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制度双管齐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0:46:20
“小金库”的屡禁不绝,有思想与制度两个方面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小金库”涉及人员的思想水平低的危害,大大超过制度上的缺陷。因此,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建设重在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公务员增强法纪观念,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并从思想上认识到私设“小金库”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要加强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构建道德防线。构筑道德防线必须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主的方针,不仅要使公务员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增强廉政意识,还要通过对一些反面典型的查处、曝光和剖析,帮助人们抑制不正当行为的欲望,切实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从思想上认清“小金库”的危害。“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影响公平竞争,而且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应当完善各方面的财务制度。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使“小金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源头上杜绝“小金库”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加强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和房产出租管理等工作,防止“隐性收入”、“灰色收入”形成“小金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凡是能够实行“收缴分离”的非税收入,一律采取单位开票、银行代收、收入直达的方式收取,减少收费环节,强化票据管理转为经营性收费。另一方面,要强化经营性资产管理。加快党政机关公共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对行政机关全部经营性固定资产以及财政全额补助的事业单位与其业务无直接关联的经营性固定资产,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由同级财政部门界定后,采取集中管理、公用租赁、委托经营、净收益全额上交财政的方式进行管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从“出口”上控制“小金库”。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和责任机制,科学设置岗位职责,明确岗位权限,建立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制度。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合并单位财务,一个单位只能设立一套账。对非独立核算单位以及未按《会计法》规定配备会计出纳和财会责任人的单位,不得开设账户,不得管理和核算资金。严禁上级单位到下属单位报销支出,严禁下属单位以任何名义给上级单位领导、职工发放津补贴。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完整、准确地向财政、审计等监督机关报送财务收支决算,自觉接受监督。全面实施政府采购制度。要进一步拓宽采购类别,凡是符合政府采购范围规定的支出项目,包括会议费都要实施政府采购,提高政府采购支出占应采购规模的比重,不断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私设“小金库”的形式花样翻新,隐蔽性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审查人员在监督方法上不断创新。重点运用自查自纠与重点检查方法治理“小金库”。自查面必须达到100%,而重点检查面应不低于纳入自查范围单位总数的5%。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单位检查面应不低于20%。这样,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自查、支持自查、依靠自查,落实责任制;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的责任机制。强化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监督机制。完善银行账户监管机制。可以将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国库和商业银行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探索建立以银行账户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审核为平台的联动监管模式,形成实时监控、综合核查、跟踪问效的运行机制。在鼓励群众举报方面要拿出切实的措施,让群众有动力举报,有勇气举报。在对部门、单位思想教育的同时,应当在群众中广为宣传“小金库”的危害性,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小金库”的存在本来就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群众的举报正是维护他们切身利益的行为。但是,要加大对实名举报人的保护力度。
治理“小金库”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防治体系是重点,长效机制是根本,财税体制改革是关键。目前,要真正将“小金库”治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惩防体系”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大力推进公共财政阳光运行,探索根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如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扩大收支脱钩试点范围,全面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改革,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规范财经秩序和加强财务管理等措施。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财税体制改革。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和完善公务卡制度,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通过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结余管理制度,整合财政资金资源,解决财政资金因留存部门单位而逃避监督的问题;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做实、做细部门预算,减少财政资金在预算单位的沉淀,在建立完整准确人员编制、车辆编制和实有人员、车辆等基础信息库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定额标准,合理核定基本支出;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扩大到全部基层预算单位,确保预算资金专款专用;强化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从严控制新账户, 制止单位预算资金从“零余额账户”划转“拨资金账户”的行为。加大财政支出改革力度,压缩公车、接待、出国等行政上的浪费,通过“三公”改革,适当提高公务员的合法收入。近几年来,房改、话改等公务员职务消费改革的力度加大,一方面减少了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增加了公务员收入,大方向是对的。应该继续延伸这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大胆尝试公车改革的不同模式。笔者从2003年5月到湖北省统计局工作以后就开始了自主车改:自购私车,上下班一月1000,出差实报实销。起到了节约行政经费的作用。通过公务员待遇的改革,使各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大致相近、合理,也就失去了“小金库”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