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20:27

北京十一学校: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日期:2010-07-12]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发展,是整个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多年来,各地中小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努力。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列报道”,刊发部分普通高中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经验,供各地参考借鉴

  ■本报记者 刘华蓉 张滢

  今年年初,北京十一学校在经历了10多年的“国有民办”体制后,正式回归公办。“但有一点没有变,作为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学校,北京市教委鼓励我们继续进行改革,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

  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连接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该怎样突破?在进行深入采访后,我们发现,学校被赋予的改革试点“权力”和不懈探索,让十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课程改革:围绕学生一生发展做文章

  让学生们知道为何而学,比学知识更重要。课程变,评价方式变,把看起来高远的人生目标培养问题解决了,在探索中回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事件:2008年1月24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走进十一学校,在学校开办的“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的讲坛上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外交官生涯。当听到外交谈判连轴转,4天不得休息,孙玉玺在谈判时不得不将图钉放在自己膝盖上,用钉刺的方式让自己不打瞌睡时,台下那些一门心思想当外交官的中学生,开始意识到外交官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风光,背后必须有艰辛的努力和准备。

  十一学校有个学生咨询中心,设立中心的起因是:学校发现不少表现优异的学生,虽然志向远大,但是往往只看到一种职业表面的风光,而对之缺乏基本的了解,更不知道要成功需付出多少努力。

  学校对此反思:怎样让学生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理想相融合?十一学校学生咨询中心应运而生。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寻找自己的人生志趣和方向,用人生规划统领学生成长。学校为此专门划出8个教师编制。

  怎么把目标做实?十一学校拿出自己的绝招:发挥课程的协调、统筹、引导作用。学生咨询中心的成立成了继续推进课程改革的契机,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咨询中心专注于课程与学生志向的联系。两年来,围绕这个定位,“学生职业取向分析”、“职业考察”、“名家大师进校园”等选修课不断开出。听名家大师讲座、社会职业体验实践,都是一门“课”,有学分,听10次名家讲座有2个学分,完成一次社会职业体验实践得0.5个学分。

  十一学校还有一个课程改革办公室,从校长到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学校发展的“关键人物”都进了这个办公室。该办公室在学生成长中的“龙头”作用很快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该办公室咬住“用课程改革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这个关键点,确保了学生咨询中心所需要的100多门选修课的顺利开设,还推动学校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和学分制体系进行彻底改造:除了传统的科目学习,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成为全校所有学生必须得到的学分;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交一个行业的朋友、访问一个行业专家、买一本专业书、读一本行业名人传记,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现在,学校共开出选修课183门,必修课23门,提供了152个学分。“我们试图通过这种形式,提供一个保障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设计。”李希贵说。

  课程变,评价内容和方式变,让所有围绕学生发展所做的“文章”都能顺利铺展。通过思考与实践,学生脸上渐渐露出了严肃而认真的神情。以前不愿意学生花时间在各种活动上的教师,开始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很多教师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兼职担任各种学生活动的指导。

  学生们开始明白,高考胜出仅仅是人生的小小一部分。除了埋头读书,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各种活动和实践中来,几乎所有重大校内活动全部由学生策划、主持、当主角,校长和教师成了“被邀请者”、“被安排者”。学生们自己组织了156个社团,涉及社会公益类、创业体验类、学科志趣类和娱乐文化类,吸引了全校学生参加。

  “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每周三下午开设的讲座成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名家大师带来了他们身后的世界。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就像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高二(2)班学生温明慧说。“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这和十一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和设计的初衷不谋而合。

枣林村书院:尝试给“偏才怪才”打开另一扇教育之门

  破解“偏才怪才”怎么教的难题,就是让他们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用小规模的试验,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人物:朱胡安,一个不满18岁的少年。2004年以来,他多次获得全国卡丁车比赛的前三名。他与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哥哥朱戴维一起被媒体誉为“中国的舒马赫兄弟”。然而,作为十一学校高二(3)班的学生,却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常年的训练和比赛占据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为了帮他跟上学习进度,比赛一完,老师就得追着他“开小灶”,可常常没补完落下的,新的训练和比赛又来了。久而久之,落下的功课越来越多,和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有的老师也有了放弃的念头。

  “在很多学校,像朱胡安这样的学生占了一定比例。他们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特殊才能,却无法在大班教学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按照传统评价方式,他们有时甚至是失败者。”在京鲁两地担任校长多年的李希贵,对“偏才怪才”在原有教育体制下的生存困境有自己深切的体察。

  一个现实的变化是:大学招生体制发生了重要变化,自主招生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了特殊通道。“有了这个好条件,高中也必须作出回应。”李希贵说。

  十一学校在北京玉泉路附近,小地名原来叫枣林村。2010年3月,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正式成立,采用与班级授课制并列的教育组织形式,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设计课程、选择教师。学生不但可以跳脱现行的学制和评价方式,还可以自己参与设计课程。专业课采取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公共课则是1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以辩论、案例讨论、聊天、实际操作等为主要学习方式。

  作为首批进入书院的学生之一,朱胡安幸运地拥有了单独属于自己的课程,有了专门负责教他的老师。对应他的专长,学校为他在物理学科增加难度,并增设机械动力等科目。现在,朱胡安再也不用怕外出比赛误课了。今年5月,他要外出比赛6天,其中要耽误两天上课时间。有了自己的课程表,他可以直接和老师沟通,弹性协调学习内容。

  设立书院的背后有更多关于传统教育和学生成才的深思:“有的知识和技能,如曲艺、中医等,必须通过一对一的教育才能被真正掌握。而师徒模式又往往受制于文化功底,显得匠气十足,在专业领域无法走得更远。书院整合了普通教育模式与师徒教育模式的优点,强化专长,重在培植人文精神,提升人生境界,希望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特殊专长又有独立人格的人。”书院副院长、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说。

  培养这样一个学生,学校要多付出很多,但李希贵认为值得:让一个学生、一类学生享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这正是教育改革的使命。

  开设大量选修课、设书院的举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也彻底改变了十一学校的师资格局:全校除了有314名专职任课教师外,每年走上十一学校讲台的校外专家学者、各行业优秀人才不下100人,彻底改变了课堂格局;全校除了已有的200余间教室外,还通过丰富的选修课、职业考察课程和个性化的选修方式,让课堂扩展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实践基地以及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也许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学生的问题解决,但是通过解决一个个学生的问题,力争做到逐步解决一类学生的问题,最后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这就是十一学校创办“枣林村书院”的初衷。 

自主研修学院:让“跑得快”的学生自己决定跑多快

  尊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程度的差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用随班上课;尊重兴趣和潜质差异,对有理科特长的学生,探索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学制改革。给学生自由,助学生起跑,让学生跑得更好更快更强。

  人物:王语馨,十一学校四年制高一(4)班学生,一个热爱数学和物理的女孩,是年级师生公认的自学“强人”。

  王语馨的自学历程始于初二。完全没上过任何课外辅导班,只是通过自己看书,她的物理水平就轻松达到了高二的程度。在选修课老师的引导下,她还自学完了高中数学,并自学了大学数学中微积分的内容。不仅如此,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一直在年级遥遥领先。按她的说法:“我喜欢学习。”

  可就算是这么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有自己的烦恼。数学课、物理课上,明明所有的内容都懂了,还得正襟危坐地陪着大家。“我觉得这很浪费时间,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时间,学得更深入一些呢?”

  2009年11月,分管王语馨所在年级的学部主任张之俊,从王语馨的经历中得到启发,在所在年级推行“自主研修”学习方式:自学、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只要在两门以上学科超越现有的学习程度,就可以申请在该学科课时内进入一间专门教室,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学科教师适时进行个别指导。该年级有26名学生因此得到自己决定“跑多快”的机会。

  “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在自主研修室里,他们不再受到课堂环节的制约,可以自由控制学习的进度、深度与广度。”张之俊说。这个基层经验很快得到认可,2010年3月,“自主研修学院”在十一学校诞生,张之俊推行“自主研修”的做法被推广到十一学校高中所有班级,研修方式也得到改进。在自主研修室里,学生自学自研;遇到问题,学生还可以在自主研修室旁边的讨论室,与同学或老师就共同确定的主题展开研讨。

  “现在,我的学习变得更丰富了。以前,课堂讨论的时间和范围很有限。而在讨论室里,我和同学的讨论可以无限延展。”王语馨兴奋地说。

  与此同时,学校一项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实验班”也酝酿完成。实验班招收30名具有科学兴趣和发展潜质的学生,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为他们开设个性化的课程。“科学实验班”扩大了学生的选修课时,并适当开设大学选修课程。

  “科学实验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课程重新设计。根据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学习内容,班级课表设置3种课时:专题实验课、人文学术论坛等“大课”120分钟,学科必修、自主研修等“中课”90分钟,科学咖啡吧、俱乐部活动等“小课”30分钟。

  传统学习方式和学制改变。实行根据选课类型形成不同的“模块分组”。每学年,除在正常的大学期完成各学科必修和选修模块外,实验班还专设两个各为期4周的小学期。小学期的课时安排更加灵活,主要在校外的科研院所实验室、社会实践场所完成考察、实践和课题研究。

  师资水平更高。“我们会为每个学生配备3名导师,包括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充分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实验班具体负责人张之俊说。

  “让这些跑得快的学生,能自主学习,让那些有特殊潜质的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李希贵说。 

专家点评  激发和认识学生的潜能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民生:

  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要命题。在我看来,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培养观念的更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

   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应只追求提前或超前完成学业目标,或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应着重在思维品质、创新人格、个性及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养成。

   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因材”的前提是“识材”,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要激发和认识学生的潜能。潜能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机会中才能显现。而“施教”则是通过建构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潜能开发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

   可喜的是,北京十一学校正在努力探索并建构一个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并进行了有效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实际上,没有学生的这种主动学习与积极选择,潜能既不能显现,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创新”是一种高度主动与积极的状态与行为,也只能在高机会、高参与、高互动、高思辨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模式中才能形成。

  《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12日第1版

北京十一学校主页:http://www.bjshiyi.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