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资本主义4.0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27:40
2010年08月02日 06:15 AM

书评:资本主义4.0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约翰•凯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13条] 英文 对照 

《资本主义4.0:新经济的诞生》(Capitalism 4.0: The Birth of a New Economy),阿纳托莱•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著。出版方: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单价20英镑;PublicAffairs出版社,单价28.95美元。

资本主义1.0是自由放任主义的盛世。从《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到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自由放任主义思想一直统领着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大萧条的产物——资本主义2.0认识到了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赋予了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引导行业发展的职能。至上世纪70年代恶性通胀时期,资本主义2.0宣告瓦解。

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上台,开启了资本主义3.0时代。资本主义3.0奉行市场原教旨主义。在这个时期,社会不平等加剧,金融业繁荣发展。2007-08年的信贷危机触发了又一场“大改版”。今日我们面临的前景不是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是一种新式资本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4.0。

这是阿纳托莱•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的观点。卡列茨基是《泰晤士报》(The Times)的自由编辑(editor-at-large),也是一位多产的评论员。他在上述书中对当前许多政治和经济争议作了发人深省的评述,并有较大篇幅论及经济理论的失效。一种普遍确定性的语调贯穿全书——有两页谈到如何改革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还有两页讲如何应对全球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

这样信心十足,说来与该书的哲学取向有些矛盾:即世界的特征之一是存在根本且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消除不确定性,但能对之加以控制。资本主义长盛不衰,得益于它的适应性。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各种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即使我们不清楚具体解决机制。

这种资本主义观点截然不同于市场原教旨主义。后者认为,尽可能少地束缚人类天生的贪欲,最有利于人类进步;经济决策是基于有效市场中的理性预期做出的——在有效市场,所有可能与未来有关的信息都反映在价格中。我认为,对于资本主义的运行原理、以及市场原教旨主义为何会对政策产生危险的误导作用,卡列茨基的分析都绝对精辟。

卡列茨基笔下的资本主义4.0既摒弃自由放任主义,也否定一切源自有效市场和理性预期的经济模型。那么,资本主义4.0看起来究竟像什么?资本主义4.0限制政府开支,但它更偏好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政策,而非力求达到预算平衡的节俭政策。它赞成自由市场,但并非不加批判。它着意减轻社会不平等现象。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4.0是务实的。事实上,它像极了资本主义2.0。

假如能抹掉1965-85年这段时期的历史,资本主义2.0大体上运行得相当良好。为什么会出错?在卡列茨基看来,决定性事件是1971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Richard Nixon)废除金本位制。此举开启了浮动汇率时代。但是,尼克松的贬值政策与其说是通胀的根源,不如说是结果:从5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物价水平就不断加速上涨。

原因在别的地方。在资本主义2.0时代,经济稳定且广泛增长,带动人们的期望不断高涨,以致到最后经济增长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通胀是最简单的政治应对之策。此举失败后,资本主义3.0应运而生。

务实是好的,但没有任何指导原则作为基础的务实政策是缺乏连贯性的。卡列茨基所称的两大“罪魁祸首”——尼克松和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所采取的政策就是如此。卡列茨基认为,保尔森个人应对信贷危机负责。此番批评并未失之公平——即使是在政治家当中,尼克松的缺乏原则和保尔森的不称职也是罕见的。但卡列茨基的历史观夸大了个别人物和他们所做决策的作用。资本主义2.0瓦解并非尼克松之过;资本主义3.0也不是保尔森搞垮的。借用一句话说,这两版资本主义的瓦解是由它们各自的“内在矛盾”造成的。只有比“大社会”(Great Society)时代的政治家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主义2.0的内在矛盾,并实现让“我们过上前所未有好日子”的目标,资本主义4.0才能繁荣兴盛。

现在有很多关于信贷危机的书,简直太多了。卡列茨基的出色之处在于,他以一种继往开来的视角解析这些事件,并且超越了历史流水账的框架。当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实践失败后,我们有必要就市场经济的本质展开辩论。卡列茨基这本书是对这场辩论的一大贡献。

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译者/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