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1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51:08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1
般若一直在集中谈佛的智慧是什么,菩萨的智慧是什么。中观讲什么呢?大家慢慢慢慢会发现,中观是要建立一个见地。我希望大家慢慢慢慢能够建立起学习、追求中观、了解中观的兴趣,因为学习中观是非常好的事,不管是学佛,做生意,做政治家,都是非常好的。一般来说,这个世界上的问题,都是因为某一个人有很极端的想法开始的。比如说极端的佛教徒,比如说一个很极端的金刚乘,你根本没办法躺下去睡觉,为什么你的房间里佛教到处都是,有很多极端的。而极端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我们说中观,不是落在任何一边。所以,中观的哲学,不只是读起来舒服,实际上你每天都可以了解。
学中观的时候,虽然中观的书非常多,有圣天菩萨写的,但是多半的学校选这本《入中论》,就是进入中观。在这本论里,有很多中观的对手,不同的学派实际上对于是我们的对手。但是慢慢讲这部论,你就会慢慢发现,所谓在这个论里,我们讨论或者是辩论的对手,每一个对手都是我们自己的执著和概念。
佛教,尤其是佛教的论师们怎么样?一个特征的特征,必须要没有三种错误。第一,你所涵盖的意义太广。第二,你的意义涵盖得不够广。第三,就是你讲的这个特征根本不可能。
如果我跟你讲,笔的特性或者特征是什么?如果你很聪明,你绝对不会回答这个问题,除非你听到人们讲我手里拿的这支笔是什么特征,你除非听到他这样讲,不然你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第一个问题,他问你笔的特征是什么?一定要说这支笔的特性是什么?但是年轻的和尚,刚刚开始学辩论,永远要搞错。辩论的时候,有很多小的方法让对方犯错。他们跟对手辩论,会最先问笔的特征是什么,等到对方讲了一大堆,他就会说我说的是这支笔的特性。现在说这支笔的特性是什么。对于这个笔的特性,你可以写一本书,写不完。很多和尚在辩论的时候,因为怕自己的定义涵盖不够广,所以把定义讲得很长很多,最后又会犯太广的毛病。
现在说这支笔的特性是什么?这个笔可以写字,这个特征对不对?是错的。因为如果把手放在墨水里蘸一下,也可以写字,但是是手指不是笔。所以说这支笔的特性是什么?你可以说,这是你手里拿的一个东西,然后说白色的,顶上和底下有两个黑点,你都可以讲出这些特征。如果说你手上这支笔的特征,是你手上拿的东西,然后是白色的,这样就会犯第二个错误,你的涵盖不够广,因为这支笔上下两个黑点没有讲。如果说笔的特征是什么呢?能在天上飞,或者在地上走,那就是第三个错误,不可能。所以,你所给的定义或者说特征,都要没有这三个错误。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这一点的?也许,您会觉得这种方法来定义东西,很狡猾、诡辩。这当然是很多印度的哲学家发展出来的。
除了我们学定义之外,还要学一下分类,把现象分成两大类,一个是组合式的现象,一个是非组合的现象。所以说,如果一个中观的学者坐飞机到一个国家,要填入境表,说你的性别是什么,只有两个,要不然就是男的,要不然就是女的,中观就会说万一有人是不男不女,你不会有第三个让他填。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表示你不知道怎么样分类。所以,你要学怎么分类,分类的益处。我们全部的现象,依照佛教的分法,分为两大类,组合的和非组合的。你同意不同意有第三种的分法?有没有说既组合又非组合的方法?
先谈一下组合的。第一个问题,组合现象的特质是什么?(回答:可以分开)。这可能犯涵盖太广的毛病。(回答:不只一个。)这个有点意思了,不只一个。但是有一点点的问题,你说的“一”,很可能变成非组合的东西。但是“一”也是一个组合的东西,因为没有“二”就没有“一”。所以大家要学这个,中观就是非源发性的,有一点越来越接近。但是那种答案,说这个东西不是缘发性的,这个答案太模糊,因为这样的话,你的对手立刻会反问,什么叫缘发什么叫非缘发,你还要定义它。
月称菩萨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奇怪的概念,他认组合的现象有三个特点。他认为任何一个现象,只要有“生、住、灭”这三个情况,这就是一个组合的现象。“生”还分生的生,住的生,还有灭的生,灭的生实际上就是住的生开始的。大家不要让月称菩萨这么简单的,他讲什么你都听。也许这三个其实哪一个不需要,或者是加哪一个,这个讲法根本不对,因为这个很重要,很有意义。为什么呢?在我们心里,永久、常的概念,如果你把这三个建起来,立刻把心里常的概念打破了。举例说,什么是常或者永久是什么?《中观论》第一句话问你,常的特征、特质是什么?我们生为一个平常人,就说太阳,这么多年天天出太阳,这个就是常。这个东西一讲出来,本身就是矛盾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说如果是常,根本不能继续下去,因为所谓的继续,表示有时间在里面,什么是时间?时间就是生、住、灭。所以说持续本身就是无常。当然这个好象是无“常”,很重要的一个东西。
任何东西会改变,就表示它是一个组合的,每一个东西都是这样的。在生、住、灭三者之间,哪一个最重要?(回答:生。)有没有讲别的?(回答:灭。)你不要忘了,灭本身也有生,生本身也有灭。所以你要很锐利地发现,如果是本身没有灭的话,就永远是生,不会改变。就是因为生有灭,所以住才会生的出来。当然,这三者生、住、灭都重要,多半的哲学家会认为,三个里面真正困扰我们最大的是“生”。为什么呢?比如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因为生这个问题这么重要,所以你会问我为什么会在这边?所以有了这个问题,那些原来想占人家便宜的宗教家就出来占你的便宜。在这本书的第六章,我们会非常仔细地讨论什么叫“生”。刚才讲了一些让你知道我们以后怎么样学这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是《入中道》,这本书的名字应该让你能够对这本书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第一个要注意,什么叫中道?记不记得前面讲过,极端是一些问题的基本,不要忘记,这边我们主要是要建立我们的见地。有两种见地:究竟的见地和相对的见地。不管在相对或者是究竟两方面,任何一个道理、哲学,如果不落于极端,就是一个好的、正确的道理。有两种极端,或者我们中文说有两边,有两种办法分,一种就是分成两类,一种分成四类。比如长、短,如果你分出这两个中间,你就有一个错误的见解。这种见解到最后,就会让你有一种不和谐的状况。如果说四种极端,或者是四边,是哪四个呢?我们说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这个是我们说的四边,如果你掉到其中某一个,你的见解就是错误的。这种见解,会让你有一种不协调的状况。
身为一个中观的学者,你要超越这四个边,现在简单地讲一下。简单说,这个房子是存在的,1993年已经不存在了,我做过的这个梦既存在又不存在,有一些东西是你根本想都想不到的,这种东西就是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的。除了刚才讲的这四种现象之外,如果你可以找到任何一个其他的现象,你可以讲出来。这四个实际上可以合成两个,就是我们说的短和长。所以存在会变成长,不存在就是短。其实很多的佛教徒都掉在这四个里面的其中一个。你说他掉在哪一个呢?所以当佛教徒在谈空的时候,我们讲的是空、大空什么的,什么东西都不存在。这个实际上是佛教徒掉在不存在的陷井里,在理论上是这样的。很多佛教所谓的修行人也掉在这四个极端里,哪一个?有人说是既存在又不存在。还有别的吗?最后一个。有些修行的人坐在那边,什么也想不到了,这是成佛,这是第四个。有一些佛教大师把这种状况归类于你突然昏倒、昏厥、病变,把这种现象归在这一类,这是很不好的状况。
所以,超越过这一切,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中观”。我们明天再讲“入中”。
提问: 既然无常在改变,又说住,住是没有改变的?
回答: 我们说的住就是改变,住也有灭,也有生。这个问题很好。学习这个定义、特质是很好的办法。当我们谈到苦的时候,很多金刚乘、修行人都会谈到慈悲,同时又谈到苦。但是在理论上,我们根本不了解什么是苦,我们讨论一下什么叫苦?苦的特征是什么,或者是苦的定义是什么?(回答:痛、悲伤。)包括在痛苦里面,不快乐、痛苦、生死、无名,都包括在里面了。各位不但是一个哲学家,还是一个很好的哲学家,几个字代表了很多的意义,这个痛苦包含了很多的意义。(回答:念头、妄想、思想。)我们这边讲的是痛苦,想得也蛮快的,执著也不错,我们在讲苦,他刚才说期望。变动和痛苦其实是很好的,但是佛教还有另外两个,另外一个就是“没有自信”。这四个是苦的特质或者是定义。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你会注意到痛苦并不一定是你的头痛。以这个定义来说,你买一辆意大利的跑车,也可以是痛苦。如果你来看这个,你就知道买一辆意大利跑车,今天买了,明天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也符合痛苦的条件。
月称,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表现空性的著作,是最好的一个人,或者是表现有关空性的东西的最好的一个人。一个论师在写一部论的时候,一定要以一个佛所讲的经为根据、支柱,月称菩萨在写这部论的时候,是根据《华严经——十地品》
我们叫做入中,有“入”字。原来梵文的名字叫(马丁艾尼卡阿布塔塔),是“入”的意思。所以我们最先要讲入中,入的是哪一个中,入的什么中,及时如何入,怎么入这个中。我们应该能够进入两种“中道”。一个是究竟的中道,或者说是意义的中道;另外一个,可以说是言辞上的,或者是显示上的中道。《入中论》这本书,并不是直接进入究竟的中道。因为这边我并不是教你大圆满,说这个就是中观,并不是这样的。究竟的中观就是空性,什么是空性?要超越四种的极端——四边。当然我们希望可以间接的进入究竟的中观,不过这个也看你的动机怎么样。这边,我们直接进入的是什么中道呢?是进入书写的中道。书写,或者说是经典式的中道也有两个:一个是佛所讲的中观,另外一个是诸大论师所写的中观。诸大论师当然是佛的弟子,由他们写的中道。
《入中论》这本书,并不是入由佛说的经典上的中道。所以这本《入中论》是要直接进入由佛的弟子,也就是诸大论师所写的经典中观。所以《入中论》这本书,是为了告诉你进入文殊菩萨所写的中道。我们怎么进入呢?记得昨天我们曾经讨论过,生、住、灭哪一种最重要,大家似乎都同意“生”是最重要的。在板上写,因为在西藏的学校里,从来没有这样教过的。
我们昨天决定了“生”是最重要的,举例来说,为什么我现在是这样的,为什么我在这边?在基督教的圣经里,第一句就是上帝创造一切,生是这样生出来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在任何时候,“生”是最重要的,怎么产生的。现在这个图是很重要的,几乎可以说,这个图已经包括了整个《入中论》的大意。所以一个哲学家,或者是一个理论学家,讨论到最后会发现,生只有四种情况:自生、他生、自他生、没有产生。
1,自生,东西是自生,自己所生的。讨论自生,在圣天菩萨所写的《中观四百颂》里,有非常仔细的讨论。因为有某些印度的教派,他们相信所谓的灵魂或者是自我、大我的意思,他们认为这个自我、灵魂创造一切,他的创造者和被创造的东西,两者实际上是一个,他们有这种看法,所以他们持自生的见解。这本书里对于这一点也稍微讨论了一点。
2,他生,是最难的。为什么第二个难呢?因为持这种见解的对手很难对付,持这种见解的对手全是佛教徒。我们的对手在讨论这个的时候,包括了唯识宗的学者,甚至像无著菩萨这么伟大的人,都可能包括在里面,所以这个很难了。在这个论里,有些部分很仔细地去讨论。
剩下的两个就很简单了。
相对来说,月称并不在乎东西在哪里生的。如果你问月称,相对上的东西怎么生的,他就会说你去问放牛的。因为对他而言,所谓相对,就是表示不经过分析的,任何事情你认为是这样就是这样的。而且他认为,对于这种相对的事,如果你去分析它,不对。因为相对的东西,只要一分析它,整个你认为所谓相对真理的概念就会整个垮掉。你可以问一个人,你的父亲是谁?你问这个问题,当然是问你是哪里产生的。像这一类不经过分析的相对的问题,一直问你的父亲、母亲是谁,对于这种没有经过分析的问题,月称会回答说某某人是你的爸爸。但是,如果你问的问题是这样,你说究竟是什么东西创造了我,我究竟的创造者是谁。如果你问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月称来看是属于一个分析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会把你的问题打碎掉。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落在上述的四种任何一个,都是一个错误的答案。
第一,像有的印度教会说,我的传统者是大我或者是神我,这是错误的。第二,有的宗教讲,神是另外一个,那个神创造了我,我和神当然不一样,但是是神创造了我,这个答案也是错的。所以,在这本书里,月称就要这样去分析。如果你问月称说,你呢,你到底认为东西是怎么个生法呢?他就会说,是缘起而生。他的这种概念实际上很民主的,因为他并不是说某一个创造者应该得到全部的,你讲的好多都是对于他。他要讲,因为我创造了上帝,所以上帝创造了我。除非我知道他是神,但是他不是神,所以说我把它当作神一样创造出来,然后我认为他创造了我。所以这个就是前面讲的,月称用这个方式进入中道。
同样,在中观论里,因为《中观》和《中观论》这本书,几乎整本书都在谈空性。但是在我们读的这部论里,会谈到十地菩萨相对的功德或者是特质。记住,十地菩萨就算是十地,也是相对的真理,对月称菩萨是这样说的。所谓轮回、涅磐,对他来说全部是相对的真理。所以在这本书里,月称很多次满怀骄傲地引用龙树的话,龙树说“我敬礼佛,因为佛从来没有说,当你舍弃了轮回之后,还有一个佛可以去承”。月称很多次带着骄傲的口气引用龙树的话,他说“佛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情况的成佛是需要去抛弃轮回的,但是你成佛必须要知道,根本就没有轮回。”
第一个颂,这个是月称的归经颂,就是第一和第二两个颂。月称菩萨在这本书里非常想要谈空性,但是头两个颂等于是把所有的大颂、教颂完完全全讲完了。一般在出家人的学院里,这两个颂讲三个礼拜,因为有很多的东西。
第一个记诵的头两句,“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这两句有很大的冲突。为什么呢?因为佛都是第一个,这里佛不是第一个,这边菩萨是第一个,这边一共讲到四个,声闻、中佛、缘觉,还有佛、菩萨,这两句话告诉你菩萨是最重要的。这两句已经让你看出月称的风格,他写东西永远是让你摸不着头脑,但是又很对。所以第一句说“声闻中佛”。中佛就是缘觉,声闻是由佛所产生的,如何生呢?佛教授他们缘起的真理、精华,他们接受了佛的教授之后,就去思考、修持。之后,他们就正到了声闻或者是缘觉。
“声闻”的意思就是听到这个声音,自己听闻到,同时也让别的人听闻。因为声闻是从佛里听到教授。声闻是这样的,他听信佛说的道理,自己这样做、修行,最后他成佛。当他成佛之后,也把这种情况、消息告诉别人,因为告诉别人,别人也能够得到利益。“缘觉”可以说是半个佛,所以这个书翻的很精确,叫中佛。
对佛或者是佛陀,对于佛教徒来说只有释迦牟尼才能称为佛,但是缘觉或者是声闻也能称为佛。因为佛陀这个字其中的意义就是“觉醒”。因为佛陀,也就是说觉,其中有一个意思已经摧毁了轮回的根本,也就是业,他因为愿而回去,而不会因为业而回去。摧毁了轮回的根本,也就是佛这个大的业。在很多的时间,在经里会看到,他们称呼声闻叫小佛陀,有中佛,还有伟大的佛。
所以从这一句里,你可以知道,这两种小佛陀、中佛陀,是由佛产生的,就是佛的语,主要是佛的语,因为他们听到佛的教导而修行。你又会问,佛从哪里来?你可以看出来,月称菩萨很有技巧地发展到这样,从菩萨生的,佛是菩萨生的。所以说菩萨是最重要的,比佛还重要。如果要把这种话告诉普通一般的佛教徒,最好穿着铠甲告诉他。但是这边有人提出反驳说,可是在很多的经里称呼菩萨为佛子、佛女,难道菩萨不是跟声闻、缘觉一样听佛讲的话而去修行,怎么这样说呢?现在有两个理由能够支持,为什么菩萨是佛的爸爸。
第一个理由,如果说佛是一个阶段的话,或者佛是一种状态的话,这个阶段是经过了菩萨这个阶段以后才有的。所以我们说,菩萨的状态或者阶段,是佛前面的状态,后面佛的状态是由前面的状态产生的。同时,比如释迦牟尼佛需要“善由”,而谁是善由呢?永远是菩萨。比如西达多王子,文殊和金刚手菩萨让西达多走到一个方向,看到一朵凋谢的花。同时,文殊和金刚手菩萨,西达多王子一直很想知道这个王宫的墙外到底是什么状况。一切西达多王子看到的生老病死的状况,都是大菩萨所实现的。所以很久远前,当时有一千个菩萨,他们发愿希望将来能够成佛,当他们发这样的愿望的时候,有另外两个菩萨希望,当这一千个菩萨成佛的时候,他们两个不要成佛,他们要逐个唤醒这一千个菩萨,让他们成佛。实际上一直到现代,所有能够教导你的这些,其实都是菩萨的化身,因为佛实在太高,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接触,我们只能接触到菩萨,跟他沟通。
我已经赞美了菩萨是最高层次的宗生。有人会问,菩萨是怎么来的?下面的两句就把所有的大乘的教授全部包括在里面,把这两句好好背起来,你就知道大乘是什么了。这两句讲“大悲心无二慧,菩提心佛子因”,这还不够。这三个可以说是佛,严格来说是“菩萨三因”。如果一个人问你怎么样才能成佛?就把第一个的后两句念给他听就成了。
后面讲到“大悲心,无二慧”。什么叫“无二慧”?就是说不落到任何一种极端的状况,比如好坏、美丑,这些后面也会谈到。“菩提心”,就是说希望众生都能了解空性,希望众生都能成佛的心愿。
也许有人讲,刚才讲前两个颂在学校里和尚要学三个礼拜,三个礼拜到底读什么东西呢?举一个例子。他们还要学为什么先讲大悲心,再说无二慧,再说菩提心,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写,并不是因为月称菩萨顺手写,他是有这样的理由,这三个的次序不能调换。很重要的需要知道的东西,第一个是“悲心”。为什么悲心在第一个?因为是这三个里最容易拥有的东西。因为你可以用普通人都有的同情心开始,而且大致来说,每一个人不管事大事小,都有同情心。就算不是佛教徒也会说那个人好穷,但是非佛教徒不会想什么叫“无二慧”,但是现在连佛教徒都不这样想。现在当然佛教徒也不想第三个“菩提心”了,但是大悲心还是有可能的。
然后我们谈到三者的顺序的时候,这种顺序是一般性的顺序。为什么说是一般的顺序?因为一般人都可以接受,无论你的程度,如果这个交给一个初学者或者是一个比较学的多的人,都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接受它。但是如果把这个教授给一个已经非常好的、高明的学生,无二慧应该放到第一个。一般来说,最先教大悲心,然后是无二慧,就是没有分别。你想要有不断的慈悲心,除非你证得无二慧,否则是不可能的。这好象是说,如果一个菩萨不了解无二慧的话,这种菩萨如果在台北街头每次碰到乞丐就给他钱、食物,也可以把很多的东西给他,家里的房子、太太、孩子都送给这个乞丐,也可以。但是如果这个菩萨到印度去的话,印度的乞丐比台湾多了几百万倍,他不了解无二的道理,一跑到印度看到这么多的乞丐,他的心就沉下去了。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一个不了解无分别的菩萨,就会认为帮助乞丐最重要的就是给他东西的行为,这样的菩萨就会认为,除非把世界上所有的乞丐都让他不穷了,这样才能成佛。只有当菩萨了解到,你认为接受你帮助的对象,实际上也是你自己照射出来的错误的概念。当你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一个不了解无分别的菩萨,去帮助一个人,希望从帮助的行为里要得到一个什么东西。比如有一个人是乞丐,他会认为我救济这个乞丐的行为应该让我成佛。如果一个人手上受伤,一个不了解无分别的菩萨,他会想去治疗,给他涂很多的药,结果那个人的伤越来越糟,这个人就会成为自己很愚蠢的悲心的受害者。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对象,受伤的人,实际上也是自己的幻想,他的期待就会伤害自己。
举例来说,假如这个人喝酒上瘾的,这个人是瘾先生,你希望要帮助他。十年你都想要他戒酒或者是20年,20年他还戒不掉,这个时候当然你也是很痛苦的。有的时候会怪自己,一定是因为我不好,他才去喝酒。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不了解无分别,也就是说他自我、自私。所以,这个太太帮助他的先生戒酒,帮助他很久,实际上他是期待这个先生从今开始不喝酒,以不喝酒来奖励帮助他的太太,可是这不是菩萨的行为,菩萨帮助就只是帮助,帮助以后自己离开,不管结果,不然他会看到很多悲心的受害者的。不过,你不要搞错了,这也不表示说,无分别的菩萨,反正我已经尽力了,他要喝就喝了,并不是无分别,他就要这样做。只是表示,这个菩萨既没有希望,也没有任何的期待。
现在还有更大的回报,当你知道无分别的时候,你的悲心更大。比如我们大家都在做梦,梦到我得了艾滋病。你突然间警觉到我在做梦,你自己醒过来了,知道自己在做梦,你跑来跑去告诉别人我在做梦,别人不知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悲心有多大,你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你在做梦呢?这个时候,你就会要拼命把人摇醒,告诉人家我在做梦。这个就是菩提心,要了解真正的意象、意念是什么,这个就是菩提心。也就是让你听到你应该听到的东西,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就是成佛的三个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三个因以这种顺序安列的。
回答:这个问题很好,非常好的问题。因为龙树菩萨讲过,现在我谈中道,为什么?为了跟你讲话方便,如果你真正是一个对于“中”了解的学者的话,连“中”你都不应该提。
回答: 没有生、住、灭,你找不到任何的非组合式。如果你真的有一个离于生、住、灭,就是我们说的非组合的现象。你可以找到一个东西说是非组合的?一定有这种的。
回答: 因为现在教各位要建立见地,因为要建立见地,所以先把现象分成组合、非组合,再慢慢谈下去,才能谈到别的。
回答: 昨天我们讨论过,空给一个定义的时候,那个定义要怎么样定义。空,就是说所有的现象都包含的一种特质,在这边可以在后面加一个空。像昨天讲到苦,也可以加上空,因为空是所有的东西都具有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