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乳制品高速发展背后有“隐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41:38
益生菌乳制品高速发展背后有“隐忧”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http://www.fi365.cn 时间:2006-7-27 添加到我的生意宝
     近来,一些新推出的酸奶产品上往往标注了“益生菌”字样,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传统酸奶中添加的是两种菌类(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而标识上有“益生菌”字样的新品中往往添加了另外两种乳酸菌类(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中国奶业协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益生菌乳饮料目前正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未来5年内还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但是,记者注意到,很多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什么是益生菌?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兴华教授告诉本报记者:“益生菌是指对人和动植物机体有益的菌。人体的肠道中存有大量的细菌,并且有好坏之分,对身体有益的则称为益生菌,它能够在人体肠道内繁殖,具有调节人体肠道平衡的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罗雪云教授告诉记者,我国现行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目前可用于生产保健食品的益生菌有14种。 

    郭兴华教授介绍说,“益生菌通过直接免疫刺激和抑制突变预防肿瘤发生、阻止高胆固醇血症而给宿主有益的作用。益生菌也能产生和诱导机体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如抗菌物质和免疫增强剂等。几千年来的历史经验和世界范围的实践证明,益生菌对人和动植物具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产量、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生理功能和作用。目前益生菌已被认为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微生态物质,担负着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维持人体中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益生菌产业存在三大问题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会长宋昆岗表示,益生菌提高了乳品饮料的保健功能,所以,在我国前途广阔,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但是,记者注意到,在益生菌产品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三大问题。 

     首先是现行国家标准偏低。现行的《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标准中所规定的活性乳酸菌含量比国际标准规定相差10倍(我国将乳酸菌活菌数定为≥100万个/毫升,而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是活菌数≥1000万个/毫升);二是对产品活性菌的检出,没有界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和确切的含量,只要在销售过程中有活菌检出即可。另外,该新标准对益生菌产品的保质期及贮存条件等,也没有具体明确限定。 

    郭兴华教授指出:“益生菌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活’字上。从饮用效果来说,普通乳酸菌要想到达肠胃产生良性作用,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首先在销售过程中要保持存活,而且在饮用后还要抵抗胃液、胆汁的强酸性消化作用,所以存活率很低。”而现在的情况是有些益生菌产品在出厂时和初上市时是合格的,可由于产品中的活性菌不能在常温下长时间存活,两三个月后,消费者买到的产品中活性菌也许一个都不存在了,保健功能尽失。 

    专家认为,益生菌乳制品要想有一个健康发展的空间,必须保证行业的有序竞争,像乳酸菌标准等与益生菌有关的标准应当得到修改和完善,并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其次,我国的益生菌产品生产技术距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表现在产品质量偏低,企业入市门槛偏低,整个益生菌市场向低水平、低层次发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任发政教授指出,我国的益生菌行业缺乏相关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菌种筛选不力,不能保证所用菌株具有生理功效;优良菌缺乏。二是益生菌在乳制品中的存活不高,我国在生产和包装技术上还滞后于国外的同类产品,因此导致产品中的菌数不高。 

    第三,产品标识混乱,概念模糊不清,容易误导消费者,扰乱乳品饮料市场秩序。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益生菌已在奶制品中广为运用,但是其市场却十分混乱。有人在产品名称的标识上故意混淆视听,例如,同样的四种菌,不同的厂家将其分别命名为“LABS菌群”和“A菌+B菌”。有些商家还利用消费者对益生菌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的现状,有意夸大其产品的功能。  文章来源:健康周刊
本信息真实性未全球食品配料网证实,仅供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