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综述--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0:4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综述 陈睿  2007年08月24日10:50   来源:《前线》杂志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是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新时期形势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对近年来理论界相关研究的成果做一综述,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重大意义的认识。理论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念体系。有些学者从适应实践发展的角度指出:价值观念建构和培育的基础,在于客观价值事实,一切价值观念都是对其客观的价值事实的能动反映。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对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明确界定和科学阐释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对其理性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因此,我们党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有些学者从亮出旗帜的考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近30年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成功的。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就是鲜明地亮出旗帜,昭示人们,在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究竟是什么,社会主义根本的、原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并且以此来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还有一种观点从应对挑战的角度指出: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当前我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值观念多样化现象,同时还伴随着价值真空、价值错位、价值虚无等现象。如果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明了我们党已经正视这些挑战,积极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应对。有的学者对党在处理社会意识问题上的思路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等提法,体现了我们党尊重社会意识多样化,以及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意识的思路,表明了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认识更加自觉,胸怀更加博大,境界更加高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的关系问题。和谐文化究竟是一种文化状态还是一种文化形态,理论界看法并不统一。但大家较为一致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有学者从指定方向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在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健康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有学者从引领社会思潮的角度提出,社会思潮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下,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并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理论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要把握好它的内涵,就要理解好三个关键词。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对价值体系的性质的限定。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社会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从人民这个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出发,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的目标为价值取向。二是“核心”。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观念体系是多样的,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在整个社会的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并引领和主导同一个社会的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三是“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是单个的价值目标,而是由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此基础上,理论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有学者认为,四个基本内容在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有学者认为,四个基本内容本身就具有层次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是最高层次,它主导和贯穿整个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次之,它属于社会主导的理想和信念层面;再次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它属于社会倡导的精神风貌层面;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涉及所有人所有领域的行为准则层面。还有学者认为,四个基本内容是针对不同层面的人提出的。在社会中,人们的利益追求和理想信仰、文化水平和思想修养、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人格尊严和心理素养等是不相同的。四个基本内容有的是先进分子信奉和接受的,有的是全体人民接受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些学者提出,应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一些最能表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理想追求的、简约明确而又极具号召力和极富包容性的概念,以此来代表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比如,有的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以人为本,富强、民主和文明,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等,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者们一致认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更为根本的、更为基础的前提,是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分享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只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地得到普遍确立、巩固和提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来说,主要有以下观点:有学者认为,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根本的是扎扎实实巩固“三个基础”,即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第二,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规定、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落到实处。第三,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党自身的价值观建设,保持党在价值观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织基础。还有学者进一步提出,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建设。第一,做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第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第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有观点从核心价值体系的转化角度指出,要做到“三个转化”。第一,促进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转化,使其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真正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这一转化的主要方式是教育。第二,从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转化,使价值评价机制转化为人的行为机制,使价值评价标准成为人们自觉行为的准则。第三,从价值规范向价值示范转化。通过党员干部、社会先进分子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相吻合,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做出表率,为广大群众的价值行为做出榜样。有观点从加强社会成员的感知、认同、接受角度来谈,认为:第一,要全党重视,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把建设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作为各级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工作日程,经常关注,逐步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第二,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彻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各方面工作中。第三,动员人民群众亲身实践。开展各项群众性实践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