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鲤鱼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38:30
鲤鱼可做之菜可谓不少,由古代流传至今的可要算是松鼠桂鱼了。
这道菜不仅有色有香,而且有味有形,吃起来的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有声。
当一道炸好的犹如“松鼠”的桂鱼(鲤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这“松鼠”便会吱吱地“叫”起来。
它原本是姑苏菜肴中的代表作,在海内外久享盛誉。
相传,这道菜是因乾隆而创制的。乾隆是中国古代惯于微服私访的皇帝。这一天,他又下扬州。
广游名胜之后,自然是要填肚子要紧饱。他微服走进了松鹤楼,见神台上放有鲜活的元宝鱼(鲤鱼)很好奇,
执意让随同拿下做好供他食用。
但在那时,神台上的鱼是用来敬神的,这种鱼是绝不可食用的。
但因乾隆是皇帝,堂馆无可奈何,于是便与厨师商议如何处理此事。
厨师发现鲤鱼的头很像松鼠的头,而且又想到本店招牌的第一个字就是个“松”字,顿时灵机一动,
计上心来,决定将鱼做成松鼠的形状,以回避宰杀神鱼之罪。菜做好后,端给乾隆皇帝。
乾隆细细品尝,感到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他赞不绝口,便重赏了厨师。
自此以后,苏州官府传出乾隆来松鹤楼吃鱼的事,这道松鼠鱼就闻名于世了。
乾隆每逢节日和寿辰之日,他都要吃松鼠鱼。后来便发展成了“松鼠鳜鱼”。
另一说法也多少有些雷同。时间恰好是阳春三月,这个说法中的乾隆还是微服私访来到苏州。
他随民众一道观赏了几处春景后,又累又饿,看见观前街上的松鹤楼饭馆,便踱进门去。
这天松鹤楼的老板正在给母亲作寿,店里异常忙活。
乾隆进店后,伙计很久才来招呼他。这位伙计一看他身着布衣布鞋,鞋面上还沾了不少泥土,
误把乾当成乡野的农夫,便懒洋洋的问他吃什么,乾隆非一般人,肯定是只管拣那些好的吃了。
伙计心里暗打了个小九九,对付这类人他们历来是拣那最便宜的破莱送上的。
乾隆一见欢菜清汤寡水,少盐无味,便评价店家太破。
这时,乾隆看见一个伙计手拿一大盘喷香鲜艳的松鼠桂鱼从厨房里出来。乾隆手指桂鱼,要那伙计端过来。
那伙计傲慢地说:“松鼠鳜鱼,你吃得起吗?”乾隆听后一时性起,随手将那碗菜汤朝伙计脸上扔过去。
门外一位平常打扮的长者出来为他解了围,并掏出两锭银子,要店主迅速送好酒好菜来。
店主也赶快将精心为他母亲作寿烹制的松鼠桂鱼、锅巴菜、巴肺汤等菜肴端来,摆了满满一桌,并不断给乾隆陪不是。乾隆尝了一圈,唯独对那松鼠桂鱼赞不绝口,说它昂头翅尾、色泽鲜红光亮,入口鲜嫩酥香,
并且微带甜酸,比皇宫里的菜式好吃多了。
苏州知府也带着一队人马屏声静气地恭候在松鹤楼门口,准备迎驾归府。乾隆对店里的菜式很是满意,
临走时还向店主人打听这松鼠桂鱼的做法,并赏了店主一些银子。店主高兴异常,从此便打出了“乾隆首创,
苏菜独步”的牌子。
关于松鼠鱼最早的记录也是出自清代《调鼎集》的,里面有关于“松鼠鱼”的记载:“取季鱼,肚皮去骨,
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季鱼,应是鲫鱼。
这条记载间接证明苏州乾隆年间有“松鼠鲤鱼”的传说是可能的。
因为《调鼎集》中的不少菜肴均是清乾、嘉时的。
其次可以说明今天的“松鼠鳜鱼”正是在“松鼠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同的是,古代的“松鼠鱼”是挂的蛋黄糊,而今天的“松鼠鱼”是拍干淀粉。
古代的“松鼠鱼”是在炸后加“油、酱油烧”成的,今天则在炸好后直接将制好的卤汁浇上去的。
此外,今天的“松鼠鱼”在造型上更为逼真,其味酸甜可口,这些都是古代的“松鼠鱼”所难以比拟I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