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选之闲话 - 姑苏城外客的博客 - 敏思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1:58:48

英国大选之闲话

作者:姑苏城外客   出自:如转载请注明链接地址 浏览/评论:515/1   日期:2010年5月13日 16:51

 

 英国大选闲话

题记:

“英人虽在雨中,亦不显狼狈的样子。故英人虽在血中仍能不失为一个英雄”。

英国大选落下帷幕,大卫.卡梅隆成为200年来英国最年轻首相,与自由民主党共同组阁。最近我看了不少布朗和卡梅隆的辩论以及各自的演讲,还有几年前卡梅隆与前任首相布莱尔的辩论,还有卡梅隆的就职演说和布朗的告别演说(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因此不须借助字幕译文)。

有几点我个人感触颇深,罗列如下。

一、值得借鉴的辩论

 

1、对宪法敬畏,对规则尊重。

辩论唇枪舌剑,有理有据,有大法官维持现场秩序,确保辩论的有序,观众如因某方口误、幽默、机智而过于激动、叽叽喳喳、太过喧闹,大法官会敲槌口令“ORDER”,辩论一方如有违背规则的,大法官也会提醒。这样的规则应是宪法定的,执行了几百年,此刻,现任首相和竞选人平起平坐,接受现场及电视机前面的千万选民的审视,都得尊重大法官,遵守规则。

 

2、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百辩。

政见不一,对问题形势的判断不一,解决方案不一,通过辩论,将核心的问题公示于众,并就此进行辩论,民众经历一场头脑风暴,深入了解本国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民众的心智也会更成熟,也许有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是,辩论者的智慧、勇气,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彰显无遗,选民最后可以做一个不糊涂的决定。

 

我们在CCTV4《海峡两岸》节目上,可以隔岸观火,看台湾省的民主笑话,我们真的是“100步笑50步”吗?台湾距离民主尚有距离,但是已经走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3、政治家是凡人,而非圣人

通过辩论,个人的不足也会显露出来,因此,这种机制下的选民不必对政治家有过于苛刻的期望。

 

而反思我们的干部任用制度,市委年前任命个代市长,年后市人大必定通过,并且组织部宣布时,总会说“XX同志原则性强,基层经验丰富,政治素质过硬”之类的话,但是说不准某日听说此人双规,你的第一反应是那么个好人怎会这样呢。也许,人家奉行的是“官之初,性本恶”的思维吧,没有树立标杆楷模的意图,就像老布什“将政治家关进笼子“的比喻。

 

二、脱稿讲话的能力

1、西方鼓励个性化表达,我们鼓励标准答案

无论辩论,还是演讲,卡梅隆和布朗都是脱稿演说,有时是即兴讲话,当然有时是竞选团队笔杆子代为起草但是演讲时基本很少看稿件,这与西方教育从小鼓励个人表达有关。

 

我们的教育鼓励标准答案,如“只有谁谁谁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领导中国”,因此我们的青天大人们大多练就长时间读稿子的本领。我是很佩服的,那样长的稿子读下来需要好的体力的,对听众也是巨大的考验。

 

2、脱稿更容易讲真话

因为讲一句假话容易,讲连篇累牍的假话很难,不是脑子跟不上就是舌头打架。

 

有“史”为证,湖北某省长面对记者关于邓玉娇案的提问,立马方寸大乱,责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并且抢夺录音笔;还有某公仆问记者“替谁讲话”,您瞅瞅,一旦脱稿,实话实说了。

 

因此脱稿能把我们带近现实,而读稿子容易让人手一册的听众昏昏欲睡,变成爱丽丝梦游仙境,口若悬河、光辉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美不胜收。

 

三、家庭观念

布朗最后的致辞中,感谢太太的付出,感谢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快乐,真情流露,眼角闪现泪光,令人动容。

 

相比之下,我们的父母官在“二规“前,从来都是四平八稳,没有儿女情长,没有个人私利的,直到东窗事发,我们才知道,原来他对家人并不薄情,肥缺、商机、子女境外留学、裸体做官,层出不穷。

 

在我们以往的说教中,西方人家庭观念淡漠,我听一个美籍华人说,美国人周末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与家人收拾小院子,社交并不多,婚前到处party、婚后实际挺保守,不像我们所听闻的那样。

 

家庭观念与独立性并不排斥,西方人鼓励独立,孩子18岁以后大多搬出去租房住,”啃老“的话是让人不齿的,除了华裔,西方大学生大多打工赚取生活费,老人也不依赖子女,再穷也得自己把墓地买好,让子女买墓地是一种巨大的耻辱。

 

四、从容淡定

纵观英国大选,从选民到竞选人到女王,我觉得都比较从容不迫,赢得优雅,输得得体,布朗力阻英国加入欧元区,这次欧元区经济危机,”蠢猪四国“(PIGS:Portugal、Italy、Greece、Spain)尤为严重,而英国独善其身,布朗功不可没,但是,选民的选票还是反应了英国社会对工党的些许失望。

 

英国整个社会对体制有一种信念,没有台湾和东南亚政治选举中出现的焦虑、不信任、暴力、躁动,这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风范。

 

一切都按规则进行,没有挖掘隐私、揭老底,没有一党获得绝大多数上议院的票数,形成hung parliament,而法律早已考虑到此种局面,有现成的规定,可以联合组建内阁。

 

现代政治并非“白与黑,是与非”,政见分歧缩小,视角不一,但是归根结底要让国家强大,让人民富裕幸福、不枉此生,因此妥协与合作是很好的选择,民众可以接受,相互的监督制衡,有助于决策的精准平衡。

 

说道从容淡定,下面贴了一篇文章《敦刻尔克精神下的英国国民》,讲的是伦敦地铁爆炸案后,英国政府与民众如何高效、从容解决问题,恢复社会秩序,我尤其喜欢最后的那句话“英人虽在雨中,亦不显狼狈的样子。故英人虽在血中仍能不失为一个英雄”。

 

附文欣赏:《敦刻尔克精神下的英国国民》

  “敦刻尔克精神”(Dunkirk spirit) 是指1940 年德军将英法士兵围困在敦刻尔克。英国动员了千余艘包括游艇、渔船、拖船在内的大小船只,冒着德军的炮火将34 万名英法士兵成功撤回英国。在千余只闻讯赶来的营救船只中,有三分之一是泰晤士河上的小舢板。9 天之内英军伤亡达6.8 万。丘吉尔把这一惨烈的壮举称为“小船掀大浪”,它成为鼓舞英国人民永不言败的“敦刻尔克精神”。
  格林威治时间 2005 年7 月7 日8 :51 ,伦敦利物浦大街和艾尔德盖特东站的地铁列车上,恐怖分子引爆了连环爆炸的第一枚炸弹。五分钟之后,在国王十字车站和拉塞尔车站之间的地铁列车上又传来一声的巨响。紧接着,在埃奇维尔路车站,在拉塞尔广场附近的塔维斯托克,在伦敦的其他角落接二连三地发出令人心悸的爆炸声。强烈的爆炸,弥漫的浓烟,流淌的鲜血,死伤的无辜,逃生的人群……霎时间 伦敦城仿佛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
  但是,从第一声爆炸过后,伦敦就像一部构造精密的机器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半小时之后,伦敦的紧急救援服务队伍迅速奔赴现场,受伤的人们躺在车厢中接受医护人员的救治,随即100 多名伤员被送到英国皇家伦敦医院进行抢救。
  一小时之后,伦敦警方通过电视直播告示公众:“待在原地,不要走动!”同时关闭了市内全部地铁交通网。通往伦敦市区的各主要道路上出现了由政府部门树立的警告标志:“避开伦敦”、“本区域关闭”、“收听电台广播”。旋即,询问伤亡情况的热线电话开通,公众可以通过热线服务查询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在伤亡名单中。伦敦街头,不少志愿者帮助袭击中的伤者离开现场,很多人纷纷把手机借给陌生人,让他们向亲友们报告平安。
  两小时之后,英国内政大臣克拉克在唐宁街宣布“可怕的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三小时之后,正在格伦伊尔斯出席八国峰会的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发表声明:“伦敦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这是精心设计的,而且特别选择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开幕之际发动袭击。”他还说,自己将在数小时内返回伦敦,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将在他缺席的情况下继续举行。与此同时,参加救治的各医院的发言人发布消息说,从各种伤情看,还没有发现过去没有见过的奇怪症状,从而排除了伦敦遭“脏弹”等非常规武器袭击的可能性,稳定了伦敦市民紧张不安的情绪。
  四小时之后,当首相布莱尔还在返回伦敦的途中时,英国议会下议院已经召开了特别会议,平时剑拔弩张的朝野两党此刻同仇敌忾,就伦敦爆炸事件形成一致看法,要求广大民众做好伦敦再次发生爆炸的心理准备,并告诉人民不必紧张,警方一定会查出凶手。

  20 小时之后,格林威治时间7 月8 日5 :30 ,伦敦地铁系统继续与以前一样开始运营,只是由于袭击事件导致伦敦地铁12 条运行路线中的两条全线关闭,造成了一些列车晚点。在地面上,伦敦巴士线路也恢复了运营,但行车路线全部避开了昨天遭袭的地区。

  24 小时之后,伦敦市民已经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繁忙的股票交易市场也营业开盘。欧洲股市继前天重挫后,早盘全面回弹。伦敦金融时报指数闭市时甚至超越爆炸前的指数,上扬了1.4% ,只差5 点就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
  ……
  在发生恐怖爆炸案后的短短24 小时之内,伦敦向全世界展现出这个城市的从容不迫,用自己的生活细节显示了在突发的危机面前,政府各部门有条不紊的反恐应急对策;救护人员训练有素的救助措施;社会公众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伦敦人民也用自己的坚定与自信回击了恐怖分子的幸灾乐祸,表现了民族尊严和不可战胜的气概。
  美联社为此发出这样的感慨:尽管7 月7 日 的恐怖袭击给伦敦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严重的人员伤亡,但伦敦人立即发扬出了自己前辈在二战期间面对纳粹德国轰炸机群时所表现出的优良传统——坚韧,用静默来蔑视外界威胁。一位正在伦敦旅游的挪威游客也感叹道:“我不敢相信街上的气氛竟然会如此平静,人们都没有惊慌,只是在静静地走路。我感觉不到他们为袭击事件所震惊,他们都在继续自己的工作。”
  对于灾难和逆境,英国民众所表现出的镇定从容与泰然自若,是从何而来的呢?
  有人说,英国人的这种性格是来自他们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无论是面对岛国四周怒海飓风或数周风平浪静等待起航的水手;还是听命于无法预报天气、立足于荒凉土地的农民;无论是面对北方惊涛骇浪、浓雾弥漫的海上渔民;还是身处渺无人烟荒野中孤独的牧羊人和狩猎者,这些盎格鲁·撒克逊人必须在险恶的生存环境中学会忍耐、克制、勇敢,机智、以及一如既往。但这并不是惟一的,世界上也有许多环境恶劣的国家,但它们的国民并不具有英国人的这种美德。
  英国作家路易吉·巴尔奇尼曾说:英国所接受的价值观念“不但是一种新教徒和虔诚的英国中产阶级的苛刻习俗,而是一种( 与宗教习俗紧密相关的) 由世俗的需要所加强的习俗”。“宗教常常是一个民族天性的准则化和神圣化”。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是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宗教是构成其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宗教一直居于上层建筑的顶端,对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哲学、政治、法律、伦理、文学艺术……都被宗教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宗教的教义、信条、道德规范更是深入善男信女的心灵,成为指导其生活与行为的一种准则。
  西方著名的思想家马科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论述:任何一种社会追求,不是社会每个个体追求的简单迭加,而是该社会文化产生的精神追求的体现,如果这种追求同时与历史进程并行不悖,那么它必然会取得应有的历史地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定的宗教思想对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促进与推动作用。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背后,基督教的新教伦理不但创造了一套比较严格的政治、经济体系,而且也创造了一套相当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从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发达的生产力,也正是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和形成了英国的国民素质和文化精神。
  故此,储安平曾如是说:“英人虽在雨中,亦不显狼狈的样子。故英人虽在血中仍能不失为一个英雄”。

 

百度:储安平(1909年-1966年?)

江苏宜兴人,中国学者、知识分子。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观察》社长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出任新华书店经理、光明日报社总编、九三学社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57年因在《光明日报》发表《向毛主席、周总理提些意见》(著名的“党天下”发言),招致当局不满,反右运动开始后储安平迅速被作为典型打倒,其家人和诸多相关人士均受牵连。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