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助宁海腾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31:26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0年10月11日 10:41   【大中小】 【打印】
宁海县委书记王剑侯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12年,成功创建浙江省沿海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建成高山蔬菜、高山茶、土鸡养殖、海水内循环养殖等绿色产业基地和海滨生态森林温泉旅游休闲胜地,使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人民生活全面跨入小康阶段。
在发展经济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发展难题的今天,位于浙东沿海的宁海县,努力打造经济与生态腾飞的“双翼”,成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致力于发展生态经济的宁海,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未来道路越走越宽,已成为驰名全国的学习典范。
低碳工业
让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比翼齐飞”,处理好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宁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地处宁海县北部强蛟半岛的宁海湾开发区,沿着滨海主干道进入开发区,一座投资200亿元的现代化电厂——浙江国华宁海电厂在这里拔地而起。“一期工程85亿元的投资,有20亿元投向环保。”电厂总经理陈杭君介绍,“目前电厂除尘率达到99.3%,脱硫率达到95%以上,脱硝率达到86%左右,比欧版标准还要严格。”依托国华电厂,派生出36个工业项目,总投资230多亿元,把电厂一期每年产生的60万吨粉煤灰、20万吨脱硫石膏全部消耗掉,形成煤―电―粉煤灰―水泥、煤―电―石膏―石膏板、煤―电―粉煤灰―新型墙材三条循环产业链。紧临电厂的宏韵建材有限公司,一年“吃”掉电厂6.3万吨粉煤灰,制成的新型墙材相当于节省了1亿块标砖。
“生态环境就是投资环境。”宁海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建造模具城,把散布在大街小巷的模具企业和小作坊集中起来,有效解决了模具企业油污和噪声的分散污染;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设占地100亩的环保工业园,将全县各地的13家电镀加工企业迁入园区,对污染进行集中控制治理。为减少排放,宁海县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控制污染物增量。在短短的五年内,该县共依法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651个,涉及投资额9.4亿元。还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县共有65家企业被列入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其中通过审核验收企业24家;208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近5年,宁海共投资30多亿元兴建200多个污染处理项目,关闭了300多家重污染企业,基本完成了化工、电镀、造纸、印染、铝氧化等污染行业的整治,提升了企业的环境治理水平。另外,从2008年开始,县政府每年拿出1亿多元资金,用于重点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县的新能源、新材料、数控机械、生物医药等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县域经济的新支柱。其中太阳能电池产能已经超过100兆瓦,成为国内重要的太阳能生产基地。2009年全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05%,其中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以上。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持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6.5亿元,同比增长54.3%。
凫溪曾经是宁波市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溪内的鱼类几乎绝迹。自从凫溪流域附近的电镀、造纸行业进行“关停并转”后,这条溪流的生态逐步恢复正常,香鱼等名贵鱼类重新“游”了回来,凫溪水也作为优质水源供给下游居民。
河变清了,天变蓝了,宁海人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循环农业
宁海的农业也别具一格。
方圆十余里田畴交错、路渠纵横,种植园里各种新鲜果蔬甚是喜人,现代化的养殖场干净整齐。在宁海县长街、力洋、胡陈3个乡镇之间,连片10万亩农田,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铺于天地山海之间,此乃宁海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长街镇拥有3000多亩西兰花种植基地,昔日西兰花收割后,下脚料只能烂掉。自从镇里引进一个奶牛场,这600万公斤农作物下脚料就成了奶牛的好饲料,农民不仅获得了额外的收入,还得到了奶牛场产生的有机肥,种出的西兰花成了有机蔬菜,出口价格大大提高。金龙浦合作社社长尤宏伟经营400亩果蔬基地,产出的“有机食品”价格比普通的水果高出两倍以上。金龙浦的有机水果,基于有机肥,来自于合作社1500米外的海联牧业——一家拥有1.5万头存栏猪的养猪场。把猪粪进行粗加工制成有机肥,再精细加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加入不同的配方制成配方肥。尿液通过一根管道进入金龙浦合作社一个400立方米的贮存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合作社食堂的燃料,沼液成了湿肥。
宁海县“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得到普遍推广。果蔬园废弃的菜叶,成为养殖场的绿色饲料;畜禽的粪便和打碎的秸秆混合,制成绿色有机肥还田;动物的尿液通过集中发酵成沼气,免费供应给周边农户烧火做饭;沼液通过管道流进果蔬园肥田。
宁海县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是构建畜禽粪便加工还田、沼气工程、秸秆过腹、减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水产养殖内循环、清理白色污染和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体系,实施区域示范。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把畜牧业与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相联结,“种养饲加”循环产业链环环相扣。该县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分为三级循环:一是点循环,即企业内部循环;二是产业内部循环;三是区域循环,以示范区为区块,建立面上大循环。三级循环链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产业,被专家誉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五大模式之一”。具体来说有4种模式:
模式一:“猪—沼(肥)—瓜果菜”模式。以农业合作社为龙头,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办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生态农业基地。
模式二:“农业废弃物—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农作物”模式。以奶牛等食草动物养殖业,带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模式三:“畜牧养殖—粪(肥)—有机复混肥—瓜果菜”模式。以生态有机肥公司带动实施畜禽环境治理,提高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
模式四:“鱼虾—贝藻”等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推行海水内循环鱼虾清洁生产。
经过几年的建设,宁海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农林牧渔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呈现良性循环的态势。示范区内优质米、西瓜、订单蔬菜、水产、土鸡、生猪、奶牛等一批种养殖基地初具规模,一些现代农业循环技术也大量被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示范区内已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20个。其中,有机食品1个,认证面积400亩;绿色食品4个,认证面积5200亩;无公害农产品15个,认证面积8.2万亩。示范区内土地亩均收入超过5000元,收益足足比传统的作业方式高出了10多倍。
生态旅游
5月9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平调、“十里红妆”和戏剧“西湖遗梦”齐齐亮相上海世博会,向世人展现宁海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刚刚落幕的首届中华(许家山)石头古村文化节上,具有700多年历史的许家山村石屋建筑群落,引来50辆上海自驾游车队和30多家新闻媒体。石锅肉、石磨豆腐、百草鸡、筋番薯面……用石灶烹饪的农嫁十二碗,让游客们大开眼界。
近年来,以“赏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采农家果、玩农家乐、体验农家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在宁海县快速兴起。民间资本2亿多元投入开发,建设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和“农家乐”景点,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新亮点。初步统计,目前宁海全县有较大规模的“农家乐”旅游点30多个,个人兴办的家庭旅店达300余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去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营业额达8000多万元,并由此带动了宁海“土菜经济”的快速发展。
宁海全县境内山、湖、海、岛、泉、瀑、洞窟等资源一应俱全。近几年,宁海县加快开发山水资源,斥巨资相继开发了“华东第一森林温泉”美誉的宁海温泉、雄奇隽秀的浙东大峡谷、“滨海石文化风情园”伍山石窟、“一山看三‘海’”的东海云顶、“世外桃源”野鹤湫等。滨海休闲、温泉度假、森林养生、文化体验、乡村旅游、户外拓展……宁海县原生态旅游精品,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成为江、浙、沪游客休闲旅游目的地。据统计,1999年至2008年,宁海共接待游客1363.3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83.1亿元。2009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6.4亿元,增长20%。
为确保在2011年建成“中国旅游强县”,宁海县充分发挥良好的山海资源优势,打响“森林、温泉、海洋、人文”四大原生态旅游品牌,努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着重打造“六大生态休闲旅游基地”:滨海休闲基地、温泉度假基地、森林养生基地、文化体验基地、乡村旅游基地、户外拓展基地。计划在两年内,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旅游强镇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3个、省星级乡村旅游点2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3个,把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生态旅游迅猛发展,会让宁海变得更有魅力!
生态也是一种生产力
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宁海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科学发展,把经济腾飞与生态改善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破坏,通过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有效治理,让经济潜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让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大的优化,让地方品位得到了最大的提升,很值得我们学习。
当前,我县正围绕“打造新天府,建设新天城”的发展蓝图,制订了“四个更加突出、三个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大兴产业,大上项目,大搞建设,努力建设“小康崇阳、生态崇阳、和谐崇阳”,全县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弘扬我县生态优势,以经济和生态“双赢”的目标去谋划,企业要大力治污,招商要选择项目,农业要推行循环模式,旅游要进行超前规划。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起步晚,但来势好,肉鸭、生猪等养殖业要与水果、雷竹、吊瓜等种植业有效“对接”,积极推进湖北畜禽大县、生猪大县、产粮大县、绿色油料大县和森林经营试点县建设,以推动农业上档升级。
生态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日益重视环保的今天,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只有生态型经济才更具市场冲击力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