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改革的手段成了改革的目的 作者:烟波浩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10:13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118日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说:房价高涨带来了社会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但汽车、房地产作为中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

姚景源说:“汽车关联100多个行业;房地产上游可以拉动钢铁、水泥,还可以一直拉动到家用电器,甚至纺织业也被他他动了。家里新买一个房子,要换一个电视,窗帘也要换新的。”

“房地产作为一个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
    姚景源的这句话这让人害怕。由此我在想一个问题——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目的是什么?是发展经济吗?回答是否定的。
    我认为改革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虽是大白话,不应该是这样吗?当然过上好日子的前提是得先发展经济。但现实是个什么样子?有人把发展经济当成了改革的目的,至于老百姓能否在这种所谓的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则全然不顾。
    发展经济本是改革的手段,然而在许多精英眼中成了改革的目的,可以说在当下很时髦!毕竟在许多所谓精英的眼里老百姓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能让精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无所谓。中国有句话叫安居乐业,可是现实情况:
    一是老百姓成了房奴,为了一个房子苦苦奔波。这难道就是我们十余年住房改革的目的?一个既无权又无钱的普通民众在房地产产业化的浪潮中变成了一个奴隶,真是悲哀!我们的总经济师还说房地产能带动不少产业的发展,我真不知这种产业链的发展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可能有人会说能扩大就业,但他们那点微薄的薪水能够买房吗?产业化这个词现在让人听着很恐惧。
   二是教育产业化造就了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世界第一,大学毕业之日亦即失业之日。有些人还美其名曰:提高人口素质。可是教育的产业化让多少个家庭面对子女的上学问题被压弯腰,甚至有的家庭因教育而致贫,高昂的学费不是敲骨吸髓又是什么?不过这倒是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一个大学扩招带动了多少产业的发展,恐怕只有在教育产业化中暴富的精英们心知肚明!而这些大学生毕业后的前途则很少有人过问了,大学生找工作是越来越难,过去都说大学生难找工作是因为好面子,眼高手低。现在我们还能用这个来搪塞大学生不好找工作吗?于是我们又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要到基层要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那里有大学生更加广阔的舞台。试问这就是中国教育产业化的目的?这场轰轰烈烈教育产业化的最终受益者又是谁?

三是我们的医改,不知改了多少次,不管你怎么改,老百姓只关心一点那就是自己能从这个改革中得到什么实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能够解决多少(不敢奢求根本解决这两大问题!)如果又是只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让老百姓多花钱,花冤枉钱,那这场医改不又是苦了老百姓。

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中国普通老百姓身上的大山,是谁造成的?谁该为这个代价买单?我们的政府把改革定位在了哪里?这三件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大事能不能单单靠市场去解决,我们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到哪里去了?当年我们改革这三项无非是说住房、教育、医疗原来都是政府大包大揽,政府的负担太重。然而现在的问题是通过改革政府的负担减轻了,而普通的民众却苦不堪言,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现在中国的税负已经达到了30%,虽低于北欧国家,但却高于日、美。普通的民众在如此的高税负下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了。
       从前我们的高层领导有两个凡是:我也套用一下,第一条凡是精英们说的都是正确的;第二条凡是你认为精英们说的不正确的请参考第一条。
    总之,我们的精英永远有理,对也有理,错也有理。老百姓就是被随意扭曲的玩偶。改革如果是要以大多数人利益的边缘化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来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那么这场改革将是失败的。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我听不懂多深奥的什么政治、经济理论。我只希望我的生活能够不断地得到改善,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在物质方面,我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其他方面我希望属于我的权利不被别人侵犯,当然属于自己的义务也要履行。另外不再被我们的某些所谓权威愚弄。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我关心中国的命运与前途,因为这毕竟与自己的未来紧密相关。我希望中国的各项改革能够持续深入的进行下去,但有一个前提永远不能忘记,那就是你的各项改革应该是在为大多数老百姓谋福祉。如果背离了这个前提,成了某些精英人物的捞取个人私利的工具,那么这场改革我相信老百姓是不会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