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与组织效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3:30
企业要提高组织的效率,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增强横向的交流与合作。但扁平化并非简单的组织人事结构改革,相应的授权机制也要跟上。
让我们先来分析分析,扁平化,到底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扁平化,说到根本是管理层级的减少,但是请注意,扁平化可不是裁员,也就是说,在人数没有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减少了层级,这必然会带来每一层级管理幅度的扩大。举个例子,以前一个处长管八个科长,每个科长管八个科员,在绝对的直线制的管理模式下,每一层级的管理幅度都是八,可以说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如果扁平化只是简单的减少管理层次,去掉科长一级,那就意味着处长一个人要管理六十四个科员加八个科长,这得要多大的管理幅度。我看每个下属每个月找这个处长申请一次报销签字就够他受得了。
所以,扁平化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减少管理层级。那么,扁平化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要建立清晰有效的授权机制。管理层级减少了,管理幅度扩大了。如果以前科长管的事现在都要这个处长来管,我想纵使他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以一当八。这就要求我们将一些本来该科长做的决策让底下的科员来做。也就是要让决策点前移。决策点要前移,除了要有一套完善的授权机制和保障机制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做决策的科员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
科长之所以能够具有比科员更权威的决策权,除了组织赋予他的权力以外,掌握的信息量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生产线上的工人不了解前后工序的运行状况,当然不能够对自己工作节奏的安排做出决策;但是如果我们让他能够了解前后工序即时的运行状况,他就完全可以自己做决策了。所以要将决策点前移,必须使下属掌握更大的信息量,从而支持他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这就要求组织内部进行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而信息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力的武器。国外的很多生产企业就是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最大程度的共享实时的生产信息,使每一个工人自己就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做出决策的生产单元。
这样,管理层需要做的只是保证这一信息共享过程的通畅以及对决策结果进行监测与考核,而不用去做大量具体的决策,大大提高了管理幅度。根据我的经验,对决策结果的监测也需要信息系统来实现。信息系统使我们能够对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个信息点进行实时的监测。换句话说,信息系统让我们把原本依靠人与人的沟通决策完成的流程固化到了我们的组织当中。这种固化使每一个员工在流程中的责任与任务都更加清晰,同时信息系统也使得流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处于系统的监测之下,促使每个人必须在流程中付起自己责任并承担自己决策带来的后果。所以,在扁平化之前,一定要用信息化的手段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一方面保证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提供决策点前移的信息基础;另一方面对决策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提供决策点前移的管理基础。其次,建立清晰有效的授权机制只能减少管理层在业务流程中的决策量和管理难度。而除了业务管理以外,管理层往往还肩负着大量的事务性管理任务。就象我们前面举过的那个例子,财务单据的审批、公文的批阅甚至是小小的出差申请审批这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工作,在扁平化之后,由于管理幅度的指数增长,都会变成吞噬管理层大量时间的黑洞。这就要求把我们的管理层从事务性的管理活动中拯救出来。药方很简单,依然是信息化。一套科学高效的OA系统就可以大大的减少管理层花费在事务性管理活动上的时间,从而大大的扩大了管理层的管理幅度。
所以,扁平化带来我们的,不仅仅是减少管理层级带来的快速反应。还会对我们的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幅度产生强有力的冲击。要使我们的管理层真的能够以一当八,必须将信息点前移以减少管理层在业务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量,同时通过信息化工具提高管理层对事务性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