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2:14

第二单元

一、给加点字注意。

1、恪守(      )                    2、吝啬(        )

3、棒子(      )                    4、譬如(        )

5、灵犀(      )                    6、挖掘(        )

7、脑髓(      )                    8、勃然(        )

9、廉价(      )                    10、冠冕(        )

二、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在其后面分别写出正确的字。

严竣     借鉴     奥秘    琢磨   瞬间     魅力     摇篮     迷恋      反馈

略高一筹      泼墨挥豪      心荡神迷      发号司令

                                                                                  

三、选词填空。

1、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一个著名的实力         的科学基地。

(雄厚    强劲     厉害)

2、在二十世纪里,我们将          科学和教育的腾飞,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不断前进。

(实行    执行      实现 )

3、学物理的人了解了这些像诗一样的方程的意义以后,对它们的美的          是既直接而又十分复杂的。

(直觉     感受      感觉)

4、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         

(特殊性      深刻性       普遍性)

5、唐代文化的         同实行开放政策大有关系。

(辉煌灿烂        琳琅满目       富丽堂皇)

四、根据《拿来主义》一文 的内容,阅读下列语句,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每个括号内写出两个字的动词)

1.  对外国文化遗产采取占有\挑选的态度,即科学分析的态度,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  指国民党反动政府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

3.  批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若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企图.

4.  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的阴谋罪行.

五\<<拿来主义>>最后一段共有五句话,它们主要是围绕五个问题展开论述的.请将五个问题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总之,我们要拿来.                          (  )

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  )

3.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  )

4.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  )

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

A.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B.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

C.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D."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E.以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六\ 选择题.

1.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俄罗斯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以促进共同繁荣.

B.什么是"性灵"呢?这两个字联起来字典上的解释不中肯.

C.尽管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的创造是一样的.

D.所以,有"历史之父"之称的希罗多德说:"东方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摇篮."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同俄罗斯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正在顺利发展,这是令人高兴的.

B.这个理论当时更不为同行所接爱,但流传了许多半羡慕半嘲弄的故事.

C.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哝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D.在学校的许多人心目中,我们已经和计算机连体,或者说计算机已经与我们连体.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彼此之间很快熟悉了,他们靠着大树,凑近了,不拘一格地谈笑着.

B.我军识破了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对岸.

C.小明的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D.一边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巨匠,一边是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然其切身体验竟如此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亿对报纸上的某些观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的这些看法不无道理.

B.对于男女如何交往这个问题上,高一(1)班曾展开过一番热烈的讨论.

C.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D,围绕体育比赛中日益严重的商业化\明星化趋势,对大学生运动也产生了一定冲突.

5.将下列句子组合成文,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教育水平提高了,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

(3).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4).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另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5).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A.(4)(3)(5)(1)(2)  B.(3)(1)(5)(2)(4)

C.(2)(4)(1)(5)(3)  D.(1)(3)(2)(4)(5)

6.<<拿来主义>>一文开头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谈起,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们吸取经验教训,所以从历史发展谈起.

B.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同国家政权\内外政策密切相关.

C.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

D."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都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的发展不相容.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几张画却郑重地挂过去显得寒伧可怜)

B.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

C,总之,活从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运用反语,实为"堕落"之意).

D.听说不远还要关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传道"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力媚态)

8.下面四句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尼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那是级端有害怕的.

B.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外国,钱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是极端有害的.

C.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经这样做了;但我们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极端有害的.

D.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那样做是极端有害的.

9.下面文字的主要毛病是什么?对批评述中肯的一项是(   )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这是千真万确的.凡在科学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历尽坎坷的.司马迁读遍藏书,游历全国,忍辱著述,才写成<史记>这部伟大的巨著.徐霞客历尽艰险,几丧生命,走遍了三山五岳,作了几十年的考察,才给我们留下了有重大价值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法拉第经过几千年的刻苦研究和无数次实验,在物理学和化学方面才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革命的光辉史章不也是革命先辈用血汗和生命写成的么?井冈山上的哨口雄关,长征路上的千山万水,宝塔山下的个个窑洞,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

A、“凡在科学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历尽坎坷的”,这句话说得太绝对了,因为有的人在科学上取得很大成就,是很容易的,没有坎坷。

B、司马迁不是科学家,《史记》也不是科学著作,仅仅是作者创作的一本书,用做例证不恰当。

C、全文大都是用的中国人的事例来论证论点,而文章中间插入的法拉第的事例就显得不伦不类。

D、全文要论证的是“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所用的最后一个材料说的是革命道路不平坦,因而它是不能证明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的。

七、下面一段议论文,字、句、标点都有需要删改的地方。请按下面的要求修改。

(1)       多与人交谈,可以使自己的大脑得到锻炼。(2)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人交谈中,爱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3)经常说话,尤其是在人生面前说话,总要尽量说准确、鲜明、生动些,这就能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4)不少人都人这样的体会,当和生人交谈时,思路会变得敏锐起来;各种原先没有想到的内容,必定会出现在脑海里。(5)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6)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多与生人交谈。

1、原文六句中有一句应删去,它是第(   )句,理由是                      

                                                                        

2、原文有一句句序不当,文脉不顺,应将第(    )句调整到第(    )句之前。

3、原文有一处句意不贯通,不合逻辑,它在第(    )句中,应修改为         

                                                                         

                                                                        

4、原文中有一处转移了论题,应将第(     )句中的                         

                             改为                                        

                            

5、第(    )句中“      ”一词违背了议论文语言准确性的原则,应这样修改:           

                                                                       

6、第(    )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用错,应这样修改:                        

                                                                          

八、阅读《拿来主义》一文中的几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1、  尼采的“丰富”和“大度”各指什么?

“丰富”指                                                                      

“大度”指                                                               

2、对“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只是自己送出去,别人也不“抛来”,这还不算坏事情。

B自己送去之后,别人还会“抛来”,这不算坏事情。

C如果只是自己送出去,而不导致别人“送来”,这还不算坏事情。

D自己送出去之后,别人不会“送来”,这不算坏事情。

3、第(1)段文字论证的观点是(        )

A能够送去,也不算是坏事情。

B以出卖民族利益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送去主义”会断送民族前途。

C中国不想做“太阳”,不能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D“送去”永远要不得,“送去”的结果永远是祸国殃民。

4、请具体写出第(1)段文字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5、对第(2)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开动脑筋,要眼光敏锐,要靠自己来决定。

B 我们不要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而要学会自己拿。

C 我们对文化遗产要作具体的分析,并认真挑选。

D 我们对文化遗产要作具体分析,认真去挑选,同时要开阔眼界,冲破“送去主义”错误观点的束缚,而勇敢去占有。

6、第(2)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7、第(3)段和第(4)段中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下面是对各个比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B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C  “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比喻吸取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  “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8、第(3)段文字批评了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他们分别有怎样的表现?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       第一种人:                                                                 

                                                                              

(2)  第二种人:                                                         

                                                                         

(2)       第三种人:                                                      

                                                                         

9、第(3)段加点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

A “孱头”的态度                      B “昏蛋”的态度。

C “废物”的态度                    D指“孱头”、“昏蛋”、“废物”三种态度。

10、对第(4)段画横线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用鱼翅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B 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C 不要用拿来的贵重物品摆阔气、装门面。

D 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花费太大,损失太重。

九、阅读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中的三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1、第(1)段的第一句从语法上分析,属于    句。

2、  写出第(1)段的中心句:                                           

                                                                          

3、写出第(2)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

                                                                           4、下列方框内概括第(3)段的段意。

( )( )( )( )( )( )( )( )( )( )( )( )

5、试分析这三段文字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6、学习这三段文字,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科技创新的看法。

                                                                             

                                                                          

十、阅读《美与物理学》片段,回答问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1925年夏天,23岁的海森堡在雾中摸索,终于摸到了方向,写了上面所提到的那篇文章。

B 他喜欢打乒乓球,而且极好胜。

C 1928年秋自美国来了一位博士后,自此海森堡只能屈居亚军。

D有人说这是300年来物理学史上继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后影响最深远的一篇文章。

2、第三段的内容似乎与中心无关,但能从另一方面表现出海森堡的个性特点。有一个词最能体现,这个词是             。顺带点出发周培源这一博士后得乒乓冠军,意在说明                                                                  

3、  写出文中“朦胧”一词的含义。

                                                                             

4、  第四段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海森堡和狄拉克文章的区别。试写出两人文章的异同。

                                                                                        

                                                                                

                                                                                  

5、  狄拉克的文章“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中的“似乎”二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十一、阅读《〈科学与艺术〉楔》片段,回答问题。

  1、第(1)段横线上缺的一句是(      )

  A 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B 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越多样化,科学原理生活应用也越广泛。

  C 人们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科学原理,表现形式也多样化。

  D 越是广泛生活应用科学原理,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就越多样化。

 2、第(2)段中两个括号内缺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A 不但  而且    B 因为   所以   C 尽管   但    D 只要   而

 3、将第(3)段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般陈述句。

                                                                            

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史上有两大发明,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学。

B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

C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D 科学家和艺术家追求的真理性都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

5、  文章,就你的理解,谈谈科学和艺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