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平型关后的林彪缘何服气毛泽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7:49
红军即将开赴抗日前线,面对的是日本帝国主义这样的强敌,是打游击战?还是运动战?这是延安统帅部必须马上作出回答的问题。
毛泽东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再一次显示出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他审时度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富有创见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红军不能打阵地战,不能集中作战,而必须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
这时,红军主力部队已经改编完毕,林彪正在抗大任校长,接到出任115师师长的命令后,立刻从延安赶往洛川,与副师长聂荣臻一起策马来到西安,从这里乘火车奔赴山西前线。
当时在华北战场,日军攻势凌厉。9月20日,又占领了与平型关近在咫尺的灵丘。
平型关,位于山西灵丘县西乔沟一带,是山西东北部古长城的重要隘口,与雁门关同为晋北门户。
为了配合阎锡山部防守长城防线,八路军总部命令120师进至雁门关以西的神池地区,侧击由大同南犯之敌;115师进至平型关以西地区,准备侧击进犯平型关之敌。
这时,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延安统帅部和115师首长的面前:如何使用兵力?是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正规战?还是分散使用打游击战?对此,林彪与毛泽东的意见不太一致。
在9月14日115师抵达原平车站时,林彪曾电告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提出:“344旅及师直集中大营,准备待敌佯攻大营东之平型关友军阵地时,我相机袭击敌人之左侧后,歼敌一部,以扩大战果。”显然,林彪是想集中兵力打大仗、打运动战。
林彪的电报同时转给了在延安统帅部的毛泽东。
16日、17日,毛泽东又给朱德、彭德怀、林彪等人发电,指出:“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
但是,接连两封电报没能说服林彪,他执意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打大仗。
18日,林彪回电毛泽东,坚持己见。
由于林彪等人的坚持,或许毛泽东觉得他们的意见有些道理,21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彭德怀,表示同意林彪将一个旅暂时集中打仗,但同时指出,如果许久还无机可乘时,仍以适时把中心转向群众工作为宜。
25日,林彪指挥115师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坂垣第5师团1000多人,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使林彪名声大震。但是,盛誉之下林彪并没有喜形于色,飘飘然,因为他有几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打日军比打国民党军困难得多。这次战斗歼敌1000余人,而自己伤亡600多人,而且许多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林彪曾想抓一些俘虏带到太原去游行,而小鬼子宁可自杀也不投降,结果一个俘虏也没抓到。
二是没想到国民党军如此不配合。林彪在战后说:“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了。他们自己订出的出击计划,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
三是没想到平型关大捷难以挽救国民党军晋北防御的败局。平型关战后不久,国民党军晋北防线崩溃,日军长驱南下,太原很快沦入敌手。
经此一战,林彪大彻大悟:依靠国民党军抗战没有前途,集中八路军主力打运动战也不行,他再一次服了毛泽东。 凤
至此,林彪在思想上才真正转了一个弯,开始认识到游击战的战略地位。[转域]
林部阵亡(包括事后伤死)三百四十多人,重伤三百多人,轻伤七百人。
击毙日军(包括棒子)>700人,伤日军数百(阻击中),没有俘虏。
林部损失重大的原因:炮兵不行,步枪火力不行。
虽然机枪火力非常好,但不能不接触歼灭日军,只能冲锋。
如果给林3000支M1,30门迫击炮,根本不需要白刃接触,撑死五十人伤亡足够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