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2:56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权微

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非常荣幸受邀来到计划生育局和各位领导、同仁、共同学习,首先,感谢局领导对我的抬爱和信任,给我一次向各位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这么多新朋友,看看过去的老朋友。我从事过计划生育工作15年,得到各位局领导尤其是周局长的多方关怀照顾,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今天就如同回到娘家一样,所以,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不辱使命,完成局领导交给我的任务。但因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今天按照局领导的要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这个问题,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概念: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经济学上讲的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称商品的价值。我们这里讲的是政治意义上的价值,指的是人类生存的价值。一个人活的有没有价值主要看他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多大。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等科学家他们的生存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如果用非常浅显的日常用语来说,价值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好坏”意义,包含善恶、美丑、利弊、得失、祸福、荣辱、优劣、贵贱、有用无用、可爱可恨、妥不妥当、值不值得、应该不应该、重要不重要、轻重缓急等,统统在内,都可以用好坏来表达;世界上凡是可以用“好坏”来加以叙述并含有取舍意味的对象,就是价值;平时我们说:你说的话有价值,你做的这件事有价值,你发表的这篇文章有价值,看世界杯有时候说某队员犯规有价值,有的队员犯规有价值。一个没有价值的犯规让人家罚了点球太没有价值啦等等。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价值。(2)价值观:价值观就是关于价值的观念。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务(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就是人的“好坏观”,即人们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样为好、怎样为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等等的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和。 价值观的类型:一种是理性价值观。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一种是美的价值观。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一种是经济型价值观,认为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一种是宗教性价值观,认为信仰是最有价值的。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取向。(3)价值体系关于价值观的总体理论被称为价值观体系或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等。价值体系是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但一旦形成之后,它又具有相对稳定性。(4)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三个问题: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三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面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2006年10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进一步明确提出这一重大命题。这个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次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小康的社会转变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打破了原来那种单一的全国一盘棋的模式。〔例如:经济成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模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作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外商独资经济);组织形式有:国家经营、集体经营、个人经营、承包制经营、租赁制经营、合伙经营等等;就业方式:由过去统分统包变成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分配方式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有人以自我存在或生存好坏,作为全部生存意义的人生观,即是最原始、最落后、最无知的人生观。由此而表现出自私、保守、落后、不求上进,造成了社会的惰性。表现出极端自私、损人利己、空虚、这种人生观是一切社会罪恶的出发点。有人大公无私,不计个人得失,将自身利益渗入集体利益之中,所以,衡量自己存在价值大小从以下三个方面评定。第一、岗位本职工作的敬业程度、业绩。第二,创造性劳动的有无。第三、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程度。这三点只能在克服个人自私自利心理基础上,才能做得到。这才是我们必须树立的价值观念的全部意义。 所有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结果。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推动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逐步形成,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积极、健康、进步的主流在发展;从四川抗震救灾过程我们足可以说明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但是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没有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仍然是积极、健康、进步的占主流;另一方面,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沉渣泛起,有些人变得很冷漠,缺失诚信。国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观念也乘机而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十分突出。比如四川抗震救灾中一个反面的新闻人物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叫范美忠的老师在地震以后,他没有组织学生如何从教室往外跑,而是自己没有顾学生自己率先跑了出来,在他发表那些言论之前并没有人指责他的做法。结果在网上大肆宣扬自己的做法如何如何正确。纯属傻帽一个。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就是:个人利益第一,自私自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种价值观要不得。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还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时刻找机会要“和平演变”中国,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其实范美忠的思想就是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统治阶级主导下形成的。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以“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资产阶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思想武器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形成了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为实质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没有金钱至上的财富观,没有对享乐、消费的无限贪欲,没有在这种财富观和贪欲驱动下的“个人奋斗”,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西方国家公开标榜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掩盖不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极和没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有层次的。一是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二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是民族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时代精神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灵魂,她以无限的感召力,凝聚力,吸引人类为之战斗,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改革创新,和谐社会,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等),四是个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要求每个共产党员与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自觉接受,切实遵行。(显然,这不是指向全社会每个成员,也不可能覆盖全国每个公民,它仅仅指向先进分子,执掌政治权利、领导权力、管理权力的“官员”,就整个社会而言,他们只占少数)。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导致思想混乱乃至社会动荡。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做支撑,那这个国家就会出现危机,尤其中国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符合国情的思想做指导,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中国要想稳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应该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在同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和斗争中发展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又要看到,社会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就越是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导致思想混乱乃至社会动荡。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进步。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理想,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创造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都应当得到尊重、保护和发扬。这个层次的价值观是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他有可能、有必要逐步为每个公民所认同、接受、归附、归属与奉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行善的基督徒,死后想见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何差异,于是天使就先带他到地狱去参观,到了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一张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地狱的生活看起来不错嘛!不用急,你在继续看下去。过了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瘦骨如柴的饿鬼鱼贯地入座。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是夹得到吃不到。你真觉得很悲惨吗?我在带你到天堂看看。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每个人同样用一双十几尺的长筷子。不同的是,围着餐桌吃饭的可爱的人们,他们喂对面的人吃饭。而对方也喂他吃。因此,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大家看,天堂是什么?天堂就是和谐,天堂就是互助有爱。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激励着我们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团结奋斗。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围绕爱国主义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什么是爱国主义?到处都是爱国主义。这次抗震救灾,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救灾现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的感人场面;教师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学生而自己献出宝贵生命的义举;解放军、武警战士、医生舍小家顾大家不救自己的孩子而去救别人的孩子的高风亮节;这些感人的场面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同情、关爱之心,世界人民也为之感动纷纷捐款捐物。这就是爱国。国家在哪里?国家就在我们的面前。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爱国。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决不妄自菲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品格。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每天粥都不够喝。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的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的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轮流分粥,分者后取)我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工作中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要冲破一切传统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活力。这种价值观通过教育和教化,也有可能逐步为每个公民所理解与掌握。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也深切体会到,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旧有的价值观念体系和道德规范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处在建立的过程中,加上外来文化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人们的思想出现了困惑甚至混乱,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不和谐的“音符”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反映在荣辱观上,出现了荣辱不分,是非颠倒的现象,在错误的荣辱观的指导下,一些人是非不明、善恶不辩、美丑不分。例如:为官不贪、清正廉洁的人被说成是“傻子”;不以权谋私的人被看成是“窝囊废”;非法暴富,被说成是有头脑;有的人为了出名不惜出卖尊严,以“恶心、无耻”作卖点;国人有钱了,国内旅游、国外旅游,却在景区扔下一地垃圾,甚至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在国际上给中国人丢脸;长途汽车上逮徒强奸妇女、小偷偷钱,一车人明哲保身,冷漠旁观。社会风气有时已经是正不压邪。更有甚者,有的人为了达到一己之私利,不顾国格、人格,不顾党纪、国法,没有廉耻心和负罪感,从事违背道德和法律的活动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近些年,假药、假酒、假奶粉等关乎生命的案件一起又一起,舆论大多指责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但同时,我们也更要深思,这些造假者起码的人性和良心哪去了?这些不良现象,不仅毒化了社会风气,更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其负面影响不能掉以轻心。在高校,我们也痛心地发现,有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仅对我国的优良传统和教育方针的违背,为师生所不齿,就是在国外也是不被大家所认同的。可是却被一些学生所津津乐道。比如: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迟到逃棵、玩弄异性感情,当事者自诩为本事。旁观者“包容大度”。这些现象说明,如果不伸张正义,抑制错误,社会的风气就会被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就会被扰乱。正因为如此,抵制不良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古人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认为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道德水平也随之提高。但现在看来,这句话并不完全对。从“仓廪实”到“知礼节”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个时候提出荣辱观,说明中央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八荣八耻”的提出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尊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荣八耻”是最广泛、最普适的层次,他们也要通过教育和教化,逐步成为每个公民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对于共产党员、党的干部、政府官员,当然要求更高、更严,他们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识上,大多数思想家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使用。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古代思想家那里,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管子更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耻”,他说:国有思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因此,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八荣八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表现形式上,他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体内容上,他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要长期起作用,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个价值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必须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这个价值体系需要在全社会宣传推广,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一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下面我讲第三个问题: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如果提出来了,没人贯彻落实,不去抓建设,提出的观点就成了一句空话。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应该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全面宣传、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戒视成谓之暴(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慢令致期谓之贼(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广大干部群众所感知、认同、理解、掌握,才能内化为意志品行、外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义务,宣传思想工作太重要了。计划生育工作如果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老百姓不懂得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计划生育工作就做不下去。就拿四川地震来说,如果媒体宣传不到位,人们不了解那么多感人事迹,可能就不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同情心,和世界人民的捐助热情。要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只有明白了人们才能自觉行动,否则光靠行政命令是不会起作用的。应该把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着力回答人们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让人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什么?那就是在中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要让人们了解什么是民族精神,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要让人们了解什么是时代精神,那就是改革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也就没有希望。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必须创新载体、广开渠道,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滋养精神、陶冶情操。人民群众的亲身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教育,是把和谐社会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的有效载体,应当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立足基层、着眼实践、强化养成,引导人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深入推进“五城同创”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进一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强化道德约束力量。要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充分运用各种活动载体引导人们规范自身言行,推动全社会在注重文明礼仪、遵守公共秩序、规范社会服务、改善城乡环境等方面有明显进步。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有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广泛赞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感召力。要研究建立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激励、约束、评判措施,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和方法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温总理说过一句话:“国难兴邦”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就是说在灾害来临以后我们要把坏事变成好事,地震本来是一件坏事但是国家通过舆论宣传,还有国家对灾害来临后所采取的态度,感动了全国人民,使全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捐款活动也好,举国哀悼日也好,对口救助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有句话叫“人心齐泰山移”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这次地震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所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注重示范,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力量引领人们思想行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需要先进典型来示范、来引领。要广泛宣传我省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其典型事迹中的时代特质和道德因素,通过举办报告会、创作影视作品、出版事迹读物等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要认真培育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坚持以先进个人带动集体、以文明窗口影响行业、以文明行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升,努力推出一大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郑培民、牛玉儒、杨业功、李素芝、许振超、王乐义、任长霞、张云泉、蒋敏、谭千秋等等。用这些典型示例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们见贤思齐。我们既要学习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也要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更要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艰苦奋斗、知难而进, 学习外国、自强不息,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同心同德、顾全大局, 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九八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五、一二抗震救灾”精神。(“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众志成城、关爱互助”,)通过典型示范、向英模学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全体党员要以其自身的正确行为来示范他人遵循社会公共价值体系,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执政的更高价值追求,这就对全体党员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党员要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范美忠肯定不是党员,即使是也是个不称职的党员。之所以受到攻击就是因为他的价值观,与我们党所提倡的价值观相背离。是不得人心的。党员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党员除了要具备公共伦理道德要求还要具备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因为我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老师在地震来临的一刹那,之所以能够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学生的生命,就是因为他有一种责任。军人能够舍命参加救援行动,那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党员队伍道德素质提高了,全社会的道德素质才能提高。

今天我们研究的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从个人到集体,从一个组织到一个国家,价值体系极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总要强调它的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成功的理念,当企业文化出现的时候,大家的步调就是一致的。很多企业家,比如牛根生、比尔•盖茨、杨玉溪,他们的企业能够基业常青的秘诀就在于团队的核心价值体系,把这种核心价值体系变成企业的文化,这种文化就变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密切的关系。核心竞争力是大树的根基,决定了树叶、树枝、花朵和果实是否繁茂。核心竞争力不是派生的,源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孕育和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驱动力,是组织的灵魂!

同样,我们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不是派生的,也是内散的。我们每一个人要进步、要发展、要成长,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支撑我们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就是本堂课的思想!

最后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作为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结束语:

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的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的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啊!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说谎呀?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了世界地图?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难道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拼好了,世界就完整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先做人,人做好了,世界就是美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的就是让我们做一个好的人。那么就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为我们的家,为我们的国家,为整个世界的和谐做出我们的贡献。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比较仓促,准备的不够充分,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提出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