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大银行公司治理专题报告-信贷管理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36:54

综合金融信息
博士专家中心

中银网论坛

中银网刊

中银报告
返回中银网特供金融专题
全球知名大银行公司治理专题报告
信贷管理篇
《信贷管理》专题开篇语
编者按:中国金融业融入世界的金融大潮,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成长,信用风险的分析评价和管理成为资本运作的新课题,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风险评级 方法将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国际金融界对信用风险的关注日益 加强,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许多定量技术、支持工具和软件已付诸商业应用。
通过提高信贷管理效率降低放 贷业务风险一直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分析技术和定量分析模型趋向成熟。以一些国际性大银行、专 门提供金融分析产品和技术支持的专业金融公司、金融分析专家为主导的金融应用领域研究力量开始积极投入到运用市场方法管理信贷资产的实证研究。一些领先的 国际性大银行采用金融市场创新技术,运用创新性的信贷管理方式积极管理信贷资产组合,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金融工具和实践探索成为引领国际银行业信贷管理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辛迪加贷款和贷款交易市场、贷款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新的市场化运营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引导信贷资产/信用风险进入交易渠道, 以期降低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集中度和获得更有效率的风险分散化安排。从这些方面考察,国际大银行的先进经验对国内金融机构大有裨益。
国内银行经过数年的实践摸索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内部评级体系。但是我们认为国内银行仍应根据自身风险环境和经营特点,借鉴国际银行的信用管理模 式,并按照巴塞尔协议新框架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评级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评级管理系统,真正融入全球银行业信贷管理的佼佼者之 列。
本专题大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认识篇。重点解析银行信贷管理体系以及中外商业银行各自的特点;第二部 分:比较篇。对中西方主要的银行信贷管理体系的异同加以比较,指出了国内银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放略;专题的第三部分:一个重要的模块。专注于信用 评级体系的分析以及国际银行的评级方法的介绍;此外,我们还特别选取两个“专栏”——中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制度比较、新巴塞尔协议与信用风险分 析。分别对相应领域的核心话题做进一步的重点研究。本期专题力求理论紧扣实务,具体架构如下:
认识篇——走进现代银行信贷管理体系
1 银行信贷体系一瞥与国内信贷体系
1.1信贷管理在中国商业银行运营中的作用
1.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表现及防范体系
1.3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组织体系
1.4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体系
[实例1]——花旗银行董事长威廉·罗兹:信贷应该投放给最有效率的借款人
2 国际信贷管理体系与创新性发展
2.1国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2国际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作用及要素
2.3银行信用评级系统与外部评级机构的关系
2.4国际银行信贷资产的组合管理创新
[实例2]——美林证券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比较篇——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对比与借鉴
1中外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主要差异
1.1 组织结构上的差异
1.2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
1.3人员制约手段的差异
1.4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
1.5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
2 西方主要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专栏1]——中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制度比较
比较点1——银行信贷风险功能管理机制
比较点2——银行信贷政策组织机构
比较点3——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人员
比较点4——银行信贷管理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划分
比较点5——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比较点6——信贷风险电脑管理系统
比较点7——良信贷资产的管理与监察
一个重要的模块——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1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作用及要素
1.1 评级对象的确定
1.2信用级别及评级符号
1.3评级方法
1.4评级考虑的因素
1.5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的统计分析
2 国际同业的内部信用评级方法
2.1财务分析
2.2对债务人初步评级的调节
[专栏2]——新巴塞尔协议与信用风险分析
1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相关要素
2 巴塞尔的“三大支柱”
2.1第一大支柱
2.2第二大支柱
2.3第三大支柱
3 "标准法"的基本逻辑结构和原则
3.1标准法的变量关系
3.2风险缓释后的风险暴露
3.3币种错配和期限错配
3.4标准法设定的风险权重
4 "内部评级法"的基本逻辑结构和原则
4.1内部评级法
4.2内部评级法
5 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条件
5.1建立以计量模型为基础的风险评级系统
5.2实现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
5.3确保信用风险评级的完整性
5.4建立独立的风险评级或评审机制
5.6科学测算违约概率(PD)
返回
中银网联系方式:
 
电话: (010)88719179、88719379
传真: (010)88719379-134
E-mail:market1@cfn.com.cn
版权所有:中银网金融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中银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10446
Copyright 1998-2007 cf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