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骗子: 拉雪兹神父公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17:29
11月16日
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我前天知道的一块墓园,阿贝拉尔、爱络依丝和他们的伟大爱情就埋葬在这里,其实我很多年前就知道这个地方了,只是我不知道是这个名字,接受过中国社会主义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都应该在历史书上看见过这样的字样: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梯也尔的凡尔赛政府军攻陷巴黎后,巴黎公社的社员浴血奋战。5月28日,最后一批公社战士寡不敌众,退入拉雪兹公墓,在一堵围墙下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我出生的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已经不是意识形态的主流,报纸和新闻联播里整天就是“有一个老人来到中国的南海边又画圆圈,又写诗篇”这类的残疾新闻,所以我一直没有注意到那堵著名的巴黎公社墙,竟然就是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围墙,据一个在70年代上中学的前辈回忆,当时的历史教材里配有插图,社员墙墙上有座浮雕:一个半裸着上身的女性形象,像一个安详的天使,又像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她双臂展开,脸微扬着,两手扶在身后残缺的墙上,像是要把倒下去的人和这个世界隔开。而这幅画在禁欲的七十年代,在那些漫长的、无所事事的夏天,成为他们那一代人唯一合法的性启蒙教材。我一直搞不清楚远离英雄主义时代是不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出生于70年代初的人,在黄色录像厅里看《玉蒲团》或《灯草和尚》之类的盗版港产三级片获得了启蒙,而生于70年代末的人更肤浅,靠在大学寝室里下载武藤兰的无码A片获得启蒙,比起60年代那些人,连我们接受性教育的方式都显得那么庸俗,话题被我扯远了,还是说回拉雪兹神父公墓吧,由于巴黎公社墙对与60年代出生的人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刚才提到的那位前辈在有钱去法国旅游的时候,就满怀热情地去了拉雪兹神父公墓,而且还带着一家老小,据他说,在管理员的指引之下才找到了这堵破败、寒酸的围墙,最令人失望的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浮雕!唯有矮墙上镶嵌着一块不大的黑石板,上面用毫无个性的字体刻着:“1871年公社的死者”,而在荡气回肠的国际歌,行刑队的排枪,高呼口号的就义者,悲痛的女神张开温柔的双臂,都无法跟这堵墙产生什么联系,他一时茫然,仿佛记忆深处的光芒瞬间消失,紧接着就是强烈的失落感,当天晚上,他想起了一个1971年的冬天,他那性格孤僻的爷爷家里突然来了访客,两辆解放军车拉来了很多他爷爷当年的战友,其中有人还带来了专配的厨师,晚上开宴的时候爷爷起来祝酒,他才知道那天大家是来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墙上挂着马列的肖像,加上巴黎这个法国地名,都增加了这个国外的公共农村合作社在这位老兄心中的地位,但唱完国际歌之后,大家就开始大吃大喝,跟普通农村娶媳妇没什么差别,当时他觉得这些人巨土无比,可以说是狂土,而在看到了真正的公社墙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这些穿军装的中国农民才是真正的世界主义者。其实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含义不仅限于此,这里除了埋葬着伟大的爱情和伟大的公社以外,还埋葬着没有心脏的肖邦,国际歌的作者鲍里埃,美国女舞蹈家邓肯, 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等等演艺界名人,写文字的人来了之后就会看到无数的世界级文豪,巴尔扎克、莫里哀、拉封丹和王尔德,不怪很多人向往巴黎,单讲这块墓地都藏了那么多名人。这块地在成为墓地之前是耶稣会的地盘,号称“封闭的路易山”,用途是种瓜果、蔬菜,耶稣会的创始人是了不起的西班牙人圣依纳爵,他有一套修行方法叫神操,“操”这个字在中国是很敏感的,做名词讲还算文明,操守或是体操之类的词多为中型词,但做动词来用就一定要小心,神操的操是操练的意思,其实很多不够坦荡的人已经改口叫这个词为神修,一些主够坦荡的人还叫神操,耶稣会起家之后就置地,所以买下了这片领地,后来地产萧条的时候,他们就放弃了这块地的产权,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宠信的拉雪兹神父成为这块地新的主人,在此盖起了豪华别墅,拉雪兹神父公墓因此得名,第一位安葬在拉雪兹公墓里的是一名警察。拿破仑在位时宣布,公墓不得拒绝任何要求来此安葬的人。随后,墓地为了扩大知名度,开始广告宣传,不断将名人的遗体迁葬到拉雪兹神父公墓。最终,拉雪兹神父公墓成了今天的墓葬博物馆,很多人来这里凭吊自己的偶像,或是参观旅游,只要有人驻足或是摆了鲜花的地方,多数就是一个伟大人物,而很多有钱人也在这里买了位置,却没人认识的他们,住在这个地方却无人问津,就更显得可怜,应了刚才那个公社崇拜者说的一句话:活得充实的人,死了也不寂寞!
9:45 |添加评论 |发送消息 |查看引用通告 (0) |写入日志
评论
添加评论

引用通告

此日志的引用通告 URL 是:
http://jianghupanzi.spaces.live.com/blog/cns!fa651ac4a6b6d276!159.trak
引用此项的网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