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破解留守儿童难题的创新与意义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15:21
重庆破解留守儿童难题的创新与意义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将“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做好当前十大民生工作之一,这一举措破解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难题,我以为具有四大创新和三大意义。
一、四大创新
1.理论创新。一般而言,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有其理论依据或思考。将留守儿童的培养教育问题纳入到民生问题体系,也不例外。这一决策反映出我们党对新时期民生问题本质和内涵的新认识,对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把大量留守儿童培养成党和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深远思考,对国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意义的前瞻思考,是我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
2.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通常都有实践创新的基础,即基于实践中的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过理论思维总结提炼而实现。《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中所提到的“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培养模式,采取代理家长制、亲情室、托管中心等措施”就是我市在培养照顾留守儿童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实践创新之举。
2009年年底至今,重庆市委研究室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直在联合开展“中国重庆留守儿童培养模式试验”。市委研究室选择了石柱冷水小学、丰都北京青年希望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培养试验。试验得到顶新国际集团的资助。在这两所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寄宿学校,在不改变现行教学体制的情况下,增加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充分利用了起来,每天早上学生起床到上课的时段,或者下午3点放学以后,志愿者和相关教育专家就开展心理情感辅导、文艺特长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和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国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浩然正气,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留守儿童成为对祖国忠诚、对社会感恩、对事业坚定的接班人是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
无独有偶,合川区民办卓尔实验学校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自发地探索创建了留守儿童的“教管融合”培养模式。根据市委研究室的要求,市教科院还创建了“中国留守儿童网”,展开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正在编写供留守儿童及其教师使用的10种系列读物。这些无一不是重庆在留守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创新。
3.体制创新。改革创新的关键是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就体制而言,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培养问题经历了自下而上,由地方自发解决到自上而下,由省级党委直接统筹领导的发展历程。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党委一抓就不难”。重庆市委出文件、做决定,直接抓留守儿童培养教育大事本身就是一种体制的创新。这在省级层面还是不多见的。确实不同凡响,振聋发聩。这一举措无疑增强了党对留守儿童教育培养的领导力和统筹力。
4.机制创新。正是由于有了党的坚强、正确的领导,推动、促成并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多方合作,多方联动”的留守儿童教育培养的机制创新。新机制必将改变过去“工(会)、青(共青团)、妇(联)、学(校)、慈(善)、企(业)”等机构多头组织,多头管理,多头参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粗放型运行机制,并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统筹、整合、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三大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上述四大创新的意义主要有三:
1.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将留守儿童的培养教育问题作为民生问题,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宣传、践行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树了我党全心全意为公为民,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这必定会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戴和信心,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进而提升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为人民服务的执行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力。
2.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培养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一方面可以减轻农民工和城市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这一举措还将有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夯实基础。
3.带动西部实现突破。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作为西部重要的增长极,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中共重庆市委坚持为民谋利,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努力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无疑具有带动西部实现突破的先行示范意义。“中国重庆留守儿童培养模式”不仅直接造福重庆1300万留守儿童,也将影响西部,甚至全国,为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福音。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具体组织下,统筹、整合各方面积极因素,多方合作,多方联动,认真、扎实地坚持若干年才能越做越好,取得成效。《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无疑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曙光,信心倍增,干劲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