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2:06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走进罗湖区翠竹小学的校园,就像走进了飘满书香的花园。前操场上的大拇指雕塑给人一种自信和力量,雕像周围的小叶榄仁树生机勃勃,充满无限希望。举目望去,正对校门的高大教学楼墙壁上镶嵌着几个醒目的红色大字: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这几个赫然鲜明的大字传递出来的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关怀。同时,也折射出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这些,足以给来访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深入到翠竹小学采访,记者终于为这些良好的第一印象找到了答案:原来,这里有一位无论是理论功底还是实践经验样样都叫得响的优秀校长。在他的率领下,学校一班人马精心打造出了多姿多彩而又亮点纷呈的办学特色,并创下了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居于前列的育人业绩。
说一说优秀校长:
独创“适合教育”强调“千人千面”
本报记者傅欣彦通讯员张文晋报道在深圳基础教育界,翠竹小学校长张希怀极富威望,他先后把螺岭小学和翠竹小学打造成为深圳颇具特色的名校。同时也因为荣誉众多而成为深圳教育界十分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他先后被评为“罗湖区十佳校长”、“深圳市优秀校长”、“深圳市名校长”、“南粤优秀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全国千名骨干校长”。自2001年3月担任翠竹小学校长以来,他在实践中摸索出独特的办学理念:“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并逐渐升华为“适合教育”。
教育的关键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
张希怀校长解释说,“适合教育”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的心灵走向真、善、美;强调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适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民主、科学的教育教学服务;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在突出的方面有更大发展,个体发展形成整体发展,个体的和谐促成整体的和谐,而整体的作用和力量必将大于个体作用、力量之和。另外要打破学科、教育学术思想的局限性,要突破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局限性,应站在人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有生命力的人性化的大教育;强调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倾向性还给学生。总之,这种教育就是要吸纳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精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创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之所以有着对教育这样精辟的认识,源于他的教育实践和实践中的反思。翠竹小学的老师们都还记得校长发出这样的疑问:“四大发明曾经让中国自豪了数千年。然而,电灯、电话、电视、汽车、飞机、计算机等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的东西,却没有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有,迄今为止,诺贝尔奖一直与中国大陆无缘,这也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一种遗憾——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教改的关键是还给学生“学习自由”
的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是张希怀校长多年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他心中对教育的一个结,他要在教育的实践中把这个结打开。通过对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研读,对中外教育的比较,通过多年在教育实践中的摸索,他感到我们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教育模式的标准化。这些标准化具体表现为“课标”的全国统一化,教材的全国统一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程式化,学生班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检测答案的标准化,对学生评价的单一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化等等。这些“标准件式”的人才生产模式,忽略了人的个性差异,违反了人的成长规律,容易造成 “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状况,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过去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思想障碍。比如,不愿承认个性差异、不敢承认个性差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不敢宣扬个人价值观、不敢鼓励实现个人价值。这些思想,严重阻碍了因材施教。
——对“全面发展”的片面理解。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高标准要求,这是没错的。问题是,我们过去习惯于理想化地要求所有学生在所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除少数人能真正达到“全面发展”之外,大部分人很难做到。能够德、智、体、美、劳基本发展,某一方面特别发展,这样的学生就很不错了。如果我们平均使用力气去教育学生,强行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结果只能削峰填谷、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
——“钟摆式”思维定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我们过去常犯的错误。一说课改,就丢了优秀传统;一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落实“双基”;一强调过程就不顾结果;一提到能力就不要分数;一说要搞课改就一哄而上编教材……这些作风是我们实现真正意义教育的“拦路虎”。
——学生缺少学习自由。因先天和后天的影响,每个人的个性、兴趣、爱好、智力、能力都是千差万别的,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我们的教育要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自由,并尊重这种自由,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优势方面都有最大的发展。然而,现在学校教育的实际与这样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有些“吃不饱”,有些“吃不了”,有些“不想吃”的硬要人家“吃”,有些“想吃”的偏不给“吃”,学生在校基本没有学习自由。
谈到课改,张希怀也感慨颇多。他认为当前的课改,花了许多的财力、精力编了新教材,花了很多钱购买了多媒体电教平台,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对老师进行培训,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课改应该改在最核心的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学习自由”,要建立符合学生个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动态、综合的课程体系。
在办学中实践教育理想
张希怀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是“千人千面”的教育,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要让教育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允许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差异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来解决?张希怀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有人说:这种理念过于理想化。但是张希怀还是向着这个理想迈开了坚实的步履。他大胆地提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改变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把这些浓缩在“四十八字真言”中,即:承认个性、了解个性、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因材施导、因材评价、因材发展;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他与翠竹小学的干部和老师们一起探讨研究,如何继承我们教育中那些宝贵的经验;如何转变不符合真正教育规律的观念和做法;如何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如何根据需要给予学生恰当的教育;如何面对多元需求的学生丰富、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如何涵养教师的文化底蕴,积蓄教师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思想中,他常常强调“以人为本”。无数次告诉老师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 《学会生存》这篇著名报告中的一句话:“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这种亲切的人文力量的渗透,不但赢得了老师们的尊重,也得到了著名教育专家林格的高度评价:“像张希怀校长这样对教育认识如此深刻的人并不多见,他的教育思想应该让更多的人所了解。”
本报记者傅欣彦通讯员张文晋报道几年来,在“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观念的引领下,翠竹小学的教育之花绽放得格外灿烂,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分层递进教学、双语教学、特长教学、“三学会”活动等独有的特色。
分层递进教学
该校的分层递进教学始于新一轮课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它的合理内核是承认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具体做法是:在同一个班里,学生根据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选择A、B、C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学习,每个层次的学生,教师从备课、讲课、辅导、作业、考评等多方面都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教学。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聪明的孩子“吃得饱”,后进的孩子“吃得了”,每个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照顾,学习也取得了最佳的效益。去年,学校在分层递进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全体参与,依据语、数、英三科教材分别编写了各年级的 《分层递进练习册》。几年的实践证明,分层递进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深受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双语教学
“学习语言要早,一定不要错过最佳时期”,这是张希怀经常讲的一句话。作为我市首批进行双语试验的学校,他们根据“最佳学习期”教育理论,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双语教学实验。有人这样形容翠竹小学的双语课堂:这里是一个没有门窗遮挡、没有围墙阻隔的英语国度。课堂上同学们演英语小品、编英语故事、进行英语辩论、用流利的英语讲述自己的感受;课堂外,同学们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办英语小报,听英语广播。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学习英语氛围的营造,电子屏每天都会滚动播出英语的名言警句,英语老师平时常用英语和学生对话,学校还把每周三定为学校的英语日。双语教学的实施,使该校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的英语词汇量达5000多个,综合英语水平与高中普通班毕业生英语水平接近。该校学生每年升入市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数均名列全市前列,仅2007年,就有37名同学考入市外国语学校,居全市第一。
“三学会”活动
作为该校提倡并坚持实践的创新之举,特长教学极具前瞻性。其目的是希望每一名学生在各方面都有较好发展的同时,能在某一方面能有突出的发展,从而将来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拓展自己的事业空间。为做好特长教育,该校在一年级招生时,就着手进行调查,有意识地把同一兴趣爱好的孩子编成一个班。如把喜欢唱歌、跳舞的孩子编成一个班,每周增加一节相关方面的课时。这样六年下来,这班的学生就比其他班多学了三分之一的课时,这方面的特长就显现出来了。“三学会”即要求全校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人人学会游泳,学会下一种棋,学会演奏一种乐器。游泳是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尤其是生活在南方水乡的人,游泳是最基本的求生本能,同时,也能很好地增强体质;下棋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决断能力,是对人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方式;演奏乐器,能够将自己训练得手巧心灵,能够发展右大脑,进而促进全大脑的发展,同时也能陶冶性情,得到艺术的享受。总之,“三学会”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游泳方面,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区游泳团体冠军。棋类方面,学校的棋类班深深吸引着同学们,小小棋盘展现了孩子们思维的大世界。乐器方面,学校的管乐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已能演奏许多中外名曲,并在区、市比赛中获奖,最近还接到了香港一家机构的邀请,准备赴港演出。
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学校办起了 “教育超市”,开展了学科兴趣周、校外小组合作实践等活动。其中“教育超市”开设了多达36项的活动课程,如电脑、唱歌、跳舞、写字、画画、陶艺、科技制作、体操、毽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古诗词、主持人等等,供孩子们选择,让他们学到他们喜欢学的东西。学科兴趣周上,各学科师生一齐行动起来,创设浓郁的学科学习氛围,探索、交流学科学习方法,开展朗诵、演讲、辩论、才艺表演、竞赛等学科兴趣活动,让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开心。
校外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翠竹小学还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校外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学校让孩子们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变封闭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同一个班4~6个家庭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学校制订出许多活动方案供孩子选择,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开展活动。活动地点可选市内适合开展活动的地方,每一次由一位家长轮流带领本组几个小孩开展活动。家长们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项活动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5年“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在翠竹召开,与会代表对这项创新的活动课程给予了很高评价。
实行“星级学生”评比
此外,从2005年开始,翠竹小学还全力创新学生评价制度,取消了“三好学生”评比,实行“星级学生”评比。原来,该校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过去的“三好学生”评比,每个班年年都是那十个八个学生被评为 “三好学生”,而大多数的学生却得不到激励。这种“三好学生”的评比,其实就是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个性、不同特长的学生,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悖,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为此,翠竹小学取消了“三好学生”评比,实行“星级学生”评比。按德育、学习、特长三大类,设置“守信之星”、“英语之星”、“动漫之星”等50颗星,分“铜质翠竹之星”、“银质翠竹之星”、“金质翠竹之星”三个层次,让学生“满天星”。发掘每一位同学的每一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信心和自豪感。即使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如果扫地扫得好或是跑步跑得快,也会得到及时的激励。既鼓励孩子们在学习成绩方面冒尖,又鼓励孩子在能力、创造精神和个性发展方面突出。老师们说:星级评比能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有力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们说:这样的评比活动,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实践证明,取消 “三好学生”评比,实行“摘下满天星”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可以让每个学生在争取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扬长避短,张扬个性,力求创新,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天赋及特长,最终实现“高分高能”的素质教育目标。

亮一亮育人业绩:
3年共获国家级奖励96项
本报记者傅欣彦 通讯员张文晋报道 如今的翠竹小学已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成为老师们成功的舞台。翠竹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真正实现了人人有发展,个个有特长,他们都感到在翠竹小学学习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学校形成了“活泼、求真、合作、发展”的良好校风和“我要学、我会学、我能行”的良好学风。
几年来,翠竹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居于全区前列,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课改过程中,学校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强、师仪高雅”的优秀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上,学校先后推出以下七大工程:教师充电工程、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教师责任工程、青年教师成材工程、教师互帮工程、特色教师培育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的教风和学风,形成了学校独有的教师特色。近三年来,学校师生共获得国家级奖励96项,省级奖励226项,市级奖励项315。 学校先后被评为“罗湖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文明学校”、“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办学效益好学校”、“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学校少先大队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如今,翠竹小学已成为在市内外颇有影响的品牌学校。全国大型教研活动多次在这里举行,中央、省、市级媒体多次对该校的先进事迹予以报道,学校还入选了《全国名校6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