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56:58

识字8

课前透视:
  本课由两组四字词语组成。一组反映的是古代神话,另一组是现代科技。通过鲜明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这八个词语,既让学生识字,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各个词语的意思虽然独立,但读起来能使人感到韵律美。教学时,除重点抓好识字、写字外,还应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到课外收集相关的故事和资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在交往与互动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受到爱科学的教育影响。

预设目标:

1、认识“射、卫”等9个生字,会写“卫、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了解文中涉及的神话故事和科技成果。

教学难点:培养主动阅读神话故事,主动探索宇宙奥秘的品质。

信息资料: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资料和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音像材料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片,读词语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出示和四个神话故事有关的图片,欣赏。

2、这四幅图都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呢!出示四个词语(带拼音):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指名读,正音,特别注意多音字“奔”的读音;全班齐读。

3、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同桌互读,互相订正;同桌展示读。

4、逐一出示图片,生说出和图片相对应的词语。

二、读故事,明词意

1、每幅图、每个词语中都藏着一个故事,你们想读吗?最想知道哪个故事?为什么?

2、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分给四个故事的材料,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来读读,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你读了哪个故事?知道了什么?(理解词语的意思)

4、这些故事,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指名说(都有神仙)

师:你们会叫这些神仙的名字吗?(后羿 精卫 嫦娥 女娲)

三、读句子,记生字

1、后人根据想像,编出了一个个故事,这叫什么故事?板书:神话故事

2、老师选了两个故事,连成一句话,出示: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指名读,师评议。如:听出来他很喜欢这些故事。齐读句子

3、学习生字:嫦 娥 (嫦娥是古代美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

4、你能再选其它词语也像老师这样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出示:后羿射日是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也是神话故事。

给生字“射、填”组词。书写“卫”: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竖在竖中线上)生练写

5、齐读两个句子。

四、拓展延伸,培养兴趣

1、你还知道其它的神话故事吗?(夸父追日 开天辟地)

2、中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阅读这些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推荐图书《神话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指名读;齐读。

2、师:其中的嫦娥飞上了月亮,这在古代只是神话,而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登月已经变成了现实。这节课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些现代的科学发现。板书:古、今、科学发现

二、看图学词,识记生字

1、出示人造卫星的图片:这是什么?

你知道人造卫星有什么本领吗?指名说

2、出示句子: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谁来夸一夸?指名读。

3、出示宇宙飞船的图片:这又是什么?指名说。

出示生字:宇宙 怎么记住这个词?书写指导:宇宙,范写;练写。

4、宇宙在你的想像中是怎么样的?指名说。

出示满天星星的图片:面对这浩瀚的宇宙,你想说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愿望?指名说

师:宇宙飞船就能带着你们到太空去探索奥秘!出示句子: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宇宙飞船也能飞上太空。读句子,读出自豪感。

5、出示航空母舰和运载火箭的图片:它们分别是什么?

出示词语:航空母舰 运载火箭;指名读,正音。

记住生字:载,箭;(“载”和“栽”进行比较;古时候的“箭”是竹子做的。)

6、出示有关航空母舰和运载火箭的相关资料,学生自主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2003年,谁就是靠火箭来到太空的?(杨利伟“神州五号”)

二、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1、这篇课文由8个词语组成,这8个词语连在一起读,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气势。

师范读,生听后,说说老师读得怎么样?

2、朗读指导。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寻找规律,写字练习

1、出示:航 舰。学生观察,发现共同点。舟字旁和“舟”有什么不同?

2、教师范写“航”。

3、学生练写。

4、、学生自主观察“运”,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识字8

 

               古                 今

       神话故事      科学发现

 

 

 

 

30 我是什么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设计意图:

力求把语文课堂演绎成富有情趣的生活,而不是说教的舞台。课堂上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设计水滴的卡通形象——水娃娃),把学习课文放在与水娃娃交朋友的过程中展开,使文本情趣、教学情境情趣、学生主体情趣发生联动和共振。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教学流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生活引进课堂,同时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课堂,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享受认知趣味,受到情感熏陶。
预设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1、小朋友爱看《西游记》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呀?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会72般变化的孙悟空)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像孙悟空一样,也会多种变化的新朋友,大家欢迎吗?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什么也没有)老师故作惊讶:咦,新朋友怎么不肯出来了?哦,它说要跟聪明的孩子交朋友,如果你们能猜出它是谁,它就出来和大家认识。
3、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生字。
4、聪明的小朋友,你猜出这位新朋友是什么了吗?(板书:我是什么   水)

二、乐闯三关,学习字词
1、小朋友们真聪明,猜对啦!瞧,新朋友出来啦!(课件出现水池里水滴娃娃的卡通形象)板贴,小朋友,请跟水娃娃打个招呼!
2、水娃娃说:“小朋友们好!大家要想和我交朋友,还得通过以下三关呢!”
3、第一关:我会读。大屏幕出示:
     fú  pèng    báo    bàozào  guàngài    qì   yānmò     jià     hu?    zāi
  漂浮   碰到   雹子  暴 躁    灌 溉   机器   淹 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1)请小朋友跟字宝宝们打声招呼(自己练习读一读)。
(2)哪位小朋友先说说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是怎么认识的?老师随机将全班都会的去掉拼音,个别学生不会的先处理,把大部分不会的字加粗线。
(3)你发现哪些字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的呢?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重点:“躁、灾”的平舌音,多音字“没”)
(4)字宝宝拿掉帽子了,你会读吗?开火车读词语。
(5)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读给同桌听。
4、第二关:我巧记。
(1)四人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生字的字形。
(2)组内交流巧办法。(预设如下:猜字谜。)

一只小黑狗,长着四个口。(器)       水大好发电。(淹)   禾苗的家。(稼)

家里玩火,闯了大祸。(灾)     一只脚踢三球,一踢踢到树上头。(躁)
(3)根据自己组的学习经验,提醒其他组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或笔画。
5、第三关:我能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的字有什么特点。
  (2)学写“冲、浮、池、晒”。
①重点指导“两点水、三点水”的写法。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冲、浮、池”:提示注意左右比例:左窄右宽;提示“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②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三、了解好友,朗读课文
1、闯过了三关,让我们去听听新朋友“水娃娃”在说什么?
2、课件出现水娃娃,师讲述:“小朋友真能干!水娃娃愿意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吗?那就赶快拿起书本去了解它吧!”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节展示读、正音、评价。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师讲述:“小朋友,水娃娃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化,虽然没有72般变化,但也会很多变化,你能把它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回答后板贴:汽、云、雨、雹、雪。句式说话:水会变成       ,会变成      ,还会变成     
3、你知道水娃娃是怎么变的吗?
(1) 相机理解:“白衣服”——白云,“黑衣服”——乌云,“红袍”——朝霞、晚霞。
(2)请生把板贴汽、云、雨、雹、雪的位置摆一摆,说理由,体会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4、你最喜欢水变成什么样子呢?把你喜欢的这句话练习好,一会读给大家听。学生比赛读,评议。

5、点击出示“落、打、飘”,这里的三个词能不能换一换呢?为什么?
5、除了书本上介绍的,你还知道水会变成什么吗?
6、小结:水真是有趣,它真会变,会变成汽、变成云、变成雨、雹子、雪,还会变成雾、露、霜和冰呢!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相关“我会连、我会读、我会写
2、搜集有关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猜字谜游戏:器、淹、灾、害、躁。
2、生字卡片同桌合作接龙读(一人读生字,一人读组词)
3、出示含生字的词语及“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二、水娃考友,品读感悟
1、上节课,水娃娃看到小朋友们聪明又能干,这节课又来了,瞧—— 点击课件水娃娃,它说:“二( )班的小朋友们,你们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了解,下面我就要考考你们对我了解了多少?”你们知道我会变成什么吗?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击课件,水娃娃:“小朋友真是火眼金睛,不管我怎么变,大家都还会认出我来,现在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播放音乐,师范读,生想像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

(2)你们想读吗?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读,评价。相机指导(水娃娃在睡觉呢,请你读得再轻些,不要吵醒他;水娃娃在散步,多悠闲呀,放松点;水娃娃在奔跑,多起劲,快点儿呀;水娃娃在唱歌、跳舞,开心点呀)挑战读,谁能超过他?

(4)课件播放,配乐齐读:水平如镜的池子,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水娃娃:小朋友们真了解我,可你们发现了没有,我的脾气有点怪,(板书:脾气古怪)说我老实吧,有时我的确很乖;但发起脾气来,又很坏。请到课文中找找,我有什么脾气?
(1)学生读课文。
(2)水脾气温和时做了什么好事?理解词语“温和、灌溉”。
(3)你还知道水会做哪些好事?(联系生活实际)句式:水能      ,能      ,还能     
(4)水脾气暴躁时又做了哪些坏事?
    课件播放水对人们的危害,从中理解词语“暴躁、淹没、冲毁、灾害”。
(5)男女生分角色读水的温和部分与暴躁部分。
(6)人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三、救救朋友,升华情感。
1、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美丽的水圈构成了万物生长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乳汁,水是生命的摇篮,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最想做什么?    
2、点击水娃娃不见了:我能帮人们做很多好事,真开心,但是人们一点也不珍惜,现在我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请小朋友们快来救救我吧!
3、你有什么办法救救水娃娃?(重在引导学生如何保护水资源)
4、你看,听着小朋友真心的话语,水娃娃开心得裂开嘴笑呢!
   点击水娃娃:谢谢小朋友们,我有救了!
5、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保护水资源出一份绵薄之力,向家人宣传保水资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节水小卫士!

四、学写“灾、害、黑、器”。
1、重点指导:“器”
   观察“器”字怎样写才好看?强调各部件靠得紧很团结,“点”用彩笔描出。
2、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临写。
3、教师巡回指导。
4、优秀作业展示、激励。
五、作业
1、完成“读读填填、我会变、我会读(彩色的雨)”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做一名节水小卫士。

 

 

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水

会变     脾气古怪

 

 

 

 

 

 

 

 

 

 

 

 

 

 

 

 

 

 

 

31 回声

课前透视: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设计意图:

本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大多数二年级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另外,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和实验演示,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预设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探索科学的兴趣。

信息资料: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引发兴趣

1、  师:“声”想请同学们帮它找朋友,谁愿意?“声”有一个词语朋友叫“回声”(板书)。

2、师:关于“回声”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读音,读生字卡。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自主识字,短文复现

1、  师:这课的生字朋友不多,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呱、哩、圈、纹、返”都可以启发学生自学,让学生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自己认记,如,瓜—呱、里—哩、卷—圈、文—纹、反—返。认记时要注意“里”读第三声,而“哩”读轻声。)

2、  出示词语,同桌互查,用星号评价对方。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一段。

1、出示多媒体画面。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优美)

2、出示课文第一段: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3、图文结合,读一读,说一说:美在哪里?

4、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

五、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短文复现,巩固识字:

  一天,聪聪来到鱼塘边,看见青蛙游来游去,就“呱呱呱”地学青蛙叫,还捡起石头扔过去。水的波纹组成一个个圆圈,由小变大,可还没碰到岸边,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来的样子。

 

2、出示“纹、影、倒、洞、游”描红后观察。

  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左窄右宽:洞、纹;左宽右窄:影)

3、示范指导。

 (1)范写“纹、洞、影、倒、游”四个字,让学生仔细看,一笔一画都要认认真真写好。

 (2)讲解要点:“纹”的纹丝旁是三笔写成的,第三笔是提;“影”字右边的三撇,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线上;“倒、游”各部分应该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一些。

4、学生临写。

 (1) 古筝响起,让学生在幽静的音乐声中进入潜心写字状态,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脚稳”。

 (2)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3)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六、注意事项

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回声的资料 ,没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向家人请教有关回声现象。

 

第二课时

一、引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入新课,学习二、三段

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1、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它说话。)

2、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那只看不见的青蛙学它说什么话?把它们说的话划下来。

3、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回声的话,体会两次话的语速、语调都一样,理解回声的特点。

4、青蛙自己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 应该怎么读?谁来读?((从标点:问号、感叹号等来体会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

5、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谁来学我?它在哪里)

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奇怪极了)

6、于是,它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7、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三、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1、思考: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默读第四段,用   标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2、演示解疑。(或者板画)

 (1)实验演示:(下面的实验有条件的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水塘或者小河前观察水波的荡漾。)

  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盆,里面放适量淡红色的水。打出画面后,先让学生观察水面静止的样子。然后,教师把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最后,让学生口述观察到的情形。

 (2)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老师实验时引用物品、所做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扔—投,河岸—盆壁。

 (3)结合词语比较,复习“捡、扔、碰、圈”等字,并相机进行字义的理解。

3、朗读感悟第五段

(1)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

    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小青蛙的疑问,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应该稍慢。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要稍快。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思考: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

(2)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3)通过朗读与第二段的“高兴”进行比较。

四、分角色朗读,总结全文

1、分“青蛙妈妈、小青蛙、回声”等朗读全文。

2、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填空:回声就是_______碰到_______返回来的自然现象。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产生回声?

3、小结:同学们只要多看、多听、多实践,就一定会比青蛙聪明。

五、指导书写——岸、园、围

六、读读抄抄(课后题)

七、弹性作业,拓展延伸

一星级:积累本课中的优美词句。

二星级:回家后用脸盆做一个实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三星级:同学间合作,自编自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31、回声

           

碰                         遇

                

      水波 ) ) )  ) 河岸      声波 ) ) )  )障碍物

 

             荡回来                     返回来

                                    

                

 

 

 

 

 

32 太空生活趣事多

设计意图:

1、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在语文学习综合性特点。因此,我设计了再寻趣事,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度。”(《礼记·中庸》)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叶澜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因此,我设计了感悟有趣中的发现、介绍和找原因,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设计“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预设方案。

预设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有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必”的卧钩以及书写的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看过《蓝猫三千问》吗?那肯定知道蓝猫和杨利伟叔叔一起去太空探险,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

 2、(出示杨利伟的照片)你有什么话想问杨利伟叔叔吗?

 生可能会问:你在太空生活得好吗?你在太空上都看到了什么?在太空怎么生活呀?你在太空活和我们一样吗?……

3、播放杨利伟叔叔的邀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朋友们一定等不急了吧?别急,要想了解清楚呀,就得先学好生字,读通顺课文。就请小朋友们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想想办法把它们记住。最后,还要请你给每一个小节标上序号。

2、指名读生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3、摘星星(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5、交流,板书有趣的事。

6、初步感知有趣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有趣的事,看谁读得好,选一名同学把自己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出示学生比较难读的句子,指名读。

(3)比赛读。

四、学写生字

1、生字都会读了,能写好它们吗?实物投影出示“杯、件、住、须”,你有什么发现?(左窄右宽)

2、范写,生每个字写2个

3、评讲。

4、出示:能、飘,你又发现了什么?(左右均匀分布)

5、范写,仿写。

6、出示杨利伟图片:小朋友们,你们都学会生字了吗?

太空中的生活说起来还挺有趣呢。下节课继续去看看有趣的事情!

 

第二课时

一、空中探险导入(出示课件)

1、  生字卡片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2、  做书上154页的读读说说。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课文中有一段话跟题目的意思是一样的,找找看。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有趣:就是有意思    

   挺:你能给它换个词吗?(真,很,怪,真是)

二、感悟有趣和不容易

(一)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啊?

(二)汇报:

1、你从什么地方发现太空生活特别有趣?

2、你能读出新鲜有趣,让人听了就觉得很惊奇吗?

 

睡觉——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1、把有趣的现象读出味道来,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在读中感悟有趣。

3、是的,没法睡觉,睡得不安心,在课文中就有一个词跟这个意思相反的,你能找出来吗?(安稳觉)

4、是的,如果不绑在睡袋里,就没法睡个安稳觉。我们一起来看看,宇航员在太空睡觉的情景。(出示课件图片)齐读。

 

喝水——用带吸管的塑料杯

1、你发现怎么有趣、奇特了?(水很难喝到)

2、你能读出这么有趣的事情吗?

3、这是怎么回事?

 

走路——带钩的鞋子  带网格的地板

1、你又有什么发现?怎么有趣了?(我们在地上走路很平稳,而宇航员很麻烦,得穿带钩的鞋子。我们地板很平滑,而他们的地板是带网格的。)

2、是的,请看看这幅图。想一想,宇宙飞船里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3、你能读好这句话,让别人很好地了解宇宙飞船的这个独特的设计吗?

4、还有什么发现,让你感到有趣呢?(在地面上,怎么用劲,怎么咳嗽都好好的,可是在宇宙飞船里却不一样,会飘到半空,还有可能后退。)

 

洗澡——特殊的沐浴器

1、怎么有趣了?你能读好这几句话吗?突出沐浴器的不同、特殊。

2、听听世界首位太空游客蒂托回到地球后说洗澡的趣事:

首位太空游客蒂托于2001年5月6日离开国际空间站安全返回地面时说,太空沐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洗15分钟的澡,准备工作要做几个小时。太空人首先要把自己罩进一个密封的帆布罩里,防止洗澡水到处飘飞。然后把双脚固定起来,不然,飘浮的身体被水一冲,会不停地翻跟斗。在失重状态下,水呈一颗颗圆圆的小水珠状,它们飘在四周对人的安全威胁极大,一滴水就会呛伤人。沐浴前,太空人还要戴上呼吸罩和保护罩。洗完澡后,水不会自动流走,人身上的水连同洗过的污水都要用泵吸走,沾在帆布罩上的水,也得用吸尘器—点点吸干。

3、这么有趣,你能读出这么有趣的感觉吗?

(三)感受不容易

1、太空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那么有趣,可是在宇航员的眼里,却不是那么回事。你们试想一下,如果你们长期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感受?(很不容易)

2、师就拓展文字(为了能适应太空生活,宇航员在地球上刻苦训练的例子)

3、围绕刻苦锻炼的主题,展开多种句式的说话训练:

在太空中,宇航员                必须             

不然                                          

为了能在太空生活,宇航员必须                             

(四)再读课文

三、找找原因

1、太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我们到太空这么游玩了一番,领略了那么多新鲜有趣而又奇特的太空生活,太令人难忘了。现在,你脑子里有没有一个大问号?有疑惑吗?(在太空中生活为什么会这么奇特呢?)

2、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个答案就藏在课文里,其中有一句话可以为你解答。

3、了解失重(课件演示)

四、再寻趣事

1、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是趣事吗?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

2、播放杨利伟叔叔的期望。

3、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再去太空看看,播放课件。

五、指导写字“必、事”

重点指导:1、“必”的卧钩以及书写的笔顺

2、“事”的笔顺。

六、布置兴趣作业:

1、写话练习:根据手上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假设自己在太空会发生什么趣事,以“我在太空中生活”为题目写一段话。

2、绘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板书: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绑睡袋

 走路    飘    穿钩鞋

喝水          带吸管

洗澡          沐浴器

 

 

资料袋:

太空吃饭讲究多

太空餐桌是特别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盘等餐具,桌上装有水冷却器和加热器。吃饭时,宇航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把身体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飘动。面对摆在餐桌上的饭菜,千万不能着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饭、夹菜要果断,要夹准、夹住,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饭菜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它也会“飞”走。咀嚼时节奏要放慢,细嚼慢咽利于消化,还可以减少体内废气的产生和排泄,避免宇航生活环境的污染。在太空吃饭最忌讳的就是边吃边说,这样会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飞出嘴外,飘在餐厅或生活舱里,宇航员稍不注意吸进鼻腔就容易呛到肺里发生危险。

 

 

 

 

 

 

 

 

 

 

 

 

 

 

 

 

33  活 化 石

设计意图: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这篇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查阅有关古生物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究发现,引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预设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3、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4.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       zhēnxī     sūn       jué     ròu       xún     shǐ    lín
博物馆    珍稀    公孙树     灭绝    食肉    中华鲟    历史   硬鳞
hé         quēfá
核桃       缺 乏
2. 出示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游戏:识字擂台赛举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2.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1)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2) 范写,生练写,评讲。
 3、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四个生字,并组一个词。

二、感知活化石的特点。                                                                                     1、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1)为什么称它是“活化石”呢?学生自由读,找找银杏树的特点,用――划出来。
(2)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3)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 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 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4. 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你们想看吗?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三、情境说话

假如你是“活化石”银杏树或大熊猫、中华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先组内练习自我介绍,再戴头饰到台上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师生共同评议)

四、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撅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五、指导书写“灭、克、历、史”

(1)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六、课后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2、扩展练习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双双——      一位位——

七、 作业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34 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师述: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4)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写字指导

1、师范写生字:厂、产、介。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习朗读。

2、交流朗读 

(1)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5)出示后三个自然段,你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过渡句,并仿照改一改文中的句子。)

3、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科、技、纺、织”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仿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大棚种植

(先进的科学技术)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语文园地八

教学要求:
 1、扩展识字量,反义词练习,朗读、识记成语,能写话,口语交际,才艺展示。
 2、通过认、读、识、记、说、做完成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利用部件区分形近字,扩大识字量。能看图说反义词。
 2、能在具体语境中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
 3、培养学生朗读、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具准备:形近字卡片,找反义词的画面,几种熟悉的动物、植物画面。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个活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让他们去主动发现,自主归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读小泡中的话,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2、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三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衣被是一家,用手来披挂,土坡一口缸,砸破石头上。

 3、“看看说说”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必引导。指名说。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本部分安排四项内容:读记四字词语;选词填空;写话;读短文。“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学生读熟、记住,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写”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对于内容和语言方面不必提出过多限制。“读短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一起读。

  创设情境帮助理解:如,太阳一出来——金光闪闪,黄山的风景——秀丽神奇,小兔子跑进树林——无影无踪,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

  2、自己想办法记住这些词语。(也可以让学生的把这些词语写在自己的积累笔记上。)

二、我会选

  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想像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自己选词填空,请同桌检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我会写

  1、启发谈话:平时你们有很多悄悄话在心里藏着没有说,你想说说吗?

  2、组内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内容不限,长短不限。)

  3、你可以说更可以把他写下来。这样自己以后看了还能想起来呢。

  4、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了解。也可以组织组内同学互相读读一读,评一评。

四、我会读

  1、自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同学比赛读,读给老师听。

3、组织学生说说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本组教材主题的一个延伸,融科学自然教育于口语交际活动之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解生物,保护生物的意识。活动中教师应该按照教材安排,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准备,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评价,以达到此次活动的多重目的。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2、相关的动物头饰、写有动物名字的标牌等。

  3、动物自我介绍的录音。

  4、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

教学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同学间互相阅读。

  (2)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简单的话想全班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召开“动物,植物介绍会”

  创设情境:大家看了这么多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掌握了这么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动植物的小专家了。我们组织一个“动植物介绍会”好不好?

  示范引导:昨天,我请作北极熊做了一次讲解,下面我把录音放给大家听听,我们可以学着它的样子介绍一下自己。

  3、分小组准备讲稿。

  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解,讲解的同学要戴好相应的头饰,挂上相应的动物标牌。(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

  5、各组推选最佳讲解员参加全班比赛。

  6、师生共同评议。

 

展示台

  这是本学期结束前的一次展示,可以把本学期的学习成果都那出来展示。教师要组织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展现自己,总结收获,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学生积累,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日记展示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也可以摆出来参观,或是打印成册发行在全班,全年级,家长。

  2、中华鲟等资料可以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展示。自然博物馆见闻可以在小组内介绍,再在班里介绍。(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