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2:50:45
作者:翁红阳    文章来源:生物学杂志
摘 要:本文阐述了校本课程的涵义,并从中学生物学的学科角度探讨了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和开发过程,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建立生物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
1 课题的提出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模式”的问题以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正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新课题,这也是课程改革和发展一个基本趋势。学校除了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校本课程的开发已处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2 校本课程的涵义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实施和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生物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开发出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能够弥补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不足,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的生物校本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3 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3.1 以人为本原则
站在当今素质教育的高度上看,教育的发展应以人的素质的发展为背景。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也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素质的发展,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掌握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而且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国家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我国和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生产和发展的紧密联系。
3.2 地区性原则
现行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南北通用、城乡通用,而且多年不变,教材上所列举的部分植物资源是当地没有的,而当地主要的生物资源教材上没有,这就给教学带来许多不便和缺憾。所以,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当地的生物资源的状况和优势,特别是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弥补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不足,使学生能对当地的生物资源的状况和优势、利用情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有初步了解,认识到本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日常生活等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让学生懂得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习生物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3 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
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实验探究为主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动手动脑,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活动,取得对事物的亲身体验,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中发挥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4 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原则
从生物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来看,大部分是以探索性课题形式进行的,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区去活动,它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个系统中,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如讨论、交流、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充分利用校园、社区、家庭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实践,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另外,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内容进行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使之显示出生机与活力。而且生物校本课的开发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要采取跟踪调查,开座谈会等方法,了解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3.5 生命活动原则
生物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体现在研究的对象都具有生命现象。所以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内容选择上应可能体现这一特点。例如,课程选择的内容有“家燕繁殖习性观察”、“校园种子植物种类调查”、“壁虎的尿液是否有毒的实验”等,都是以与生命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接触生物活体和观察生命现象,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3.6 可行性和实效性原则
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内容的选择范围上要具有广泛性,由不同的课题组成,具有可操作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特点、能力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区别,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另外,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及师资条件、实验条件及设备、场地设施、经费来源、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不断更新和丰富内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4 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长期酝酿、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到计划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它往往需要在头脑中反复思考、反复论证,不断完善,而且还需要领导、老师、学生、课程专家及社区人士的共同参与、实施与评估,不应当也不可能局限于教师本位的开发。
生物学校本课程及开发的一般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学校办学特色定位、教育哲学分析;情境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因素分析;分析资源和限制;制定具体目标与方案;确定样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内容;分配资源、人员、设备与时间;实施、评价与修订。
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有些步骤有时需要重复、循环,再组合,有些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在开发过程中要避免急功近利,草率行事。
5 生物学教师在中学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生物学都是研究开发的核心和关键,从课程的开发到实施及评价都要靠教师去推进。因此,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改了原有传统的角色,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开发的积极创造者、实践者、发展者和评价者。
6 建立生物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评价与课程开发和实践能否取得统一。要改变传统的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客观形成性、发展性评价。
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注重学生在生物科学的探索和研究的每一步发展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看实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要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探索研究过程的不同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要尽可能地覆盖学生探究学习取得的不同成功或发展情况,从而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步成功,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所以,建立一个过程式的、多元化、多视角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倡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发展,对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中学生物学校本开发和实践的成功与否。
参考文献:
崔允漷著.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
作者:翁红阳(福建省莆田文献中学 3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