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安慰剂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32:29
 妙用“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我校二年级二班的小王同学其他各方面表现很好,可就是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他为此十分自卑,认为目已“脑子笨’,在班里总觉见人矮三分,抬不起头来。

    小王的父母心急如焚,他们都是企业的工程师,常常埋怨自己的基因没有遗传给独生女儿。他们带着孩子奔东走西,找老师、看医生均没奏效。经有关方面的智力测试,结论是“孩子的智力正常,无任何缺陷,身体发育良好。”父母经常找到我反映孩子情况,并请求我:“无论如何请你帮帮忙,想想办法,管管我们的孩子。”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隐藏在“成绩不好”和“自卑心理”背后的症结是小王的注意力不能集中。针对小王“注意力不集中”和“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两个问题,我思索再三,认为必须采取特殊的方法。于是,我请来了小王父母,要他们注意这几天的

电视广告,并面授了一些“机宜”。

    一天晚上,小王看到电视里正播映一则广告。一个胖孩正在喝“脑力健”。爸爸乘机对小王说:“孩子,你也喝一喝“脑力健”吧,你看电视里的那个小孩,喝得多好啊!”小王笑着说:“但愿我吃了脑力健,会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从此,每天早上,小玲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上一大匙“脑力健”。

    一天课上,我发现小王又神思恍惚,就走到他身旁弯下腰,悄声说:“听说你每天在喝脑力健,你脑子一定比以前好了,我相信你会集中注意力听好课的。”果然,这后半堂课小王没走过神。后来,我又请其他任课教师经常提醒小王上课专心听课。一个阶段下来,小王的注意力慢慢开始集中起来,养成了专心听讲的习惯。

    一年下来,小王的学习成绩从班级的末第一跃居为中游。小王的爸妈和我会心地笑了。原来,小王每天喝下的不过是一大匙蜂蜜。

每天的一匙蜂蜜,为什么使小王旧貌换新颜?这应归功于“安慰剂效应”一天,一位叫马切的法国医生在结核病医院里宣布:“德国发明了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医院已订购了这种药,不久就能运来。”其实,并没有什么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但马切医生的宣传使患者知道,如今已经发明了这种特效药,而且不久将运到,那样,他们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这对患者是极大的鼓舞。几天以后,马切医生又宣称,药物已运到,并开始应用治疗。果然,没多久,许多患者的精神和表情明显地好转了,有几个人甚至痊愈了。实际上,马切医生给患者注射的不过是普通的蒸馏水而已。蒸馏水何以有此“神效”?原来这是医学心理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实际是一种心理机制,它是期望心理和暗示心理交互作用的结果,使人消除紧张、焦虑、自卑心理,增强心理抵抗力。我将它运用到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上,买践证明,它成功了。

由此,我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善于搞点“拿来主义”。因为,班主任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而学生个性的变化是无限的。不“拿来”点不行,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一切有益于自己的教育经验,以他人之长,补目己之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