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的真相·都市快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05:11
货币战争的真相 2010-10-09

  记者 陈家林 整理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宋鸿兵认为,贸易战背后实际是汇率之争,而汇率之争最后涉及的是整个国家财富重新分配的问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成为国与国之间较量的最高形式。

  事实上,从二战以来,世界的货币格局一直是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之后发生的货币战争都是美国为了维持美元霸主地位而打压别国的行为。上个世纪的拉美、日本,本世纪的欧盟,都曾经在美国的汇率和货币攻势下陷入过危机。随着欧元的倒下,美国开始对人民币“开战”。

  

  欧元岌岌可危

  1月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突然使欧元变得岌岌可危,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甚至做出了“欧元20年内消失”的预测。

  欧元危机背后其实就是美元与欧元主导权较量的‘货币战争’。美国更乐意看到欧元的‘衰落’,以继续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

  事实上,在希腊债务危机中,处处充满了美国投行高盛的影子。

  当年希腊加入欧元区时,预算赤字和负债率远远高于欧元区国家必须符合的标准。希腊求助于高盛,高盛为其设计了一套掩盖债务的方式,借给希腊一笔钱,这笔钱不但不会出现在希腊的负债表里,还可以在账面上冲减赤字,使得希腊符合了欧元区的标准。为了防止希腊还不上这笔钱,高盛又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与债务等值的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如果希腊不还上贷款,银行将赔付亏空。按照时下流行的做法,CDS被打包成了金融产品上市交易。希腊的还债能力越弱,CDS就会被炒得越高。

  由于欧元区银行持有大量希腊的国债,如果希腊出现支付危机,欧元区银行也会遭受巨大损失。相应的,CDS会被炒高,高盛得利。

  今年,这笔债务到期。高盛联合另外两家对冲基金,一方面散播希腊破产谣言,另一方面,高盛联合对冲基金连番抛售欧元,引起市场恐慌。在希腊债务危机和欧元下跌的市场预期下,CDS涨了三倍。

  高盛和美国政府一向关系密切,高盛很多行动都是以美国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为主的。

  虽然欧元还没有倒下,但已经是“伤痕累累”,完全失去了与美元在国际舞台上竞技的资格。

  

  日本一蹶不振

  对于日本经济泡沫的成因,虽然尚存一些争议。但是回看历史,泡沫的产生与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难脱干系。

  1985年前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高速成长引来美国的不安。日本出口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日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高达1298亿美元。而美国经济在巨大的压力下运行,当年对外净债务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正式结束了美国长达70年债权国的辉煌历史。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经济,美国开始通过一些政治手段迫

  使日元升值。1985年9月,美、日、法、英和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协议内容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下调。

  “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20%。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高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从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

  为抵消日元升值给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大幅降息。而被日元升值打击得元气大伤的日本出口商为弥补亏空,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炒股票。日本股市三年之内涨了300%,房地产也涨幅惊人,东京一个地区的房地产总盘子以美元计算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的房地产总值。

  1989年初,为了防止泡沫进一步扩大危害日本经济,日本开始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日本股市变成恐慌性出逃。此后三年,股市暴跌了70%,房地产开始了连续14年的下跌。

  股市和楼市的崩溃迅速传导到银行业,日本银行被迫大规模重组。如今日本的三大银行名字都很复杂,像东京三菱UFJ银行,便是由东京银行、UFJ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的。三井住友银行则是由三井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长达二十几年的衰退。

  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人人都想投资房地产,人们花超过自己年收入十倍甚至几十倍的钱买房子。地价与房价越涨越离谱,人人都相信:买房一定赚钱,土地价格只能涨不会跌。到最后,买房的人眼睛眨都不眨,不像买,像抢。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这样的场景我们与今天的中国是何其相似。

  在巴黎、在罗马、在纽约,一批又一批挎着相机,旅行者打扮的日本人成群结队地涌进了国际奢侈品的店铺。他们腰部鼓囊,脸色红润,出手阔绰。

  三十年后,兴奋的表情再次出现在巴黎、罗马的奢侈品店中,只不过,面孔由日本人换成了中国人。

  但在当年的日本,危机却正悄悄袭来。

  很多学者都在中国经济上找到了日本当年的影子:同处于增长的黄金时期;市场对于货币升值存在强劲预期;金融环境比较宽松,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

  今天,美国开始对人民币“开战”,如果中国也像当年的日本一样,屈服于美国压力,短期内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很难说不会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甚至后果会更严重,因为,中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如当年的日本。

  绝大多数专家都赞成一个观点,那就是人民币升值,保持本国货币强势地位,对于增强购买力体现综合国力,对长远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对解决中国和国际贸易良性发展等问题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升值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周期,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