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亿特别国债这招够损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8:10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余元洲
发行1.5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用以购买2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交由拟议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拿到国外去进行投资,——这办法,乍一听挺新鲜,仔细想来,实在是太损了。
因为第一,近年以来,美元外汇已经成为了对内、对外双双贬值,而对外贬值又超过了对内贬值的烫手山竽,拿在谁的手上都不舒服,都想尽快将其脱手,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也就是,尽可能地转嫁给他人。
但问题是,由于人民币被严重低估,贸易顺差加国际热钱(hot money)进来炒作,已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不正常增加,总量已经大得惊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其贸然抛出,必会促使美元贬值更趋加速,进而引起亚洲地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恐慌。一旦各国竞相抛售美元储备,市场就有崩盘的可能。万一如此,那将是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要严重的危险局面!
现在,我们由财政部门出面,发行特别国债收罗资金,买下一部分明显过剩的外汇储备到国际上去投资,其如意算盘是:赚了大钱后,一则可以支付高利息,二则也可以抵偿一部分铸定的损失。至于能否如其所愿,则就难说了。虽然国外(如新加坡等)曾有外汇投资公司赚大钱的先例,年收益(率)高达18%—20%的情况也是有的,但却并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也能获得这么高收益。因为,“物以稀为贵”,“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们的加入必然会使此种投资的竞争加剧而收益降低。假如我们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不能赚取预期的高收益,那么,这笔“10年为期,间或可调”的特别国债利息(率)就不会很高,且很可能会由国家财政一直背着。——当然,最后也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二,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将一部分资金收罗起来用于购买外汇储备到国际上去投资,这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减少流动性,缓解通膨压力,因为总会有一些本来可用于生产和(或)消费的钱现在不能了。但是同时,一方面,央行也会参与购买特别国债,从而增加、而不是减少流动性;另一方面,原其他持汇者也会因此而资金更充裕,这也会给通膨以助力。
第三,在“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盈利前景并不明朗的背景之下,在特别国债利息可能由财政承担的条件之下,在通货膨胀无可避免的情形之下,购买特别国债所得到的利息收入究竟有多少,就很难说了。甚至名义利息能否抵偿得了通货膨胀的实际损失,从而有实际的净利息剩下来,也是问题。即使有,即使是正值,如果考虑到将这笔钱用于其他方面的潜在收益,其“机会成本”的损失和代价也是很大的。
总之,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此举是典型的帮助美国人转嫁其损失于中国人民的蠢举,是我国一些有话语权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照搬国外新自由主义理论而不思进取、不思创新的一个败笔,是彻头彻尾的损招、怪招、险招、坏招,必须予以揭露和批判。
讲到这里,有一点不得不顺便指出:此事虽然可能是下面基层的某个人最先提出,比如说是南阳市的某个警察同志的建议,但真正决策的还是中央相关部门。而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加上我们国家的现行体制也确实要求上报批准,于是乎,也就可以顺势将责任使劲向上推:一推推到国务院,二推推到人大常委会,三推推到了全国人民面前——如果大家都不站出来说话的话,我们也就真的有了作为国民一分子的责任。
附录:
我的谏议书
——紧急劝阻“特别国债”之发行的学者意见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余元洲
最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拟定了一项庞大的计划,要分步发行一万五千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用以购买一部分严重过剩的外汇储备。此举出来后,赞成的有之,批评的亦有之。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这价值1.5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虽然已是天文数字,但也只能购买2000多亿美元,亦即现有1.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一个零头。由于造成外汇储备疯长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外汇储备还是会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不断增加,这就会迫使我们在这笔特别国债发行完毕之后,还得不断地发行更多的特别国债来加以购买。不然,外汇储备明显过量的问题还是会危如累卵地摆在那里,由不得我们视而不见。
其次,外汇储备本来就是我国人民出口产品和劳务所换回来的血汗钱,或者,是外汇资金进入我国换取了我们的血汗钱。总之,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是我国人民已经付出了超额“对价”换取来的“合法伪钞”(如果我们不将其拿到国外尽快用掉的话)。要想降低或减少持有此种“合法伪钞”的风险和损失,只有尽快将其拿到境外去“花”掉才是。现在,我们却由国家财政部门出面主持,要我们的法人和自然人又用自己的血汗钱来购买特别国债,继而用这笔国债资金来购买这笔外汇储备,然后交由新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来运作、投资。——这在价值等式上似乎是“平帐”,但在人民的心理上却怎么也让人感到“不平”。即使发一个不让自然人购买的命令,也仍然难以让人气顺,因为,法人机构也仍然是国人为主。也就是说,这笔帐,在数学等式上似乎没问题,但在人们的心理上,就无论如何会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要我说,这样做,何如直接由这些外汇的现持有者(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存有外汇的各家银行)作为股东各自投入一定数量的外汇资金以共同组建一个股权多元化的“中国外汇投资公司”,岂不更好?又何劳国家财政部门兴师动众地来发行这么大一笔特别国债呢?
其三,根据现有的设计和安排,特别国债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将由中央银行来认购。这部分由央行出钱购买特别国债的人民币资金,从表面看似乎不是人民的血汗钱,然而实际上,央行或迟或早还是会将其中至少一部分投入市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抛售给公众。那样的话,它也就与直接由人民出钱购买特别国债的情况一样,是用人民的血汗钱来购买特别国债,再用这笔国债资金来购买本来已是人民血汗钱换回来的外汇储备。
其四,假如央行坚持将所购买的至少一部分特别国债留在手里,一直不卖出的话,那么,这就变成了一种形式的货币发行。果真如此,就会增大、而不是减小货币“流动性”(liquidity),从而增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又与有关部门所宣称的调控目标正好相反。
其五,由财政部门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所筹集的人民币资金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然后将其交由新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经管、运作、投资,而不是由外汇储备的现持有者各出一定数量的外汇资金入股组建一个股权多元化的“中国外汇投资公司”,在我国现有的反贪和监督体系之下,其成效如何,至少,前者相对于后者的差距如何,应该已经是很明了的啦。国人信与不信,不妨拭目以待。
其实,我在上面所提到的替代办法,也仍然是权宜之计,只可以治标,而不能治本。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必须实行货币二重化,亦即建立以“华元”为“上币”、人民币为“下币”的双层货币制。届时,我国企业对外出口,就可以只收“华元”,而拒收外汇。这样的话,不要很久,现有一万二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可以逐步地彻底消化掉,并迫使外国人也不得不储备“华元”以应时需。
嗣后,我国双层货币体制中的“上币”——“华元”或“中华元”——就会成为当今世界币值最稳定而信用最好的国际硬通货,进而成为可取代美元、欧元和日元的最佳外汇储备资产。
因为,现有一切所谓的硬通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都是随时可能会贬值的单层货币,而我们实行的则是二重货币制。在二重货币体制之下,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压力可由“下币”加以承担,而“上币”则保持其币值恒定、永不改变,且由于二重货币制本身所具有的自维持机制而不会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塌那样的情况(详见下面参考文献所列笔者部分文稿)。
(2007年8月8日 于 新江大)
参考文献:
1)《论货币二重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律制度改革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美元撑起美国霸权》,载《环球时报》2005年1月19日第15版。
4)《美元——合法的“伪钞”》,载《学习月刊》2005年第9期。
5)《(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哲经策论(十篇)》,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