸福,很多人都会回答,只要身心愉快就是幸福,可见,人的幸福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和拥有物质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却通过公司竞争和科技创新,无限的诱导人们对于物质的占有欲和享乐欲,并且使这种欲望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成为全球性的刚性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与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相比,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资源在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之下总有枯竭的一天,如果真正到了那一天,我们的后人又该何以为生呢?其实,资源在历史上一直是各国家之间主要的角力点,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和寻求资源有关,甚至今天左右着大国之间的竞逐和布局的依然是资源问题。
(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和人类的关系及对人类的影响在上文已经有了较多的论述,这里我们就把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结合起来。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环保意识经历过一个修正的过程,但是这种修正并没有根本性的扭转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直到今天,地球环境恶化的进程仍在继续,并且在可见的将来,只要存在着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只要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公司制度,环境问题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伊朝核问题(武器扩散问题)
伊、朝核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武器扩散的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怎么说都不是这个世界之福,它只能把人类推到了一个日益危险的边缘。这个对整个人类没有丝毫益处的行为,为什么很多人,很多国家趋之若鹜,甚至冒着被打击得危险,竭尽全力的发展呢?说到底,这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导致的一个恶果。各个国家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为了在国际形势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甚至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吓阻力量,否则这些国家,可能永远没有独立自主的机会,永远是一个任人宰割、予取予求的对象。所以,不管西方人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理念说的如何动听,只要这个世界是建立在以我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只要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要这个世界存在着竞争,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武器扩散的问题也就不可能从根上得到解决。
以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之下的世界,对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采取的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堵”的政策,东边有问题就堵东边,西边有问题就堵西边。这种被动的堵的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器扩散的问题,相反又制造了很多新矛盾,新的不平等。最重要的是,如果说核武器,生化武器需要有强大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堵的策略可能还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人类新兴的生物科学所制造的基因武器,可能在一个小小的生物实验室就能完成。这时候美国的堵的策略还能奏效吗?难道美国要监视全世界所有的生物实验室吗?假如有一天,一个类似于拉登这样的极端主义者掌握了这种武器,那么美国该怎么办…………
(四)恐怖主义(利益冲突的问题)
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全球重心转到了反恐。21世纪初所爆发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是反恐战争的一部分。为什么美国这个全球霸主,世界秩序的制定者,会倾其全国之力,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一方面是因为当今世界的恐怖主义的的确确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美国所主导下的世界秩序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打击恐怖主义,就意味着对美国势力范围的巩固,并可以借此机会排斥异己,完成新的战略布局。
全球恐怖主义的泛滥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是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冲突加剧的表面化的体现;是美国进攻性的国家政策和赤裸裸的掠夺所导致的直接恶果。
(五)人权问题与文明冲突问题
人权问题与文明冲突问题应该统称为文化霸权的问题。它是西方文化优异论的继续,是西方世界把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强加给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和利益、武力纠结在一起。美国武力入侵伊拉克,并在伊拉克培植亲美的政府,试图在中东伊斯兰地区创建一个所谓的民主政权,就是美国对于文化侵略的最新尝试,虽然,美国在入侵的过程中极力否认这不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仅仅是推翻伊拉克独裁政府的行为,但是从美国的整个的中东政策以及一定要再伊拉克建立一个所谓的民主样板的行为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对伊斯兰文明的傲慢是显而易见的。
文明之间的冲突可能会给世界带来严重的危害,它直接以文明为界给世界划分成几个相互对立的区块。如果真的有一天因为文明而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其影响一定是世界性的,其结果一定是毁灭性的!
上面列举的五大问题,都是利己主义和无序竞争引起的全球性问题。它们的解决方式和解决方法对人类的前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西方人由微观到宏观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宏观把握能力欠缺,西方文明主导下的发展始终重复着一种模式,就是发展――修正――再发展--再修正。在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相对于越来越脆弱的地球来说,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完成再发展--再修正的过程呢?
三、创建和谐世界构想的历史意义
科技的发展,对于从全局上来规划人类的发展方向,规划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要求。可以预见的是,西方由微观到宏观的思维方式,及的以利己主义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显然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中国人的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及强调秩序、和谐、包容的精神不正是这个时代所急需的吗?
世界上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就像是东方人柔韧性好,西方人爆发力好,非洲人善于长跑一样,是一些生理因素和生存环境决定的本质差别,这些差别当然也包括上面提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体系。所以,具体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要根据自己的本质特征与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文化,以我为本,以它为用,这样才能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之路。全盘照抄,照搬都不是科学的方法,舍弃自我,只能使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处于失去自我的混乱之中。
对于当今在世界上起主导作用的西方国家来说,它所创立的天赋人权远不是真理,它所奉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带有不可逾越的缺陷。并且这些缺陷,是足以使全世界的人类陷于万劫不复灾难之中的致命缺陷。在这种极端状况出现之前,我们一定要用我们的力量,让西方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认识到,在西方体制和价值观之外,还有一个东方的体制和价值观。双方能在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寻找到一条更能促进人类长治久安发展道路。
回顾中国建国后的外交政策,从当初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今天的创建和谐世界的构想,无不是建立在承认人群之间的差异,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不正是中国人注重秩序,和谐,包容力,注重整体性在当今时代的活生生的运用吗?世界只有在总体和谐,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人类也才能有一个可以期待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