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国大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41:56
有关法国大革命   2010-03-19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080200020 洪霞

在十八世纪英、美、法三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是以独立战争的形式进行资产阶级),在这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许多人认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对于这一点,我不是很同意这种观点,我们不可否认法国大革命是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超过英美资产阶级革命。托克维尔说:“没有任何事情能比法国大革命史更能提醒哲学家、政治家们要谨慎,因为从没有比它更伟大、更源远流长、更酝酿成熟但更无法预料的历史事件了。这是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时代,尽管它有各种错误,人们将千秋万代纪念它。”黑格尔说:“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壮丽的日出,一切能思维的生物都分享到了这个新纪元的欢欣。”列宁说:“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列宁还说:“任何一个自觉对待历史的人都会说,法国革命虽然被粉碎了,但它毕竟是胜利了,因为它为全世界奠定了曾是无法消灭的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自由的基石。”由此可见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法国大革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说起这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许多人在说法国大革命的分期问题时都有自己的观点:王养冲、王令愉在研究法国大革命时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从1789-1794年(王养冲、王令愉:《法国大革命史(1789-179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而有的是从1789-1793年([俄]克鲁泡特金著,杨大楩译:《法国大革命史(1789-1793)》,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显然这些都没有把拿破仑帝国算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之内,但米涅说法国革命时是从1789 年5月5 日的三级议会说起的,到1814年。([法]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法国革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我个人认为要真正的去研究法国大革命应该从法国的启蒙运动说起,从那里酝育了法国大革命,可以说没说:“凡存在皆合理。”那法国革命呢,我觉得米涅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次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历史的必然,我想在这下分析一下关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思想上的准备,经济的发展,以及各阶级的矛盾,使得法国人民不得不走上这样的一条道路去寻求自己阶级的利益。

首先,在思想上法国早就准备好了,法国的18世纪,被称为是启蒙的世纪,甚至是被称为是法兰西欧洲的启蒙世纪。法国在1715年结束路易十四的统治,经过缓慢而有效的“文化革命”,在自然和理性的旗帜下展开了几乎遍及全国的解放思想、更新文化的运动。到18世纪中叶,这一运动更加发展、更加波澜壮阔。一些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主要就是在这个时期,按照他们所属阶级的或阶层、所处的环境或不同的遭遇,对旧制度的各个方面提出批评或进行抨击,各自发挥他们的改革思想甚至革命的主张。这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这运动作为行将到来的大革命的前奏,曾给予欧洲以巨大的震动。勒费尔在为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写的《导言》中说:“观念的世界为能避免依存性,他们随社会的改变而演进。荣誉这个概念,正是从贵族转向资产阶级、法学家、君主政体的服务者,其中不乏‘民主政体的领导者’并为他们的阶级利益服务。产生革命的观念并不是偶然的,旧制度的画面给了第三等级的作家们以这种观念的启导,作家们作出了他们的解释。”[1]法国的资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已经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同时他们的思想、意识的力量也已成熟,他们成为了一支很有知能的力量,为1789年的革命做好了思想上和公共舆论上的准备,所以在后来的法国大革命期间,那些资产阶级的代表能够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他们反对等级特权,反对专制王权,反对教权制度……这一系列的思想觉悟都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才有的,我认为一切事件都需要有思想上的宣传和理论研究,而启蒙运动的一切思想正是为了革命的爆发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启蒙运动的思想上的准备,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者说其革命道路就会有点崎岖和艰难。
其次,我们应该对当时法国的政治局势作一下简单的说明。当时的法国中古时代的社会形态依然存在,国土分割成了互相敌对的一些省份;人们分属于敌对的阶级。贵族虽然还保留着爵位,但已失去了全部的权力;人民毫无权力可言;王权则毫无限制,由于权臣横行,由于种种特殊的制度和各个集团特权的存在,法国陷于一片混乱之中。[2]由此可见阶级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不只是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同一阶级之间也有矛盾。
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在这个等级中也有高等和低等之分,在旧制度下,高等教士和低等教士的地位悬殊、思想不一,可以说教会作为王权的支柱,得力于高等教士,他们这些人忠诚于传统和习惯,思想保守,完全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对人们要求的反对封建统治这种想法和做法持敌对态度,同时那些低等教士也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嫉恨高级教士的高等收入,不满高等教士对他们的蛮横欺压,所以他们也要求革除教会积弊,尤其是改变什一税的分配方法。在1789年革命爆发前,低级教士向国王路易十六呈递了陈情书,还散发小册子,提出他们的主张和要求,如根据财产收入的比例来承担对国家的义务等,正因为阶级之间的不平等,所以在大革命中,许多低级教士转而谋求世俗方面的改革,同第三等级一起与特权等级作斗争。
第二等级是贵族,在旧制度下,政府、军队等的一切要职全部或者几乎全部为贵族所占,他们除了年金和赏金以外,还占有大量的土地,贵族一直不从事商业活动,但到17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贵族作为土地、山川、森林之类的所有者和许多特权的享有者,也有限度的投身到了工业和商业的某些部门中去,到此以后就有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阶级与传统的贵族阶级,这两者之间也是存在着矛盾的。贵族阶层作为旧制度下的一个特权阶级,他们一方面基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首先维护国家的安定以及与教会保持一致。但是王权是在长期的斗争斗争中通过削弱封建领主的割据势力之后才逐渐壮和巩固起来的,国王和贵族彼此防范,相互戒备,经常有抵触和对抗;另一方面,在贵族等级内部盛衰消长、变演也十分明显,尤其中17世纪后期,贵族之间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差别极大,贵族内部的对立与矛盾也层出不穷。同时国王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出现了,部分贵族要实行像英国一样的君主立宪制,或是一种以君主为首的、包括贵族在内的某些主要社会阶层一起实行分权共治,这实际上是一种要求权力的平等和自由的思想。
第三等级是不能享有特权的等级,在这个等级里面有农民、平民、工人、新兴的资产阶级,这个等级是受压迫的阶级,他们受到了教士和贵族等级有压制,教士和贵族占人口总数的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在这一等级中,新兴的资产阶级是他们的代表,他们在经济上能够与某些贵族差不多的的时候,他们同时也要求政治地位上平等,而不是只能受到他们的压制,不能看着自己的利益被那些特权等级无情地拿走,一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了,更何况在早期启蒙运动早已为他们的革命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革命的爆发原因远不只这两个,经济的发展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的法国可以说那种专制的统治再也满足不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他们的要求和主张,在政治思想上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是维护各阶级利益的必然结果,从另一层次上去说,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历史发展地必然,上层建筑不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那只有可能被下层人民所推翻。

第四,在我们看来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财政危机的影响,18世纪法国的专制王朝已经非常腐朽。对外战争屡遭败绩,统治者的挥霍无度,使得法国的财政赤字增加,负债累累。到1789年,国债已达45亿锂,仅付出的利息已同全年的财政收入相近,法国政府的财政濒临破产境地。正是由于财政危机的加剧。才会导致后面的一系列的革命,在我看来,财政危机只不过是革命爆发的导火线,而不是他真正的原因,说到原因,其实化也只不是过是阶级矛盾的另一种表现形势而矣。第三等级人民不愿为第一、第二等级们纳税,却得不到社会地位的平等,所以他们在反对等级制度,要求获得自己平等的地位。反对国王增加收税实为反对不平等的待遇。所以他们要谋求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要求推翻国王的封建专制统治,革命在这种条件下爆发了。
综上所述,18世纪晚期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方面,都已经出现全面危机,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使它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这不仅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也为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历史的发展早已为法国大革命铺好了道路,同时法国的封建专制王权也走到了他的尽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经济上早已不满足于政治地位上的不平等了,我们可以出革命的爆发是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管是什么样的政权也不能阻止他的前进,正如米涅所说的那样:法国大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我们也可以说革命是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结果。书评:

评米涅的《法国革命史》

《法国革命史》是由法国历史学家米涅写的,由北京编译社把它翻译过来,郑福熙校,现在中国有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的2008年版的《法国大革命史》。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写在距法国大革命刚结束不久,于1824年5月在法国问世,他从较近的距离,以严谨的态度,用丰富的史实和生动的文字描述了法国大革命、热月政变、督政府时期、执政府时期和第一帝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进程。

我觉得这本书是研究1789年至1814年法国这段历史的较好著作。它以时间顺序为主要线索给我们讲述了那段重要的历史事实,全书分为十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另外分为十五章以时间为顺序为我们再现了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开幕到1814年的历史事实。在导言部分米涅给我们分析了一下关于法国大革命发生前夕法国现实的一些情况,同时主要为我们解说了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从米涅的观点来看法国大革命或迟或早都会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法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而且封建制度可以说已经有点阻碍了法国各方面的发展,当时的封建制应该说走到了它的末路了,当时的王权毫无限制,贵族、地主阶层还保留着特权,而农民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人则是他们压迫的对象,人与人之间毫无平等可言,阶级矛盾尖锐。同进当时法国由于财政危机,促使国王不断加强对下层人民的压迫,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使阶级矛盾进一步升级,这使得法国大革命势在必行,可以说法国当时的财政危机只是革命爆发的一个起点而矣。而阶级矛盾,人与人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则是革命爆发的根源。在正文的十五章之中,他以事实为基础给我们介绍了法国大革命的一切经过,在每章的前面,他为我们列了一段比较短小的总结性的小标题相连,让读者一看就明白这一章节中要讲的主要内容,同时又是对这一章节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我觉得米涅所讲的第十四章:从雾月18日(1799年11月9日)到1804年12月12日,这一章很好。他从理论和当时的历史事实相结合来说时自己的观点,当时的人们对于拿破仑解散立法议会,发动推翻议会制度的雾月政变,随后开始军事统治,这一系列做法还是表示欢迎的,显然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于不考虑事变是否合法,而是要看事变的结果,看它们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利益,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一章中米涅对拿破仑在发动政上的变后的一系列活动:成立临时政府,组成两个立法委员会,负责起草宪法并建立一个确定的制度,对那些反法国革命同盟军给予军事上的打击。虽说拿破仑是一个独裁者,可是我觉得在一个的混乱年代,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像拿破仑这样的一个独裁者来保证社会那些各项政策能执行下去,虽说拿破仑是一个军事独裁者,可是我觉得在非常时期完全可以这么做,这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中的必然。对于他后来在与反法国盟军作战后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虽说他在后来的战争中是对欧洲保国人民的一种侵略,我们也不得不说他在这国时又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为后来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作了舆论上的宣传。这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今天我们再来看拿破仑统治时期更多的是要看到他在利用他的专制时,是怎么保卫法国革命不被反法同盟所灭,同时在他统治时期又是怎么为了更好的建设法国而颁布的一系列法典的,特别为《民法典》,为后来资产阶级法典作出了一个很好的例范,又是怎么重视教育的,同时建立了一些大学……不管拿破仑统治时做了什么,他的功绩我们还是不可否定的。

米涅在总结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变革时,认识到阶级斗争是了解法国历史的钥匙,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中强调这次革命的必然性,用各个阶级的不同利益的冲突说明各个政治集团和派别之间的斗争,认为恐怖统治与拿破仑一世专政都是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预言复辟王朝必将为资产阶级政权所代替。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法国大革命的书目索引

²       陈文海:《法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²       刘大明《“民族再生”的期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²       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²       马生祥:《大革命与现代化:1789-1830年的法国》,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²       史彤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宪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²       王铭:《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²       王寿南:《法国大革命中的人物》,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²       王养冲、王令愉:《法国大革命史(1789-179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²       张苏黎:《法国大革命演义》,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²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译本书目

²       [俄]克鲁泡特金著,杨大楩译:《法国大革命史(1789-1793)》,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²       [法]F.布吕什等著,冯棠译:《法国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²       [法] 傅勒,弗朗索瓦著,孟明译:《思考法国大革命》,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²       [法] 勒费费尔,亨利:《法国革命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²       [法]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法国革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²       [法] 格里穆,塞德里克著,刘润恩译:《追踪1789法国大革命》,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²       [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年版。

²       [美] 亨特,林著,郑明萱,陈瑛译:《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08年版。

²       [美] 韩普森,诺曼著,王国璋译:《法国大革命》,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版。

²       [英]阿克顿著,秋风译:《法国大革命讲稿》,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²       [英] 霍布斯鲍姆,艾瑞克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时代:1789-1848》,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²       [英]柏克著,许振洲、彭刚译:《法国革命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英文书目

²       Baker,Keith Michael: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Modern Political Culture.Oxford:Pergamon Press,1987.

²       Beik,Paul H.: The French Revolution . US: Harper and How Press ,1970  

²       Carlyle,Thomas:The French Revolu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²       Cruise,O'Brien Conor:The Long Affair:Thomas Jeffers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1785-180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²       Hibbert,C.:The French Revolution,Midddlesex:Penguin Books,1986.

²       Laurence,Kaplan Steven:Farewell, Revolution : the historians' feud : France.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5.

²       Manceron,Claude: Their Gracious Pleasure,1782-1785,New York:Knopf Press,1980

²       Roberts,J.M:The French Revolu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 转引自阿列克西.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言,巴黎,1952年版,第22 页。

[2] [法]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法国革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