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简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1:57:04

                              “阴阳”简历

  阴阳,本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诗经》的《大雅·公刘》说:“既景既冈,相其阴阳”。就是阴阳二字的本义。
  西周末年,周太史伯阳父用“阴阳”解释地震的起因,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周语》)可见,阴阳乃“天地之气”的内容,阳指阳气,阴指阴气。阴阳二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失而同失。伯阳父的这段言论是现存古代典籍中以阴阳为宇宙观的最早论述。
  《老子·四十章》以阴阳说明万物的构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显然,万物是阴气、阳气、冲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庄子·则阳》篇说:“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从伯阳父到庄子,所谓阴阳都是阴阳之气,是天地间生成万物的二气。
  《易传》的阴阳已不单纯指气,更多是说性质。如《系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下》“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这些都是在阴阳之气概念上更高层次的属性的抽象。再如《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虽然包括阴阳二气的变化,但不仅指阴阳二气的变化,还指正反两方面的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战国末年的邹衍善谈阴阳,所以《史记·孟荀列传》评论邹衍说:“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但其著作都已失传,其学派被称为阴阳家。
  西汉中期董仲舒将阴阳家的一些观点纳入儒家体系,建立的阴阳学说,其“阴阳”仍指阴阳二气。
  总之,中国哲学中所谓“阴阳”,本指“阴阳二气”,即两种寒暖不同的气;引申而指一切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即相互对待的“两端”,引申义开始于《易传》,到了北宋张载更加明确。
  《黄帝内经》对于阴阳的论述及应用,在先秦遗留下来的著作中,是任何一部都无法比拟的,《内经》中阴阳的内涵有两个方面。
  1.指自然界(天地)寒暑之气或人体内具有温煦、兴奋;滋润、抑制功能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命物质。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此“四时阴阳”的阴阳是指自然界四时变化的寒暑之气,而“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阴阳则指圣人因时调养人体的阴阳物质之气。
  又如:“阴阳      ,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素问·阴阳离合》)、“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素问·逆调论》)阴阳都是指人体的阴气、阳气。《灵枢·卫气》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其“阴阳”指营卫之气。
  2.是对自然界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概括。
  《素问·阴阳应象》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指天地间万物生长、变化、存亡的根本规律。这与战国中末期《易传·系辞上》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管子·四时》的“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一脉相承,但认识更加深刻而趋于成熟。更重要的是对阴阳规律(中国古代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即阴阳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阐述。
  首先,阴阳二者的性质是对立的。如“阴静阳燥……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阴与阳的对立性质就是静与躁、形与气、血与气、男与女、左与右、水与火的对立。换言之,阴阳是对自然界水与火、男与女、血与气、静与躁等对立性质的概括。
  其二,对立的阴阳双方彼此依存。《素问·阴阳应象》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其三,对立依存的阴阳属性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其四,阴阳属性双方,既对立又彼此依赖,最为关键的是要达成一种稳定平衡状态,才能维持事物正常的发生、发展、变化。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和,唱和、调和之义。
  总之,《黄帝内经》的阴阳范畴,不仅是对自然界对立统一规律的概括,而且还进一步揭示阴阳为道的基本原理,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这是《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都没有达到的理论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