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分辨:德、孽、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6:30
太极分辨:德、孽、业 [转贴 2009-06-01 07:43:34]     

作者:阿杂

      1、什么是业
      业是形成境界的物质,境界是在人的心感觉中对生命所拥有的事物信息能量在玄机作用下形成的物质景象。
      生命所有细胞和意识所形成的生命机制与身体所获得和拥有的外界事物的知识和信息能量在生命感应中产生玄机,久而久之形成了玄机物质,这就是业;这种玄机物质在心感觉中产生实体感应,并在大脑中形成景象,这就是境界。
      业与心欲直接相关,心欲对某物质信息产生“偏好”,会偏重积累该物质信息,使身体积累的知识信息以该事物信息为主要特征,从而产生以该物质为特征的业或境界。积累什么样的事物信息,就产生什么样的业。比如,有人对文学感兴趣,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积累了大量的文学方面的知识信息,产生了文学之业,形成了文学境界。所谓事业,就是专门从事以自己所积累的业为特征的工作,不具备这种业而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必须通过学习积累这方面的业,才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否则胜任不了。
      传统宗教把业分为善业与恶业,善业就是德,恶业就是孽。所以,德与孽都是在生命中产生的境界物质,中国古人的“积德”和“造孽”的说法都带有在生命中积累物质的含义,具有物质性描述,不完全是精神上的说法。
      人在意欲中会产生执著,如果这种执著破坏了生命内外的圆融性,对生命内外的依存关系是一种破坏。如果这种执著促成了生命内外的圆融性,对生命内外的依存关系是一种增益。因此,人不怕执著,怕的是执迷不悟,更怕的是执著了虚假之业。如果人能明明白白地去执著,去做增益的事情,这就是行道。行道是有境界的,在不同的境界行不同的道。境界越高,道行越深,增益就越根本、越彻底。凡做事都会生业,就看是生善业还是恶业。每个人都有干事业、有作为的想法,有做善事的事业,也有做恶事的事业。在一个圆融的社会里,存在灵敏的报应机制,做善事业有善报,做恶事业有恶报。如果社会的圆融性被破坏,那么这种报应机制会失灵、失效,造成做善事业无善报,做恶事业无恶报,其结果是整个社会秩序遭到彻底破坏,人生存在事业无序、处处不测社会中,身心会饱受折腾。 

      2、什么是孽
      孽物质具孽性,孽性是邪道的特征,具有破坏性、腐蚀性。当人破坏周围环境、给他人造成损害时,被他破坏的环境物质会对他产生反作用,被他伤害的人会对他产生怨恨之气,这种反作用和怨恨之气是阴性能量,会往他生命里不断注入。他生命积累这种带怨恨的阴性能量太多,会形成一种叫做“孽”的物质,对生命体具有很大的腐蚀性和破坏性,会破坏生命机理和生命运程,这就叫造孽。特别是致他人死命的事情造孽最大,死者在阴体里发出的怨恨之气的阴性最强,所形成的阴性信息的孽性更大,对造孽者的生命机理的腐蚀性和破坏性更强,使造孽者因生命中孽性太强而导致生命机理严重破坏,伤害的不是身体,而是生体。生体一旦破坏,生命体就完全毁了,连轮回的机会都没有了。 

      3、什么是德
      德物质具善性,善是正道的特征,所以身有高德就是身居正道。正道与周围环境圆融,产生祥和能量场。修炼人讲德,注重的是德物质的道性。德物质在一定的传统修炼方式中可以转化为身体功能,更深层次的传统修炼方式可以将德物质衍化为一种叫元婴的高功能的意识身体,这是修炼人梦寐以求的修炼正果。普通人讲德,注重的是德物质的福性。德物质的善性就是德物质的圆融性,生命中有德物质,不仅可以圆融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调理生命运程,增强生存环境的安祥性,还能圆融生命内部机制,可以消除疾病和延年益寿。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要修德积善,以颐养生命,生活安泰,延年益寿。
      德是道的境界,道是德的根源。修善积德必须懂道,不懂道而讲德,是无根之说,不懂道而修善,是无果之花。老子讲的德就是老子提出的境界,从人类境界到宇宙其他境界都讲述了。老子的德建立在老子的道上,老子的道涉及到宇宙事物的初创机制,讲述了人类世界之道与宇宙世界之道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的高深内涵,所以老子的道很深,老子的德也很高。比如老子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是老子所到达的至高境界,是对一种社会关系非常松散的佛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描述,是老子看到的德景象之一,并不是讲人类社会的状态。他是告诉人类,宇宙中存在着这样的世界,存在着这样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是很高的道机制决定的,需要很高的德境界才能形成那样的生存方式。老子的德境界很高深,不易理解,就是因为老子的道内涵很深。有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道内涵有多深,德境界就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