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中的政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39:36
签字中的政治:某秘书的签字体会
在一些高校,院系没有专职的科研秘书,科研秘书一般由认课教师兼职担任,作为院系领导的助手,科研秘书的主要工作是从学校有关部门领取文件,把院系有关的科研情况报送给有关部门;学术讲座经费的申请、报帐等等,其中最浪费时间,最不愿意但必须面对的事就是找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领导签字。
领导的签字是权力的体现,是权威的象征;签字还隐含权力分立、权力制约的思想,虽然权力制约的实质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但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也体现集权与分权的思想;签字的权力可能被滥用;签字的表达则是官场话语的运用。
一、签字是权力的体现,是权威的象征。签字一种权力。没有领导的签字,就无法获得任何经费的申请,即使是因公出差的开支想要到财务处报账也不行,签字意味着财权;没有领导的签字,想要办好一件事是很难的,领导的签字是“绿灯”,是通过、同意、批准的一种表达方式,有了领导的签字,事情就好办很多,没有领导签字,事情就只能搁在那里,签字意味着事权;要招聘一个新老师,没有院系领导的签字你再怎么优秀也没有用,学校哪个老师被任命为教研室主任、院系领导或者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没有主管领导的签字,聘书(任命书)就不会下发,签字也意味着人事权。领导的签字管用不是因为领导的字写得如何漂亮,能够让人得到艺术的熏陶,而是因为领导的签字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权力的体现,如果你不是领导,字写的再好,学校其他的教职工会找你签字吗?
二、签字蕴含了权力分立、权力制约的思想。学校各级领导的签字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权力分立与制约的思想。从横向来看不仅仅学校领导之间存在权力的分立制约,院系领导之间、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也同样存在权力的分立制约。纵向来看,各个职能部门领导和学校领导之间、院系领导和学校领导之间也存在权力的分立和制约。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各个分管的副校长之间的签字是不能代替的,该找副校长签字的就不能找校长和党委书记,该校长或书记签字的,其他副校长、副书记也不能代替签字。有关学科建设的只能找主管学科的副校长签字,有关科研的就只能找主管科研的副校长签字,财务、人事、宣传等方面也一样,只能找分管领导签字,该哪个领导签字就找哪个领导签字,有明确的分工,这种分工的签字权可以看作是权力的分立和制约。通过这样的安排,避免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手里,防止个别领导独揽大权,使每个学校领导都有一定的权力,从而达到权力相互制约、监督的效果。院系这个层级的情况差不多,工会、党的工作等方面一般由党总支书记签字,学生工作的签字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签字,科研和教学也由相应的主管领导签字,人事、财务等方面一般由院长(系主任)签字。从纵向的角度来看,签字要院系领导签字后才能拿到学校分管领导那里签字,否则情况再怎么特殊,分管的学校领导也是不会签的,
三、签字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权力制约,实质作用并不是很大。表面看来,学校这种权力的分立和制约是比较完善的,事实上,其实质作用不是很明显。这种形式上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主要通过“领导一般不会拒签”表现出来。只要找领导签字,几乎不会被拒签。第一,签字与权力是一对孪生兄妹,有权就有责,签字是领导的职责,是份内之事,手握权力,那么该签字的时候就得签,不能也不应该拒签。第二,拒签可能面临道德风险,学校范围只有那么大,一旦科研秘书找领导签字被拒绝后,那么可能会对领导有看法:“某某领导不好打交道”、“某某领导高高在上、摆架子”、“某某领导对普通教职工不友善”等不好的评价,而且这样的评价会在全校范围内传开。这样的评价无疑会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领导带来很大压力。第三、拒绝签字不仅仅是拒绝秘书个人的行为,毕竟找领导签字,秘书充当的只不过是“跑腿”的角色,隐含的是院系领导以及院系的意见。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得罪该科研秘书所在的院系以及所在院系的领导,院系领导可能会认为这是某某领导不给面子,故意让他难堪。一般而言,只要院系主管领导签了字,那么学校领导或其它职能部门领导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异议,偶尔提点意见,或者有什么看法那也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领导最终会签字。其四,拒签可能面临的压力。主要是学校各职能部门的领导拒签面临的压力,拒绝签字是要付出代价的,拒签可能导致院系与职能部门之间关系的僵化,从而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旦需要学校领导出面协调的话,那么职能部门领导的压力就可想而知。尽管这种权力制约的实质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还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有制约总比没有制约要好。
四、签字也是集权与分权的体现。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院系领导都有一定的签字权(最终签字权),不是所有签字都要找学校领导。如院系组织活动的开支,3000元以下(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规定)的开支,院系领导签字就可以,就不需要学校领导的签字,院系领导有一定的权力,但是权力有限,更多、更大的权力还是集中在学校领导手里。
五、签字可能会被滥用,存在滥权的空间。科研秘书可能利用工作之便,利用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为自己谋取私利。如专家学者参加讲座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开支中,虚开开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领导很难判断秘书到底有没有谋取私利,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拿来的发票就只好签字,当然也不排除个别领导明明知道科研秘书在弄虚作假,却假装不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尽管现实中这样的事比较少见,但并不是说这样的事没有。有的甚至可能模仿领导的笔迹,冒签领导的签字来为自己谋取私利。
六、官场话语不可避免。常见的签字用语如“同意”、“情况属实”、 “从XX经费中支出” 等等。学校与政府机关相比较,有其特殊性,但是一旦进入这种签字的“场域”,“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官场话语也就无法避免,只能按照游戏规则来玩。除了“同意”、“情况属实”等空话、套话,还能够“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