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1:05
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
一、教材分析
济南版《生物学》八下第四单元第三章《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共三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人类有性生殖繁殖后代的过程,胚胎发育的特点和人类发育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同时进一步宣传了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健康的生活和认同我国的基本国策。从教材编排的顺序看,七上介绍了《生物圈中的人》,八上在本节内容之前,又介绍了绿色开花植物和各种动物的生殖发育。本章既是对人类的生殖发育的介绍,又是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体现。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是本章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学习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这个内容的学习存在着一些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非常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又怀有害羞的心情。之前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也认识了绿色开花植物和各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本节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应该不是很困难。
三、设计思路
我校生物学科进行了校本化开发,形成了“基于学案导学下”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初一两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对此模式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课堂上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较强。故本节课采取“个人预习—合作探究—全体展示”的模式进行。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概述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人受精过程和描述人胚胎发育过程。
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通过影视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
㈢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生殖知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五、教学重点
1、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受精和胎儿发育的过程
六、教学难点
受精和胎儿发育的过程
实施的内容
设计的环节
设计的思路
设计的意图
教 师
学 生
情景引入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
二、受精作用
三、胚胎发育
巩固落实
播放视频“人是从哪里来的?“
布置学生学习的任务
1、独立阅读课本P56—P57内容。
2、分组分析课本图4.3-2、图4.3-3部分的名称,填写插图中的括号的内容,并根据结构特点总结各部分的功能。
3、总结人类生殖系统的知识框架。
4、小组代表板书并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回忆受精的概念
在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  精子、卵细胞的结构特点。
2、  受精的部位。
3、  月经是如何形成的。
阅读教材,能够讲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布置小组讨论的题目
观看视频
学生独立阅读了解学习内容。
学生讨论认识插图内容、看图、填土、总结功能。
以组为单位讨论该内容的知识框架
4号同学根据课件内容指出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1号同学总结本组的知识框架。
师生共同复习受精的概念
在学生识别课本的插图、阅读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根据课件中“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图片,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本组讨论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展开师生、生生的质疑、答疑。
1、  回答课件中图片内容
2、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内容的填写
3、  完成课堂测试的内容
4、  给父母写一封信并亲手交到父母手中
对于人类的生殖,学生一直有一种神秘感,视频的播放使学生对于人类生殖的全过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文字、识图,小组讨论,相互的帮助、交流,最终形成该部分的知识框架。
在形成知识框架的基础上,让学习较为困难的同学加强记忆、进一步理解,让学习较好的同学展示总结知识框架。
该部分内容概念部分学生多次接触,了解的比较清楚,但是人类的受精,特别是精子、卵细胞是平时直观看不到的,采用识图、阅读、分组讨论的途径,使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
在独立自学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插图的提示,学会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之后,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对胚胎发育的一些概念、特点进一步的分析、认识。
教师通过课前准备的课件、课堂测试内容,检测学生本节课的目标达成。
视频的播放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了解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的兴趣,为下一步内容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该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直观,又是基础内容,只有学会这部分内容,后面的学习才能够顺利学习。
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识图的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很快就能掌握所学内容。
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不同层次的同学的观察图片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受精是本节内容的关键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学生达到能够描述受精过程的目标。
这部分内容是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只有带动学生不断地质疑、答疑,在提问、回答过程中,对于胚胎发育的认识不断的加深,从而理解母亲的艰苦,达到敬爱父母的目标。
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反思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