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以人为本”海尔CEO张瑞敏讲述成功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9:10
朝鲜日报:“以人为本”海尔CEO张瑞敏讲述成功之道
【2007-3-04   】
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在中国东部沿岸港口城市青岛诞生的海尔集团不断扩张,最终打进了世界市场。现在海尔集团的梦想是称霸全世界。像《孙子兵法》一样,张瑞敏的经营战略蕴含着意图称霸世界的排兵布阵。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即“要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兵形象水”,军队的形态要像从高向低的水流一样。全球经营战略的基础是“知道自己的弱点和优势,树立与目标市场相吻合地作战计划”、“让翻白的鱼复活的经营者”(美国哈佛大学经营研究生)、“中国的杰克-韦尔奇”、“中国企业家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典范人物”。
张瑞敏接管海尔是在1984年。当时,公司负债147万元人民币,是既将触礁沉没的企业。22年后的2006年,海尔在世界市场上创下了108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成为世界第四大家电企业。“22年来成长3万倍的企业”、“世界上成长最快的企业”等对海尔的赞誉之词不绝于耳,其中张瑞敏功不可没。
很早以前,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所就将张瑞敏誉为“最佳CEO”,香港《亚洲周刊》也曾将他选为“年度经营人”。在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发表的“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经营人”中,张瑞敏在中国人中排名最高,位列第六。在2005年英国《金融时报》选出的“世界最受尊重的50名经营人”中,张瑞敏排在第26位,在中国企业家中座次最高的。
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资本主义的“张瑞敏式经营”却成了哈佛经营研究生和瑞士国际经营开发研究所(IMD)的研究对象。张瑞敏创立了“斜坡球体论”(在市场上,任何时候企业都会像放在斜面上的球一样滚落)、“人单合一”(职员和公司成为一体)等多种经营理论。
张瑞敏1949年出生在中国山东莱州的一个工人家庭。他上高中1年级的1966年文革开始了。高中毕业后张瑞敏在一家钢铁厂做了学徒。之后他努力工作从劳模一直做到了工厂管理者。1984年12月张瑞敏到海尔工厂任厂长,肩负重建工厂任务的他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在总社二楼对张瑞敏进行了独家采访。离约定时间还有5分钟时,张瑞敏步入了采访地点。他给人的印象更亲切,根本不像全球知名企业的总裁。1米80的身高,看起来多少有些严肃。(后来听张瑞敏身边人士说,这是他第一次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所以有些紧张。)
“中国已经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了,所以‘做中国第一’没有意义。首先想在家电领域做到世界第一,之后的目标是把企业建成像通用电气一样的公司。”张瑞敏透露出对韩国市场追加投资的意图说:“攻克韩国市场很有难度。”他的世界市场战略和市场称雄战略会是什么呢?
发布日期: 2007-3-04
■“企业以人为本”
问:想知道海尔集团从濒临倒闭到发展成为全球性企业所走过的过程?
“我认为海尔正确掌握了中国的市场及消费者心理。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创出了消费者的需求。海尔的成长可分为四个阶段。从我负责工厂的1984年至1991年为‘品牌战略’阶段。当时,海尔正濒临倒闭。我来这个工厂之前的1年间竟换了3位厂长……工作氛围凌乱不堪。甚至,在工厂内随处可见员工大小便的痕迹。但是这一切已都成为了过去。只生产冰箱这一单一品种,提高品质的竞争力,使海尔冰箱成为中国最高的品牌。”
问:那么,第二阶段是什么?
“第二阶段(1992~1998年)为多元化战略期间。从生产冰箱的单一品种开始,将产品群扩大为空调、洗衣机等,并加强售后服务。从此,海尔作为中国第一家电品牌站稳市场。第三阶段(1999~2005年)为国际化战略阶段。以国内第一的业绩为基石,走出海外市场的时期。准备展开‘先难后易’战略。也就是说,再怎么艰难也要先攻克发达国家市场,这样就容易进军剩余的市场。从去年开始启动第四个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荣登世界第一宝座。”
问:提高竞争力的秘诀是什么?
“当然是顾客。我们海尔集团有这样的口号。‘用户永远是对的’、‘用户的抱怨就是最好的礼物’。以前,中国对服务没有概念。然而,我们先行一步领悟了服务的重要性,并把它付诸实践。”
问:那么,肯定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吧?
“10年前的事情。我们服务中心的员工驱车把洗衣机送到广东省某山沟。但在途中不幸遇到了暴雨和山崩。道路被阻断,汽车无法行驶。这位员工当即背着90公斤重的产品走着送到顾客家。到达目的地时,已到了凌晨四点。他不忍心叫醒顾客,就在屋外等到天亮。该事件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传之。还有,在四川省一位农民用洗衣机洗红薯上面的泥土,结果排水管被堵塞。后来考虑到很多农民用洗衣机清洗红薯皮上面的泥土,制造了‘红薯洗衣机’。”(据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洗衣机每年能销售约10万台)
问:员工的服务精神真是了不起啊。
“服务人员送产品到顾客家时,先查看顾客家里的电源有无异常。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必需要顾客至上,自己变渺小才行。在以消费者及市场为本的基础上,加以充分的分析,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通过竞争机制选拔优秀人才
问:请谈一下你平时的企业经营理念。
“老子的《道德经》对打造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有一句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是说天下万物来源于看得到的‘有’,而‘有’则来源于看不见的‘无’。从企业经营角度理解的话,企业内部要从企业文化做起,而不要紧盯着眼前的帐面资产。”
问:您正在创建怎样的新企业文化呢?给奖金吗?
“我一开始接手公司的时候,找出了有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并在全体员工面前全部销毁。我宣布,如果出现不合格品,要扣相关人员的工资,所以员工们就非常努力地改善质量。企业的中心是职员。采用的人事制度不是中国传统的‘伯乐相马’式(即领导看出谁是人才后予以任用),而是‘伯乐赛马’式(通过竞争选拔人才)。奖金当然是根据业绩而有所不同。”
(海尔拥有一个独特的人事系统。就是,谁都可以提交要求“给我升职”的申请书,由公司对此进行评价,对分数高的人予以晋职。)
问:听说有人称您为“中国的杰克-韦尔奇”?
“从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改革精神。衣服穿得多了,就无法感觉外面的温度。应该解除企业内部的束缚,使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感受外面气候的变化。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以世界为舞台,拥有自己的市场,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
问:听说您出外时从不坐头等舱?
“现在不这样了,(笑)两年前一直都坐普通舱,现在坐头等舱。坐飞机时,总发生乘务员认出我,要为我换舱的事情。次数多了,也觉得很不安,所以现在坐头等舱。中午和员工一起在公司食堂用餐,上下班时与员工一样打卡记考勤后再走。”
发布日期: 2007-3-04
■海尔在不久的将来会赶超三星和LG
问:目前海尔在韩国市场是否顺利?
“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属于有难度的市场,在进军韩国前就预想到了会有些困难……。从世界市场上看韩国市场不能算大,加上三星和LG等的当地品牌的力量很强,留给外国品牌的空间很小。
问:进军韩国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与短期内扩大市场占有率相比,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海尔的竞争力。‘先难后易’,抢先进入一般公司难以涉足的韩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则日后就能够轻易打进其他市场了。进入韩国市场后,我们领悟到在实力上和三星、LG还向差深远。如果能消除该差距,海尔的竞争力也会得到快速提升。在世界家电市场上,继日本、韩国之后,中国产品也卖得很好。现在中国已经从制造产品的阶段更上一层楼,转入创造产品的阶段。”(2003年海尔在韩国设立了联络办事处,一年后转为法人单位,目前已在韩国正式展开营销。)
问:即便如此,海尔仍在提高韩国市场占有率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虽然不能确定具体时间,但海尔总会赶上三星和LG公司。与三星、LG相比,海尔的成长时间还很短。海尔的年销售增长率为250~300%,而且在韩国的品牌知名度也在日益提高。”
问:您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您如何看韩国的工会问题?
“我知道韩国的几个工会非常强硬,在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会纠纷也曾被中国媒体重点报道。目前中国的工会问题还不严重,但在一些公司,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加深。我不太清楚韩国的情况,所以也说不出更多了。我认为,公司应帮助职员能实现儒教所说的‘内圣外王’(从内完善人格,从外具备治理天下的能力) 而做出努力。即,公司应该在帮助员工培养自身价值方面采取积极的姿态。
■海尔将进入全球家电行业前2名
问:海尔当前需要解决的课题是什么?
“(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信息化令全球变得平等。如果让我挑选,为了在全球竞争时代存活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经营因素,第一就是人才。一流人才造就世界一流企业。特别是进军海外市场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在美国、欧洲等外国市场需要吸纳各国的顶级人才,可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第二是确保网络。全球市场需要世界级物流网和研发网、销售网。为此,迫切需要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海尔致力于起用当地人才构筑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网络。在家电行业领域,获得成功的中国企业不多的原因并非是力量不足,而是网络不足。解决该问题需要较长时间,但我们时间不多。因此,在短时间内解决人才和网络问题是海尔的最大课题。”
问:听说海尔强化了金融、服务领域。多元化战略是如何进行的?
“海尔拥有青岛商业银行,还在运营着与美国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合作的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公司。进军金融业是因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在加速。如果不重视金融,全球事业会出现问题。举一个例子,人民币在升值,但每升值1分钱,从数字上计算,海尔集团就会损失400万人民币。如果具备金融部门,就能缩小此类损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问:海尔的主业还是制造业吧?
企业规模小时,质量、技术、革新都很重要,既商品重要。企业发展壮大后,销售就变得重要了。对全球企业来说,则金融变得重要。为成为世界级企业,有必要在金融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海尔的目标不仅是家电、金融,还要开展科技、贸易事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全球性集团。
问:全球化外国企业正关注中国市场,纷纷涌向中国市场。然而海尔却把目光投放在海外市场?
“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无需将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分开看。从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竞争角度来看,‘中国第一’已没有意义。几年前在中国销售排名前五位的家电企业都是中国企业,但现在是外国企业占据上游。国内竞争转为全球化竞争,只有少数的胜者才能够生存。目前,海尔排在全球白色家电市场的第四位。如果达不到第一、二位,就难以生存下去。这就是海尔必须成为世界第一、第二的理由。”(海尔的全球化战略运用三分之一战略。即,将全球市场共分为3份,其中的三分之一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另外三分之一是在国内生产,在全球市场销售;剩余的三分之一是在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的战略。)
■“中国企业将踊跃投资海外市场”
问:中国目前仍被指为,以低价位竞争来取胜,而在技术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对此您怎么看?
“中国企业将来要想想这样的问题。即,并不是‘要生产出多少产品’,而是‘消费者多么信赖该品牌’,中国首先应创造出能够代表中国的品牌。中国没有像三星、LG、现代这样的世界品牌。丰田在日本或者在美国发挥着同样的影响力。一个企业若在业界占据领头羊位置,随即成为其它企业向前迈进的世界性标杆。中国企业与这些标杆仍有一定距离。海尔同样如此。中国正在高速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各个企业必需要在所属业界赶超全球最高企业才行。”
问:很多经济专家预测,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超越美国。您认为大概在什么时候?
(回避直面回答)“中国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但是比发展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来保持持续发展。如果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直持续的高速发展出现疲软,那将很可能引发大问题。”
问:中国的发展可靠而稳定吗?
“事实上,发展的‘质’的问题极为重要。很多人对中国在几年内取得了多么大的发展倍加关心,但比‘量’更为重要的是发展‘质量’。目前的发展依靠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也有依靠在大规模的引进外资上。固定资产的投资快速增长,但其投资迟早会减少,因此发展的质量将成为问题。估计,中国的对外贸易倒不会减少。然而,关键在于内销市场能否支撑增加的投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企业必需走向海外。外资引进固然重要,但为中国企业能够进行海外投资创造有利条件将更为重要。”
问: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吗?
“中国现在还有很多不重信用的情况发生,盗用商标等问题时有发生。盗版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这些产品的成本低,所以利润很高,但这也是危害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严重危胁着中国的经济。正如经济学界所说的,如果人们都使用坏产品,好产品就没人用了。现在,整治这种不法行为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需要从制度上加以改进。过度竞争也是中国经济的大问题。无序竞争在中国全境蔓延,很可能严重威胁中国的未来。”
发布日期: 2007-3-04
朝鲜日报:“先难后易”海尔总裁张瑞敏畅谈坎坷成功路
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去年在世界市场上创下108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海尔生产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在中国家电市场上,海尔以25.5%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据北京一家品牌价值调查机构的调查,去年海尔的品牌价值为749亿元人民币。事实上,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在所有中国企业中已连续5年蝉联第一。
海尔成立于1955年,最初只是把山东青岛的一些手工业者集中起来成立的集体企业。集体企业与国营企业不同,企业资产和利润由企业成员共享。海尔最早的产品是马达、排烟扇,到1970年开始生产洗衣机,1984年推出了冰箱。当时的企业名称是“青岛冰箱厂”。直到1992年公司名称才更换为“海尔集团”。
1984年面临破产危机时,张瑞敏作为厂长来到了海尔。次年海尔与德国利渤公司合作,引进了先进技术,这为日后的飞跃打下了基础。1984年,张瑞敏担任厂长时年销售额仅为348万元的海尔在22年后创造了销售额增长3.1万倍的奇迹。当初不过数百名的员工也增加到了5万多人。
■向农民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张瑞敏赴任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职工的工资问题。银行不给身为非国营企业的亏损大户海尔贷款。张瑞敏辗转农村,向农民借了钱。他说,他虽然不太会喝酒,但为了借钱,却和农民喝了个烂醉。他赴任后的第一个春节(1985年),给每个员工都发了5斤鲜鱼,又追借了钱,把职工上下班用的通勤车从卡车换成大巴,在员工心中种下“我们厂也会变好”的希望。
而张瑞敏本人却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
创业初期,他连准备出差的时间都没有,经常是立即动身就出发,火车票难买的时候,就花两块钱借个小马扎,坐在车厢过道上。他对未来看得很准,也很果敢。1991年决定扩大工厂面积,但资金不足。预算是15亿元,而公司只有8000万元。他于1993年使公司在沪市上市,筹到了这笔资金。
■ “我的接班人将是了不起的人”
他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的采访时曾说:“我喜欢彼得-德鲁克所说的‘统率力的本质不在于非凡的领导力,而在于实际行动’这一句话。”他还就接班人问题表示:“海尔不应成为被某一个人所左右的企业。我的接班人将是一位能够达到老子所说的‘可以让百姓忘却君主的存在’高境界的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