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者向贝?布托开枪并引爆炸弹(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01:38
袭击者向贝•布托开枪并引爆炸弹
巴总统穆沙拉夫召集紧急会议并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国民众保持冷静


( 2007-12-28 11:33:0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5版

▲12月27日,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的爆炸现场,救援人员在抢救一名伤者。     新华社发
新华社特稿(胡若愚)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27日在军事重镇拉瓦尔品第参加一次支持者集会后遭遇袭击,因伤势过重死亡。
这名巴基斯坦人民党领袖享年54岁。 遇刺
袭击发生前,贝·布托向数以千计的支持者发表演讲,呼吁他们在明年1月8日议会选举中投票给人民党。结束演讲几分钟后,贝·布托登上汽车,准备离开会场。这时,目击者先听到数声枪响,继而看到爆炸。现场一片混乱。
人民党支持者乔德里·穆罕默德·纳齐尔说,贝·布托乘坐的汽车正要驶到会场边一条大街上时,他听到两声枪响,汽车旁随即发生巨大爆炸。
贝·布托的安全顾问拉赫曼·马利克说,袭击者先是向贝·布托连开数枪,随后引爆了自己身上的炸弹。
贝·布托颈部和胸部中枪,被送入附近拉瓦尔品第总医院救治。
然而,“下午6时16分(北京时间27日21时16分),她停止了呼吸,”在医院的人民党成员瓦西夫·阿里·汗说。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人民党高级成员稍后向美联社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现场
“几名外科医生确认她已殉难,”贝·布托的律师巴巴尔·阿万说。
巴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领袖、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闻讯赶到医院,坐在布托遗体旁,一言不发。
一些人向拉瓦尔品第总医院急诊室入口投掷碎玻璃。不少人失声痛哭,一些人开始用石块砸停在医院外的汽车。
一名头系人民党党旗的男子一边捶胸,一边大声呼喊。
听闻贝·布托的死讯,人民党的一些支持者极为愤怒,聚集在医院外高呼口号。在距医院大约3公里的现场,另有至少20人在爆炸中身亡。柏油路上散布着警帽和鞋子。一些人在死者尸体上覆盖人民党党旗。
警察用红白两色警戒线封锁贝·布托遇袭时所在的街道。
这是贝·布托回国后首次在拉瓦尔品第参加露天集会。她的支持者说,贝·布托明白,前往那样一个大型露天集会将承受相当大风险。 征兆
近一段时期,拉瓦尔品第遭受多起针对安全部队的自杀袭击。
媒体记者注意到,几百名防暴警察当天在集会开始前就在会场周围布置了岗哨。
贝·布托原打算11月在拉瓦尔品第举行集会,但政府以安全状况堪忧为由加以制止,迫使她取消了那次集会。
贝·布托遇刺后,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召集政府高级官员举行紧急会议,随后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国民众保持冷静。他说,唯有保持冷静,“才能挫败恐怖分子(刺杀)贝·布托的邪恶用意”。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12/28/content_7328904.htm
她一路这样走过,直到那一刻


( 2007-12-28 11:28:5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5版

▲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参加竞选集会。贝·布托在当天举行的这个竞选集会上遭炸弹袭击身亡。     新华社发
■新闻回放之一 结束8年自我流放
新华社特稿(马震)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今年10月18日结束8年自我流放,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飞返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
从机场到市中心,贝·布托开始重返巴基斯坦政坛的旅程。 泪眼
贝·布托乘坐的阿联酋商业航班当地时间10月18日大约13时45分抵达卡拉奇机场。
贝·布托身穿绿色服装,头披白色头巾,就色彩而言与巴基斯坦国旗的颜色保持一致。走下舷梯时,她脸上带着微笑,眼中有泪花,不停挥手向迎候在机场的支持者致意。
机场上,上万名人民党支持者挥舞旗帜,表示欢迎。
问及回国感受,贝·布托告诉美联社记者:“不错。相当好。”
她告诉路透社记者:“我非常高兴返回自己的祖国,我一直梦想这一天。”
贝·布托是巴基斯坦人民党领袖。在国内面临腐败指控,是她选择自我流放国外的原因之一。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10月5日签署一份全国和解协议,决定赦免她。
贝·布托现年54岁,是巴基斯坦第一位女总理,且两度出任这一职务,也两度选择自我流放,远走海外。
她上次结束自我流放是在1986年。
当被问及现在心情与20多年前结束流亡时心情有哪些不同,她回答:“我老多了,但过去20年也学到了许多……我们希望孤立极端分子,希望把巴基斯坦建设得更好。” 人群
依照预定安排,贝·布托出机场后,前往卡拉奇市内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墓地拜谒,在那里向支持者发表讲话。
数百辆挂着欢迎标语的大客车首尾相连,停在沿途道路旁。飞机抵达前,她的支持者就手持国旗、贝·布托画像和标语等在街头。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的首府,也是贝·布托的出生地,而信德省北部城镇拉尔卡纳则是贝·布托及其家族的故乡。这是贝·布托把卡拉奇定为回国第一站的考虑之一。
当天,一些小货车装着高音喇叭,不间断播放支持贝·布托的歌曲,大客车顶盖上也站满支持者。
作为巴基斯坦影响力最大的反对党,贝·布托领导的人民党一个星期前着手准备欢迎活动,从机场到市中心大约16公里,沿途竖起了数以千计的标语牌。红、黑、绿三色人民党党旗和贝·布托的画像随处可见。
不少支持者在街头载歌载舞,表达喜悦。来自贝·布托故乡拉尔卡纳的小伙子穆罕默德·阿里说:“我一生中还没有亲眼见过她。与我所有亲戚一样,我爱她,也爱她的家人。”
人民党地方官员阿里·马克西在街头布置接待站,为支持者提供便利。他说:“我们一看到她的脸就全都会哭。”
媒体报道说,单是来自拉尔卡纳的贝·布托支持者就占用了超过1000辆大客车。此外,人民党在南部旁遮普省租用了至少100辆大客车,把当地的支持者运往卡拉奇。 蜗行
贝·布托1986年结束自我流放回国时,在拉合尔迎接她的支持者大约为75万人。而这一次,人民党官员塔杰·海德尔说,走上卡拉奇街头的贝·布托支持者超过100万。但警方认为,迎候贝·布托的支持者不及人民党所称那么多,但至少达到了25万人。卡拉奇警方估计,外来人民党支持者应该在7.5万人以上。
去发表演讲地的16公里路段,政府建议贝·布托乘直升机,以减少遇袭危险,但人民党拒绝。与部分支持者一起,贝·布托站在一辆经过改装的卡车上。卡车装有防弹玻璃,特殊设计也能让它防爆。
欢迎人群使卡车前行相当缓慢。电视画面显示,卡车上一些看似保镖样的男子不停向前探身,挥手请支持者们让路。贝·布托则不时挥手,向人群致意。天空中,政府派出的一架直升机执行警戒任务。
安全官员和人民党成员先前估计,如果百万人上街,车队进入市区可能需要耗费几个小时。欢迎活动组织者说,最糟糕的情况是路途上可能耗费18个小时。 风险
巴基斯坦地方官员说,至少3个与“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有联系的极端组织试图以自杀袭击方式“迎接”贝·布托。
塔利班指挥官哈吉·奥马尔通过卫星电话告诉路透社记者:“她与美国人有协议,我们会像对付穆沙拉夫一样对付她。”
贝·布托的弟弟穆尔塔扎·布托1996年9月20日晚在卡拉奇与警方冲突中负伤,不治身亡。贝·布托的父亲阿里·布托也曾出任总理,所领导的政府1977年遭推翻,两年后被处死。
为了确保贝·布托的安全,警方严阵以待,当天部署在卡拉奇的警察和军人超过两万人,另有排爆小组和炸弹探测犬配合。
人民党则部署了数千名自愿者,帮助维持秩序和治安。
来自外地的人民党志愿者阿卜杜勒·马吉德·米拉尼告诉法新社记者:“我们爱戴贝娜齐尔,我来这是为保护她的生命。”
贝·布托回国前就知道自己面临着危险,但她依旧选择踏上归途。她在迪拜登机前说:“我不想考虑危险,我要考虑的是我国人民的机会。”
来自一座小村庄的伊姆达德·扎迪奥说:“我卖掉家里的羊后来到卡拉奇。自从她宣布要回国后,我们每晚都点油灯,我的老母亲一直为她祝福,希望她安全并取得成功。” 选战
按照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记者的说法,卡拉奇迎接贝·布托人群的规模,是对贝·布托受欢迎程度的“第一次测试”。
毕竟,贝·布托离开巴基斯坦政坛已经8年。
然而,巴基斯坦议会选举定于2008年1月举行。选战,从贝·布托抵达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另外,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10月5日签署全国和解协议中赦免贝·布托的决定还有待最高法院确认。最高法院10月18日说,相关裁决可能在10至12天之后作出。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贝·布托在少数欧洲国家还面临腐败指控。但是,如果巴基斯坦政府予以特赦,不予配合,欧洲国家司法机构的审理工作将难以为继。即使如此,与贝·布托18日所处境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9月10日,在国外流亡将近7年的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乘坐飞机回到巴基斯坦,但数小时后再度遭驱逐,返回流亡地沙特阿拉伯。
贝·布托与总统穆沙拉夫达成协议,两人将“分享权力”。
在迪拜,她登机前向记者发出感慨,说自己感觉回国像是一个“奇迹”。“我希望,这一(回国)奇迹发生之际,”她说,“在贫困无助的巴基斯坦民众身上也将发生奇迹”。
■新闻回放之二
她知道自己是目标
新华社特稿(徐勇)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当地时间10月18日下午大约13时45分飞抵卡拉奇机场。
19日零时过后不久,贝·布托车队遭遇袭击。    从支持者欢庆贝·布托回国,到包括警察在内数百人伤亡,前后大约10个小时15分钟。 连环炸
贝·布托在一辆改制大卡车的顶端,目睹人群和车流伴随她前往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墓地。
爆炸发生那一刻,她在卡车下层一个小隔间内歇息。
首次爆炸威力不大,在大卡车前端不远处。警方事后认定,那是一枚手榴弹。人群骚动。紧接着,还是在大卡车前端,相距大约5米处,发生更大规模爆炸,一辆警方开道小客车起火燃烧。
警方解释说,开道警车内装有无线电干扰器,可以让无线电遥控炸弹无法引爆,但对人工引爆的自杀袭击炸弹无法发挥效用。
卡拉奇所属信德省安全主管官员吴拉姆·穆罕默德·穆赫塔里姆说,自杀袭击者引爆的炸弹由炸药以及螺母和螺钉组成,所以产生了极大杀伤力。
巴基斯坦内政部长阿夫塔卜·谢尔帕奥说,在贝·布托所乘大客车左侧,两辆警车承受了最大冲击力,18名警官殉职。而卡拉奇警方负责人爱资哈尔·法鲁基说,20名警官丧生。法鲁基说,113人死亡、300人受伤。内政部官员赛义德·卡迈勒·沙阿宣布,133人死、290人伤。卡拉奇市内6家医院则告诉媒体记者,它们接收了136名死者和大约250名伤员。 茫然走
伤亡数字差异一时难以核准,但媒体认定,这一自杀爆炸袭击事件肯定是卡拉奇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次。
这座有着1500万人口的巴基斯坦最大城市2006年遭遇另一起自杀爆炸袭击,致死57人,包括一个逊尼派宗教团体的多名领导人。
一名美联社记者拍摄到的照片显示,自杀爆炸发生后,贝·布托在他人护持下离开现场,目光中流露出茫然。
贝·布托10月18日回国前,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希望她推迟行程,静候政治局势稳定和最高法院作出相关裁决,但遭到在海外自我流放的这名人民党领袖拒绝。
连环爆炸发生前10个小时,贝·布托在卡拉奇机场告诉一群随行记者,“许多个月以来,我一直梦想(回国)这一天。我数着小时和分秒,希望看到(巴基斯坦的)土地、天空和草地”。
“我的感情无法自持,”她说。
信德省政府一名官员向人民党通报所获情报,3名自杀爆炸者正在卡拉奇,希望贝·布托乘坐直升机从机场前往目的地,再遭拒绝。
贝·布托未受任何伤害。媒体报道说,她由一架飞机从现场附近接走,送入她在卡拉奇的住所内。19日,她在家中接获总统穆沙拉夫打来的电话。 “她知道”
“她知道自己是(袭击)目标,”随行的贝·布托传记作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告诉英国天空电视台新闻频道观众,“我曾经与她讨论过”。
拉姆说,从机场到市内的路途上,“她担心灯光、也就是路灯会熄灭,还有狙击手会在建筑物顶端和桥梁上(等候)”。
“幸运之处在于,”她说,“车辆下层准备了一个小隔间,为她(贝·布托)休息之用。爆炸发生时,她刚好在里面,得以免受损伤,而不像我们这些人一样身处开放的车顶上”。
经历袭击后将近18个小时,贝·布托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也没有公开发表言论。媒体报道说,人民党领导人当天一直聚集在她的住所。会议结束后,她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代表人民党的议员萨夫达尔·阿巴西在贝·布托住所外告诉一名法新社记者,“她决定了,会留在巴基斯坦,不会离开”。
穆沙拉夫的发言人拉希德·库雷希说,电话交谈时,“总统和贝·布托都表示了各自的决心,与这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灾难抗争。他们一致认为,有必要为把自杀爆炸、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清除出这一国家而保持全国团结”。
依照一些政治分析师的判断,穆沙拉夫和贝·布托就政治意识形态而言同属温和派,构成两人在明年1月议会选举中联手的基础,也是他们成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攻击的对象。
负责爆炸案调查的卡拉奇警官曼苏尔·莫卧儿稍后通报说,自杀袭击者的头颅已经在爆炸现场附近找到,有待法医学实验室作脱氧核糖核酸(DNA)遗传基因鉴定,以确定凶手的身份。
调查人员初步认定,自杀袭击者留有短发,年龄大约为20岁至21岁,身上捆绑了15公斤至20公斤炸药。莫卧儿说,袭击者既投掷了那枚手榴弹,也引爆了身上的自制炸弹,前后间隔为22秒钟。
■新闻回放之三
“我没有必要害怕”
新华社特稿(徐超)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10月27日乘飞机从巴最大城市卡拉奇前往苏库尔市,打算经那里抵达南部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市,拜谒先父陵墓。
那是贝·布托流亡8年之后首次回到故乡以及10月18日遭袭之后对卡拉奇以外地区的首次访问。 安保措施
当地时间10月27日上午,五六辆警车为贝·布托专车开道,护送她前往卡拉奇机场。从贝·布托住所到机场的所有道路均被警方提前封锁,并有军警在贝·布托途经线路巡逻。
根据计划,贝·布托首先飞抵卡拉奇以北600公里的苏库尔市,再乘车抵达大约100公里外的拉尔卡纳市霍达巴克什堡。出于安全方面考虑,贝·布托领导的人民党成员没有事先向外界提供更多计划细节。
中午时分,贝·布托车队抵达霍达巴克什堡。戴传统白色头巾的贝·布托通过所乘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的天窗向车辆周围支持者挥手致意。为确保人身安全,工作人员特意在贝·布托两旁设置了两块防爆钢板,另有一名女性随从贴身站在贝·布托身前观察人群。
此外,10多名护卫人员紧贴着专车一同前行。
为迎接贝·布托访问,霍达巴克什堡数百名私人武装人员已经提前将贝·布托父亲、人民党创始人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的陵墓周围封锁起来,并划出一片限制区,禁止任何人进入,包括警察。
另据拉尔卡纳市警察部门负责人尼萨尔·艾哈迈德·查纳说,警方在霍达巴克什堡提前部署了400名警察,维持当地秩序。 支持者夹道
贝·布托抵达霍达巴克什堡时,数千名等候在道路两旁的支持者鼓掌欢呼并高喊贝·布托的名字。
早在贝·布托抵达前,霍达巴克什堡附近的道路上布满贝·布托以及父亲的头像,以及人民党的红、绿、黑三色旗帜。
“她是一个勇敢的领导人,”一名努力靠近贝·布托专车的支持者说,“如果她都不怕(威胁),我们还怕什么。”
当地电视台画面显示,贝·布托在众多人员护卫下走下专车,径直前往先父陵墓。45分钟拜祭过程中,贝·布托首先向陵墓敬献丝巾,在墓前撒下玫瑰花瓣。此后,贝·布托坐在墓碑旁,吟诵经文。
1979年4月4日,贝·布托的父亲、人民党创始人阿里·布托被法院以谋杀政治对手为由判处死刑。两年前,时任巴总理的阿里·布托在军事政变中被赶下台。他也被认为是巴基斯坦第一位经民选产生的总理。
拜祭仪式后,贝·布托走到一处阳台前,向大约2000名支持者致意。
“我很久没有回到这个地方了,”贝·布托此前在飞机上对媒体记者说,“感谢真主,给了我重新踏上这块土地的机会。” 不畏再遭袭
卡拉奇19日凌晨发生两起针对贝·布托的爆炸袭击事件,造成大约14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袭击发生后,刚刚回国的贝·布托的许多既定日程被迫取消或者延期,绝大部分时间待在自己戒备森严的住所内。
其间,贝·布托曾到卡拉奇真纳医院看望和慰问在爆炸袭击中的伤者,以及拜访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陵墓。这是贝·布托遭袭后仅有的两次公开活动,并且都受到了安全人员的严密保护。
贝·布托26日说,她不会被炸弹威胁所吓倒,自己仍然会前往拉尔卡纳、伊斯兰堡,还希望访问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活动频繁的巴边境地区。“必须有人为巴基斯坦民众说话,他们支持我,”贝·布托说。
拜访完先父墓后,贝·布托对随行记者说:“我仍然面临着袭击威胁,但不会因此害怕,因为……我有如此多的支持者,他们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我,我没有必要害怕。”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12/28/content_7328887.htm
贝·布托遇刺身亡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12-28 7:58:10 · 来源: 新京报

巴基斯坦前总理竞选集会时被枪击中颈部和胸部

昨日,巴基斯坦军事重镇拉瓦尔品第,一名经历贝·布托遇炸案的幸存者仰天哀嚎,袭击现场一片狼藉。袭击者枪击贝·布托后,引爆了身上的炸弹。另据官方报道,至少20人在爆炸中死亡。

贝·布托(1953-2007)  她被称为政坛“铁蝴蝶”。她是巴基斯坦第一位女总理,也是巴基斯坦最年轻总理。她曾九度遭遇软禁,两度出任总理。


27日,CNN电视新闻播发贝·布托遇袭后瞬间。图/IC
本报讯 (驻伊斯兰堡特约记者 吉戈)当地时间12月27日下午,巴基斯坦前总理、被誉为巴政坛“铁蝴蝶”的贝·布托在一次竞选集会上遭枪击,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这一天,距离她结束8年流亡回国,还不到3个月的时间。
演讲后刚欲离开便遭袭
当地时间27日下午5时,贝·布托在伊斯兰堡邻近的拉瓦尔品第市一次竞选集会上发表讲话后,刚要离开讲台,突然遭到枪击,贝·布托当场受重伤,随后人群中又发生爆炸,约有20人死亡。贝·布托被紧急送往离爆炸现场不远的医院,接着就传出她生命垂危的消息。
贝·布托的发言人不断用急促的声音对外公布其伤势和治疗情况,并不断传出其伤势非常非常严重,大约北京时间晚9时15分,贝·布托的发言人通过电视台宣布说,她本人已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贝·布托的律师Babar Awan也宣布,“医生证实她已经成为烈士。”“在6时16分,她停止了呼吸。”贝·布托领导的人民党一名官员Wasif Ali Khan在医院对媒体说。
枪手装作人民党支持者
该党另一名官员称,贝·布托在结束演讲准备走进他的汽车时,突然被一名武装人员开枪击中颈部和胸部,袭击者随后引爆身上炸弹。据称,这名武装分子是装作人民党的支持者,逐步靠近贝·布托。
这是贝·布托在70天内第二次遭遇恐怖袭击。10月18日,贝·布托结束流亡回国时遭遇自杀性恐怖袭击,造成150死亡,400人受伤。但贝·布托幸免于难。贝·布托回国是为了领导人民党参加预定明年1月举行的议会选举。
“基地”早就策划暗杀?
27日晚,一名自称是“基地”发言人的男子声称“基地”组织对贝·布托遇刺事件负责。
这名自称穆斯塔法·阿布·阿尔-亚齐德的男子给意大利媒体打电话说:“我们毁掉了试图击败圣战的、美国最宝贵的资产。”阿尔-亚齐德被认为是“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重要军事指挥官之一,并担任“基地”组织发言人。
意媒体还报道说,杀害贝·布托被认为是由“基地”二号人物、埃及人扎瓦赫里在今年10月就作出的决定。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guoji/2007/12-28/011@075810.htm
袭击者向贝?布托开枪并引爆炸弹(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28) 韩国查学位造假,一路查向青瓦台(新华每日电讯 2007-9-12) 贝·布托遇刺身亡(南方都市报 2007-12-28) 男子分手后传裸照并引爆炸弹报复女友 联合国:自杀炸弹袭击者非阿富汗人 新华时评:执法权当私器,“三乱”借“治超”还魂(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14) 国会白宫争斗升温,司法部长掉漩涡(新华每日电讯 2007-7-28) 105条生命是对监管失职血泪控诉(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12) 毛头孩子,何以轻易“黑”掉一些政务网站(新华每日电讯 2007-6-12) 江西新干社保局:“冒领养老金不是大事”(新华每日电讯 2007-9-12) 记者调查:拒签事件该怎样触动医界(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3) 导游沦为宰客专家,怕是旅行社逼的(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7) 山航怪事不少:迟到的答复,费解的解释(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6) 监察部、国土资源部通报10起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11) 南京集会悼念30万遇难同胞(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14) “最怪警示语”出炉,笑讽美国诉讼泛滥(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17) 七台河矿难:责任人为何两年未处理(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18) 云南“粗心”医院一天按33小时收费(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19) 福州厦门楼市“降价”:一场商业秀(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23) 豪华圣诞宴动辄上万,谁请谁吃为啥(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25) 全国全年税收增收1.1万亿元(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26) 村支书泄愤,“派”镇干部打死无辜农民(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30) 韩国唯一到鸭绿江并向中国境内开枪的部队覆灭记 愿“短信获罪”成故事(新华每日电讯 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