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分裂 资讯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14:00
ERP分裂
2003-06-02 13:51:01

《计算机世界》记者 徐萍
2003年国内ERP阵容的分裂,预示着中国软件产业走向成熟的横向工业的开端。
 
5月28日,伴随着北京人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喜悦,用友在北京匆匆举行了名为"ERP走向实时、用友推',1)">
出RTE套件"的战略发布会。据用友有关负责人介绍:"用友RTE产品的战略发布意义非同寻常,其实我们早在3月份就开始酝酿了。"
国内软件业从来就不缺少概念,从MRPⅡ、ERP、SCM、CRM、ASP到今天用友刚刚发布的"RTE"(Real Time Enterprise实时管理企业),不知道今后国内软件业还会炒作什么新概念?
耐人寻味的是,用友"RTE套件"产品的发布与今年3月份金蝶"EAS套件"(EnterpriseApplication Suite 企业应用套件,详见本报今年第7期第16版)产品的发布只隔了3个月。虽然这两家国内ERP企业的"龙虎斗"从来都不新鲜,但一个RTE,一个EAS; 一个倡导"实时管理"、"ERP走向实时"、在ERP领域全线通吃,一个鼓吹"平台软件革命"、"ERP明日黄花"、要从服务转向产品。两家企业于今年年初截然不同的表态,拉开了国内软件业"分道扬镳"的序幕。
在用友别开生面的网上网下互动的战略发布会上,用友还请来了发明"RTE"这一管理理念的鼻祖Gartner前来助阵。记者问Gartner中国区主管洪刚,两家公司在推广"RTE"时有无这方面的商业合作?洪刚和用友的答复是一样的:"Gartner是不依附于企业的一家独立研究机构,在RTE这一点上,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并没有商业上的授权许可使用RTE这样的问题。"
即使在IT圈概念如此泛滥的今天, RTE这一新概念的出现并不让人感觉有任何异常。异常的是,除ERP之外,这是用友历史上第一次在第一时间提出这样与众不同的战略,此前,用友在业界一直以战略保守而著称。
在这一发布会召开之前,用友将RTE战略捂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联想到此次用友一反常态的"敏感",和前一段时间金蝶、新中大等"危言耸听"的战略发布,看来2003年,经历了"ERP一窝蜂"和5年混战之后的中国ERP市场严重同质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到了不得不破解的时候了。
颠覆ERP?
"ERP已是明日黄花。"
"终结ERP。"
就在数月前,号称中国管理软件3强中的两强金蝶和新中大分别抛出了上面两个称得上是"骇人听闻"的战略发布。
对照5年前八大财务软件厂商纷纷举旗宣称做ERP,到今天金蝶、新中大的倒戈,这其中的事态变迁很值得令人回味。
"用友并没有告别ERP,恰恰相反,RTE赋予ERP更深的内涵。RTE战略使用友第一次能够和国外竞争对手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用友公司总裁何经华说。
2000年Gartner提出ERPII的概念是源于当时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但此后几年,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反复。更为重要的是像SAP这样的传统ERP厂商,对ERP的内涵进行了扩充。正如洪刚所说"传统的ERP向新的功能领域的延伸正在进行当中,这些新功能领域,就包括了CRM、SCM等"。
"这就是我们理解的ERP,这跟Oracle和SAP理解的ERP很类似,"何经华表示用友要坚持ERP,不会去提ERPII或其他,而在用友产品总监郑雨林看来,"ERP厂商对传统的ERP在应用面、技术面、产品层面进行的这种扩展,实际上就已经朝着Gartner所提的ERPII的方向去做了"。和佳总裁陈佳也认同这种对ERP内涵的扩充,他认为今天广义的ERP可以包含企业信息化的所有方面,而新概念的提出只有"扰乱视听"之嫌。
而认为"ERP是明日黄花"的金蝶总裁徐少春对此的回复是:"ERPII不是简单增加了ERP功能的复杂性、提高应用的难度、增加应用的成本,而是在ERP的基础上,消除了其技术落后、管理模式固化、行业应用局限等缺陷,从技术架构和管理理念上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的弹性系统,从而更适合中国成长性企业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需求,所以ERPII的出现是企业应用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终结ERP"的新中大认为:"Gartner新提出的RTE概念只是针对企业应用关注的一个方面,而这一点在新中大之前提出的URP思想中已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与应用。"
事实上,无论是坚持ERP还是反对ERP,各厂家一反以往的"齐步走",而对ERP内涵本身进行思索以至于分道扬镳对市场而言无疑是件好事。至少它预示着多年的混战后,竞争的层次开始沉淀出来,而"齐步走"之后的分道扬镳才是决定今后谁会活下去的真正开始。
告别"齐步走"年代
2001年深秋,用友产品总监郑雨林在美国硅谷与一位朋友吃饭。
"你知道什么叫实时企业吗?"虽然这位朋友没有明确用到RTE三个词,但这个概念还是立刻抓住了郑雨林。"实时企业就是,你在北京的餐馆里吃牛排,一口咬下去,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场的牛就会抖一抖。"这个生动的比喻让郑雨林突然有了某种灵感。
今年3月,当Gartner正式发布RTE后不久,用友便迫不及待地将其抓住作为自己的全线产品的注解。"3月,我们请Gartner的人到用友来介绍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当他们一介绍到RTE时,我们立刻感觉到,这与用友这些年来在产品方面努力的方向是不谋而合的。"何经华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终于为用友的产品找到了合适的注解。"
事实上,在市场越来越成熟的今天,ERP厂商们必须在过去5年的"大合唱"中把自己的声音区分出来,正如何经华所说,用友从产品、技术、服务到实践和理念等各方面已经准备"就绪",而Gartner的RTE一出来,"我们立刻意识到,这与用友产品的方向不谋而合。"
在2002年以前,业界普遍认可国内ERP市场有四股势力。
但在2002年,上面这种相对明显的分类很难找到了,最为重要的变化是用友、金蝶、东软金算盘、神州数码等公司为使自己的ERP产品得到真正的提升,进行了非同一般的整合:用友和汉康合作、金蝶并购开思、神州数码购买鼎新、东软金算盘和集信合作,这些公司一连串的资本运作使它们的产品与原先老牌的ERP产品相比,没有丝毫的劣势,甚至更有后发优势。
另一方面,国外ERP软件公司在2002年的一些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同质化"。例如,SAP、Oracle等"高端"产品也开始往中、低端市场渗透。更为重要的是另一事件,11月25日,或许是为了迎接SAP向中小企业进军,联想、Oracle及Sun公司联合发布了"鲲鹏计划"。在该计划中,联想与Oracle共同打造的"Oracle电子商务套件特别版"特别引人注目,其价格降到了和国内ERP厂商不分上下的地步:企业的软件、硬件总体投资不超过100万元。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资深分析师曹开彬认为,这意味着国内各厂商的ERP产品开始出现"泛同质化",即大家竞争的焦点不再是"有无真正ERP产品",而变为"谁的ERP产品功能更为完善、更为有特色"。实际上,国内市场上的"ERP泛同质化"有三种表现: 一是各公司的ERP产品在大的功能模块上趋于同质化;二是各公司的技术平台和技术架构上趋于同质化,都是采用.Net或J2EE;三是价格越来越同质化。曹开彬表示,"泛同质化"使国内ERP软件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生存也更为困难。
相比较2002年的"泛同质化"而言,各厂家今年的"区隔战略"倒是给ERP市场带来了一些清新的气息,也为整个ERP市场从混乱归为有序做了实质性的铺垫。
旧势力绝唱与三个分水岭
2002年,和佳软件的销售收入达到了6300万元,这已经是它连续第3年实现150%的快速增长了。但似乎这已是老牌ERP阵营中惟一的亮点。
追溯国内ERP市场的历史沿革,可以说经历了三个分水岭:第一个分水岭是1996年。其标志性事件为,开思在这一年开发出名为"CASE/ERP"的软件,这是国内市场上第一个明确为ERP的、国内厂商开发的商业化软件。从此以后,ERP软件开始受到国内软件厂商的关注,并由此而走上了国内ERP产业化的漫漫征程,吸引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加入到ERP的队伍之中。例如,利玛、山西经纬、金航联等公司相应推出了自己的ERP产品。不过现在这些公司有的已不在,有的已改名。
事实上,在1996年以前,国内ERP软件市场基本上是SSA、SAP、四班等国外厂商的天下,国内厂商没有相应的产品。正是开思等公司的ERP软件,打破了国外厂商"统治"国内ERP市场的格局,形成了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并举的局面。当然,两者的实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ERP的第二个分水岭是1998年,其标志性事件,是在这一年用友、金蝶等8家财务软件厂商宣布进入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并先后推出了众多带有"ERP"后缀的软件产品。通过这一事件,使ERP软件几乎在业界人人皆知。不过,财务软件厂商们的这一次集体转型并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它们所推广的"ERP理念"并没有被企业用户所接受,ERP软件市场的格局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其时国内的ERP市场仍然是开思、利玛、金航联等国内ERP厂商与SAP、Oracle等国外ERP厂商互相较劲,但和1996年不同的是,国内ERP的厂商实力大为增强、竞争力也更为强大。
2002年是国内ERP市场的第三个分水岭。其标志性事件是国内财务软件厂商向企业管理软件厂商转型的工作基本到位,并通过种种手段拥有了真正的ERP产品,从而与原先老牌的国内ERP厂商及国外ERP厂商开始了正面竞争,ERP市场的格局开始出现战略性变化。不仅如此,企业用户在2002年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一年,用户开始接受和认可ERP。
然而就在国内ERP市场真正启动之时,许多老牌的ERP厂商在与国外厂商和本土财务软件厂商的较量中,纷纷偃旗息鼓,退出竞争舞台。
对于老牌ERP厂商的没落,陈佳是这样认识的:"首先体制是制约它们可持续发展的羁绊,这些原本‘根红苗正‘的企业,在竞争初期产品优势还很明显,但这些多是科研院所背景的企业,缺乏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的经验;另外人员流失严重和技术创新跟不上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与用友、金蝶这样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相比,和佳还显得势单力薄,陈佳认为"像和佳这样的企业要上规模发展只有依靠资本市场"。
在2001年12月30日,开思正式归入金蝶旗下的同一天,上海联创近500万美元的资金也入到了和佳账上,和佳完成了首轮融资。
偷袭者利器
2001年,神州数码的入侵可谓给ERP厂商们来了个措手不及。虽然1年下来它对高中端市场实质性的冲击并不大,但它在中低端的游击战却有了一些声势。然而,从今年年初的一些市场动作中,人们不难感觉到另外一股来自传统系统集成商阵营的杀气,而它的进入对未来ERP市场格局的影响或许比神州数码要大得多。
从去年开始,东软就开始与SAP、Oracle展开密切的合作,今年年初,东软信息学院与SAP签定了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与翰威特联合开发HR解决方案,还发布了自己面',2)">
向大型企业资金管理的解决方案MPC。虽然只是在ERP战场边缘"偷袭",但东软对企业信息化市场的进攻策略和手段都非常清晰和有力。
东软总裁刘积仁向记者表示,东软一直在一个大ERP的概念里做一些与时俱进的实施工作,他说:"我们不是一个单纯地提供ERP全部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也不是一个不做ERP相关产品的公司。"
长期扎根行业的东软有着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的经验,但对于做通用的ERP产品却有些力不从心,正如刘积仁所认识到的:"ERP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它需要从许多客户案例中积累,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管理方法学。我不认为东软在短时间内能开发出一个能符合许多制造业特点的产品,因为这需要时间的积累。"
同样在ERP这个市场,单纯的资本运作也不灵验,东软曾收购过一个小型ERP公司,做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Empower;又收购了财务软件的老字号企业金算盘的股份,用来弥补自己产品上的短板,但都没有也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003年,东软的一系列举措表明了它对ERP市场有着足够的野心和耐心。刘积仁说:"东软在做产品,不是做ERP最核心的部分产品,但我们从它内部资金结算、客户关系、物流等方面做分阶段实施,在这方面东软已经进入比较长的时间了。实际上在高端,我们是通过集成世界上最优秀的SAP、Oracle的ERP产品,以及东软现有的与ERP相关的产品,通过提供一种服务和顾问咨询来实现的。而在面向中小企业最低端方面,我们会通过金算盘和Empwoer来找到适合的市场。我们从各方面一直在构造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某一部分的实施方案,可能某一个方案不一定代表一个ERP系统,但实际上我们获得了一大批企业客户,为未来实施全方位的ERP解决方案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备和尝试,东软的这套边缘切入战略在许多大型企业和行业市场有着较好的效果。
ERP市场已经感觉到了来自系统集成厂商的威胁,并发出"ERP是标准化的软件产品,不是你们能玩的"警告。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买方市场,未必名正才能言顺,像东软这样的有着深厚客户资源的企业,是无论如何不能小视的。
新生阶层
中国的管理软件市场究竟有多大?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对去年的一份市场统计报告表明,仅仅是在通用管理软件市场上,前十位的品牌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0%,而在统计之外的市场容量更大的行业市场,像用友、金蝶、新中大这样的厂商甚至占不到多少份额,中国的ERP市场真可谓层峦叠嶂、地势复杂。
事实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东软这样的大型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外,许多行业性很强的市场被大量的小规模的行业软件提供商给消化了。
"ERP一定要做行业。"陈佳表示。
但是目前中国有哪一个行业能产生规模较大的软件公司?也难怪何经华要说:"今天就算把用友分成50个公司,每一个都仍然是中国前50大的软件公司。"
事实上,这些行业软件提供商做不大的原因并非单一的行业市场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大型软件企业,真正的症结在于:这样的软件企业主要以做项目的形式存在,从赢利模式上看,周期较长,回收较慢,并且它们行业分工非常严格,基本上没有向其他行业拓展的可能。
那么行业软件供应商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是在市场分化之际找一个合适的价格把自己卖掉或许是在定制软件和商品化的软件间找到平衡?
计世资讯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上述矛盾为一个新的阶层--业务基础平台供应商的诞生提供了契机。
业务基础平台是以业务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的平台,它和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基础架构平台相比,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和用户的管理及业务相关度比较大,是管理软件开发的通用基础平台。从互联网转做软件的王志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我们平时实用的工作手册:通用的手册实用性差,专业的手册灵活性不强。"
平台的出现,就是要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做自己的活页。
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曹开彬认为:"随着业务基础软件平台日益被大家所接受、认识,随着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产品的增多,一个新的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产业群体会在未来3年内诞生。"
目前像思维加速和点击科技这样的企业就定位在业务基础平台供应商的身份上。与此同时,想向高端行业市场渗透的用友也推出了自己的UPA平台,于是有关平台革命、平台的开放性的争论成为进入2003年以来软件产业最令人兴奋的话题。
"平台是一种趋势,至于选择封闭还是开放完全取决于厂家在这个行业所处的位置,像用友这样的行业老大,自然要选择做封闭。"王志东分析道,"事实上,这样的游戏在IT界是屡见不鲜的。"
"业务基础平台供应商的出现,会对产业链和竞争格局带来深刻的影响,众多行业软件供应商在与业务基础平台供应商合作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阵营势力,与用友这样的企业进行抗衡。"思维加速总裁马科对未来的竞争格局进行了如上的预测。
横向工业的前景
正是ERP市场"泛同质化"的表现,从而引发了如今国内ERP市场的惨烈竞争,才会导致ERP主流提供商的分道扬镳。事实上,今年年初发布的计世资讯《2002~2003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2003年和2004年将是国内ERP软件市场、管理软件市场竞争格局成形的关键年份,2005年之后的管理软件市场将像1998年后的财务软件市场一样变得逐渐成熟而有序。因此,谁能在这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谁就能在这个仍然还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中生存下去;谁能在这一轮的竞争中保持王者之风,谁就能在这个中国软件产业的主战场中独领风骚。
很明显,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处处领先于对手。Gartner认为,企业管理理念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时企业"。依据于此,用友也发布了自己理解实时企业的9项原则,并抢先推出了"RTE套件"。更进一步,用友认为,ERP是RTE套件的核心,ERP本身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实时",走向实时的新一代ERP将会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主流。无独有偶,今年国家863也专门成立了"新一代ERP"的研究课题,计世资讯发布的《2003中国软件平台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也指出,新一代ERP将会在2005年成为企业管理软件市场中的主流。
用友这次的战略是否一定奏效还很难断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毕竟"实时企业"的概念是从用户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厂家的产品角度。在这一点上,王志东说:"企业信息化,企业是主体而不是技术。用户关心的不是技术而是方案。但是现在的软件企业,越往高端走越容易盲目崇尚技术而忽略应用。"
综观国内财务软件的发展史,以及国际上ERP软件市场的发展史,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各厂商是如何的"分道扬镳",未来国内ERP市场的格局必将是5、6个品牌主导全国市场,同时在一些特定行业与特定区域拥有大量的局部品牌。
事实上,不仅是ERP软件的厂商们,中国软件产业的主力军也在竞争激烈的各种软件市场中,它们都在"分道扬镳"。例如,在杀毒软件中,在一致向企业级市场进军的过程中,江民、瑞星、冠群金辰等主流厂商也在分道扬镳;不仅国内厂商如此,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其实也是如此。在2002年和2003年中,数据库、中间件等国际巨头充分在中国市场上表演了一出出分道扬镳的好戏。
这是变革的前奏。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曹开彬认为,2005年,将会是中国软件产业竞争告别同质化、迎来多层次竞争的一年。届时,跑在各路的英雄好汉是否能殊途同归呢?
"中国软件产业成熟的竞争形态还没有到来,这种梯次竞争层次的沉淀,意味着软件业要从一个纵向工业走到横向工业时代,可能还需要3~5年的时间。"何经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