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五)——荆轲与以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52:45

刺客列传(五)——荆轲与以笏

作者:王永忠   2010-08-04 20:12 星期三 晴  
  荆轲事迹见《史记•刺客列传》,是中国人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荆轲临行之前,“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是刺客行当中的行业标杆、时代楷模,古往今来,刺客殒命者何止万千,又有何人配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唱,事虽未成,千古流芳。荆轲到了秦国,首先进行了贿赂,“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于是在蒙嘉的美言之下,以献大将“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为名,得到了见秦王的机会。“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原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於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
  荆轲刺秦王的高潮部分,令人几乎是在屏住呼吸的情况下读《史记》所载的这场千古绝杀:“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於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旧约•士师记》中的记载着以士师身份(大约是在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050年犹太人建立王国之前的族长和法官)刺杀敌国摩押王伊矶伦的杀手以笏(?????? ???? ??????‎, Ehud ben Gera,事迹应在公元前12世纪),其胆量和气魄不在荆轲之下,而谋略和运气却在荆轲之上。《旧约•士师记》(3: 12-30)记载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斩首行动:“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攻击以色列人。伊矶伦招聚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去攻打以色列人,占据棕树城。于是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他是左手便利的。以色列人托他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以笏打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他将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原来伊矶伦极其肥胖。以笏献完礼物,便将抬礼物的人打发走了,自己却从靠近吉甲凿石之地回来,说,王阿,我有一件机密事奏告你。王说,回避吧。于是左右侍立的人都退去了。以笏来到王面前。王独自一人坐在凉楼上。以笏说,我奉神的命报告你一件事。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连剑把都刺进去了。剑被肥肉夹住,他没有从王的肚腹拔出来,且穿通了后身。以笏就出到游廊,将楼门尽都关锁。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到了,看见楼门关锁,就说,他必是在楼上大解。他们等烦了,见仍不开楼门,就拿钥匙开了,不料,他们的主人已死,倒在地上。”
  尽管文化传统有所不同,如果对荆轲和以笏做一个简单的文化比较,不能发现以下的异同点:
  一、刺客动机。荆轲乃一介平民,游历天下,与四方名士豪杰交往。受田光推荐,投燕太子丹门下,授意他行刺秦王,以国家社稷。经再三请求,荆轲终于答应,“於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適其意《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乃千古之英雄也,却仍脱不了“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互惠心理,这也是《刺客列传》中的重刺客的普遍心态。以笏的身份是士师,在他那个年代是以色列人的一把手领导。在希伯来文中,士师念“苏发特姆(??????)”,这个词来自动词撒发特(sha?phat′),意思是“审判、维护、惩治、管治”,这清楚显明“审判众人的上帝”委派这些人所担任的神治职位。“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新约•希伯来书》12:23)。”耶和华兴起这些人在特别的时期内拯救他的百姓脱离外邦的奴役。由于以色列人偏离了主耶和华的信仰,从而导致他们的敌人摩押王伊矶伦一时的强大。作为士师的以笏是带着神的使命,扭转乾坤,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并维护神的荣耀和权柄。
  二、刺杀方式。二人刺杀用的匕首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荆轲将其巧妙地藏在地图的卷轴中,因而有“图穷匕现”的成语;以笏则将自制的一肘长的双刃剑藏在小腿的裤子里。当时都没有金属探测仪,显然秦国的防范要更强一些,至少还要搜身。二人在寻找刺杀时机的时候,都是以敬献重要物品为借口。荆轲的胆量和气势无人能敌,然而刺杀的业务水平欠缺,先是用匕首刺,“未至身”,又在殿上追杀秦王,“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作为一名职业刺客,变向短跑能力竟然不如一个做王的。然后是飞刀的功夫显然有失水准,“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难怪晋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以笏是一个左撇子,在行动方面有某种出其不意的便利性。但更重要的是以笏利用了摩押王伊矶伦的防备疏忽,以禀报重要信息为名,得以近身刺杀伊矶伦:“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连剑把都刺进去了”,并且动作连贯娴熟,力道极猛,“剑被肥肉夹住,他没有从王的肚腹拔出来,且穿通了后身。”以笏不但顺利完成了刺杀,而且撤退方式、路线把握得很好,在王的部下以为他上厕所时间过长,“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就逃跑了,经过凿石之地,逃到西伊拉。”
  三、刺杀结果。荆轲行刺未遂,最终导致燕国的覆灭。秦王大怒,派将军王翦进攻燕国。二十九年(前226年),秦军攻破燕国蓟都(今北京),燕王喜及太子丹逃奔辽东,匿于衍水(今辽阳太子河),燕王喜听信赵国代王嘉之计,将太子斩首以献秦国。秦复进兵辽东,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卒灭燕,俘燕王喜。史称秦灭燕之战。以笏不但回到了以色列人的营地,还一改刺客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军队统帅,“就在以法莲山地吹角。以色列人随着他下了山地,他在前头引路,对他们说,你们随我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于是他们跟着他下去,把守约旦河的渡口,不容摩押一人过去。那时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强壮的勇士,没有一人逃脱《旧约•士师记》(3: 27-30)。”这样,摩押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以色列人享用了八十年的太平光景。
  因而,就刺客的级别(最高统帅与最高统帅的对决)、行刺动机、方式、结果而言,以笏的刺杀显然可以列入刺客教科书,堪称完美刺杀的典范。荆轲由于细节上的失误悲剧性地成为千古绝响,但仍不失为受人景仰的豪杰,唐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仍不绝于耳:“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