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 建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1:48:57

牧区藏民常把牛粪贴在墙上,以备冬季取暖之用

以牛头装饰家门的藏民家庭

藏民新居
藏族的居住情况也因农区牧区的不同而各异。牧区多住帐蓬,以牛毛织成粗毛布缝制而成。质地粗厚,可以御风雨雹雪。搭起时,帐篷中间用木柱数根撑起,外围四周用绳拉开,绳端系橛钉在地上。前面分成两片,可当门出入。另外也有以草皮和牛类砌成的半定居性的房屋。民主改革后,牧区已修建了大量新型住房,牧民已定居放牧。
农区农民的住房,以石筑墙,室内撑柱,楼墙高耸、俨若碉堡,大概沿用古代的碉堡建筑形式。一般三层,中层住人,下层圈畜,上层晒谷物、安佛堂。也有高五层者。据《西藏王统世系明鉴》、《贤者喜宴》等众多藏文史书记载,藏族第一座碉堡式宫殿是西藏山南雅隆部落的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所建,名为雍布拉康(意为母子神宫),依山起建,巍峨壮观,至今犹存。一种是百姓居住的平房,稍好人家可筑两层楼房。无论哪种住房,皆为平顶。
德钦藏族的“土库房”
土库房很重视房屋朝向的选择,大门要对林木茂盛的高山,不能对箐沟和庙宇。房屋一般高三层,通常都贴靠高坎,错一层布置。平面形式为角尺形、“凹”字形或“回”字形。木梁柱承重,土墙围护。土墙为夯筑,靠外一侧有明显收分。柱距通常为九尺(当地的一尺等于45至47厘米)。因此,土库房就以9尺╳9尺的方格网作为建筑平面和建筑规模的控制,并以柱子的根数作表达,形成了一个规范的系列。层高一般为:一层8.5尺;二层9.5尺;三层7.5至8尺。楼面、屋面均以土填实,厚度在4寸至1寸之间。
每户均在二楼设存放粮食的粮仓一处或两处。并且,粮仓一律用井干式结构,认为井干式结构的粮仓贮存粮食最为安全可靠。该井干式粮仓显露在外墙面上,增加了外墙面色泽和质感的对比变化。
在色彩方面,藏族最重视白、红两色。这与藏族的宗教信昂和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在涂料的使用上,红色只能用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上,这是古时候杀生,用热血泼“赞卡尔”的做法演变而来的。生活、居住性的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以体现它的吉祥、温和、善良的本性。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坐落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
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相传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后经累世重修扩建,至清顺治2年,达赖五世令第巴索南饶丹主持扩建工程,历时8年,建成白宫部分。康熙29年,第巴桑吉嘉错又建红宫部分。累计工程历时50余年,始具今日规模。
宫体部分可分为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主楼13层,高117.19米,东西长360米,全部为石木结构。内设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库房、灵塔殿、庭院等。全部建筑依山势垒砌,群楼重叠,气势磅礴,体现了藏式建筑的特色和藏汉文化的融合,为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