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看待民国人物是一种历史进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20:02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客观研究民国人物(主要指国民党的重要人物——编者)一度成为禁忌,学术性的研究自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直到改革开放,特别是两岸关系全面改善以后,这种情况才得到了全面改观。有关民国人物的介绍、研究和各种传记、纪实作品,日渐其多。这些年来,几乎所有国民党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军事领袖,以及文化名人,都有传记、野史或事件研究的著述出版。

  对于民国人物的研究,学界一向没有类别的划分或设定。研究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军事史、文化史、学术史者,关注的民国人物或各有侧重,但相互交涉者却甚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民国重要人物中跨领域的人物特别多。不仅军人兼政者极多,学者涉足政治者也极多,政治家也多不是一般的政客,而是有深厚的学术背景,王世杰、蒋廷黻、翁文灏等等,都是如此。以胡适为例,他就既是学者,又做过外交官,还几度办刊,尽管他一直没有直接从政,但还是经常会登上政治舞台摇旗呐喊。因此,做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少不了他,做中国外交史、政治史、报刊史和文化史研究,多半也少不了他。

  近年来,民国人物越来越引人注目,在相当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影视及文学作品的传播和帮助。1980年代以前,大陆年轻读者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基本上只有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一类是反面人物。孙中山以及张学良、杨虎城等,是那时被视为正面的仅有的几个人了,其他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艺创作逐渐解禁,越来越多的涉及到民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被写入小说、报告文学和电影电视剧本,越来越多陌生的民国人物透过文学或影视的形式呈现在普通读者的面前,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当今,关于民国人物的研究和介绍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得越来越客观,越来越注意尊重历史事实,也越来越重视从人文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只基于政治分野来做是非善恶的道德评判了。仍以胡适为例。抗战结束后,胡适反对中共再行武装割据,主张在蒋介石领导下逐步实行宪政。1949年以后,他公开站在美国和蒋介石一边,反对共产党国家实行“铁幕”政策。1954年,中共新政权发动了对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要求所有学者、教师都要与胡适划清界限,并上纲上线全盘否定了胡适的各种学术观点及其学术地位。但最近20多年来,学术界及思想界对胡适的一生做了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几乎众口一词地高度肯定了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有人甚至找出了毛泽东私下里的谈话,来证明为胡适“恢复名誉”是完全必要的。

  事实上,如同要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共历史上陈独秀、张国焘等人的历史功过一样,对民国史上的各派人物也理当同等对待。人各有短长,也各有偏向,但人终究是人,有亲情、有追求,纵使各处于不同的政治分野之中,他们对家人,对民族,却未必没有同样深厚的感情和寄托。今天,我们能对当年可能相互间存在这样或那样恩怨纠葛的民国人物,包括共产党人、国民党人,以及北洋政治圈内的人,一概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恰恰是历史进步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