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南海问题的历史:东南亚国家更信任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6:02:03
2010年10月14日 08:57南方都市报 【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0条
核心提示:东南亚这些国家和美国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从冷战前到冷战后,已经有几代人。美国政府换了很多届,不同的总统、国务卿上上下下。东南亚国家早已对美国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对美国比较放心。

中国南海领土地图 资料图
(南都记者周勇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周五(24日)举行的美国-东盟峰会上,美国将再次就南海问题表态,美联社报道称,奥巴马将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一项联合声明,重申希拉里7月曾提出的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南海问题牵涉区域内外众多国家,预计将会持续“发酵”,中国、东盟、美国三方的立场备受关注。东盟国家与中国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关系,面对中国的崛起,它们既想分享发展机遇,又力图保持东盟国家独特身份,“抱团”争取利益最大化。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有着领土领海争端的国家,它们在不断思考应对中国的策略。
在亚洲的利益博弈格局中,美国扮演何种角色?东盟国家的对策是什么?中国对自身以及其他各方应有怎样清醒的认识?南方都市报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
关于中美互信:不够稳固、透明和畅通
南都:9月11日至12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应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邀请在日内瓦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与会者谈到中美之间对抗的风险。基辛格警告,如果中美两国不能建立一种持续合作的模式,那么两国就有对抗的风险。你怎样看这种危险?
丁学良:在我看来,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长期以来,只有熟谙中美两国关系深层背景的人,才有这样的认识。当然,过去20多年里,中美双方也有人持另外一种观点,即中美之间不会发生冲突。我的观点正好相反。中美冲突不仅仅牵涉到外交关系,同时也牵涉到两国不同的政治体系和权力架构。即便是其他国家之间不太可能引发冲突的摩擦,放在中美之间都容易升级为大的冲突。
高层决策者要处理其他的一些国际国内事务,不可能天天盯着中美关系。一旦发生这样的冲突时,会不会有最高层决策者理性、迅速地介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我想,基辛格他们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南都:中美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互信机制?
丁学良:我认为这种机制存在,但是还不够稳固、透明和畅通。因为,这牵涉到双方不同的决策机制。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处理中美关系的层次很清楚,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不同部门职权的划分相对而言也清晰一些。发生什么事情,谁第一拨出来处理,谁第二拨,基本上能预测出来。
关于南海:国家实力决定意图
南都:据美联社报道,定于本周五举行的美国-东盟峰会上,美国将再次就南海问题表态。此前一些西方舆论认为,希拉里7月23日在越南河内的讲话意义深远,并认为是希拉里取得的一次“外交胜利”,你对此有何评论?
丁学良:“外交胜利”是一个非常简单化的概括,其背后牵涉到很多东西。这并不是美国的单边行动,作为一名学者,我接触到的很多信息显示,东南亚国家(我不喜欢用东盟这个简单化的称呼)并不是铁盘一块,它们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立场。过去这些年,这些国家有很多的讨论,也有很多试探性的动作,想了解美国是否把东南亚放在美国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至关重要的层面上。这些国家看到美国一天到晚忙着中亚、西亚的事,担心美国无力应付东南亚出现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试探、磋商之后,希拉里的这一番讲话,至少澄清了这一届美国政府是如何把东南亚放在美国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棋盘上。这种澄清使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政府都松了一口气。不能简单说,这是美国的外交胜利,应该看到,很多东南亚国家主动邀请美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南都:东南亚国家究竟担忧什么?
丁学良:在近代史上,东南亚国家对于它们在大国博弈中的处境心知肚明。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东南亚这些国家都是中小规模的棋子。它们没有办法单独应付更大的行动者。单看21世纪,东南亚国家亲眼看到大国在这个区域的力量扩张,造成这些国家所谓的威胁。于是,它们借其他大国的力量来制衡。在一战和二战之间,日本、英国、美国在这个区域博弈,二战后是美苏博弈。苏联解体后,这个区域似乎开始变得太平,但很快它们看到中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