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是一部信息精确,解释详明的经典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03:09
日志
复制网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古兰》是一部信息精确,解释详明的经典
艾卜昵    发表于2010年05月24日 20:06 阅读(6)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为了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古兰》,下面从《古兰》是受真主保护的典籍,是隐微的还是比喻的——阿文“穆台沙比哈”与“巴推尼”的翻译,是理性还是迷信,这三方面论述。
一、《古兰》是受真主保护的典籍
有人说,若翻译《古兰》,首先要具备15种以上的学问,否则没有资格做这件事。这样讲,当然不是他本人的认识,他也是根据国外人的认识而说的。这种说法乍听起来很吓人,仔细一想,并没有什么错误。不具备一定的基础和知识,不要说翻译《古兰》,就是翻译什么也不行啊!这还用说吗!任何事情是想做就能做的吗?真主不给口唤就可以能成就任何事吗?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不论大小,没有真主的意欲都是做不成的,这是信仰的人最起码的认识。为什么整天谈论信仰的人,到了关键时刻就把信仰都抛开了呢?《古兰》是受真主保护的典籍,谁也不能歪曲其原文原意,尤其《古兰》明确指出:“安拉已启示了最好的告谕,一部互为印证的,反复叮咛的经典。”(《古兰》39:23)“互为印证”非常重要,可以说在《古兰》里,凡是重要的教导,都不止一次地提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用各种史实、事例,“互为印证”,“反复叮咛”,使信仰的人头脑清醒,避免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要明白:1. 真主是大能的主,2.不要迷信阿拉伯文字,3. 时代在发展,认识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1. 真主是大能的主    不论什么民族的人,他心里想什么真主都明察秋毫,谁也瞒不过真主,难道大能的真主还听不懂各种人的讲话吗?用汉语礼拜、用汉语记念真主就不灵吗?这是谁说的?由于我们在追求正道的途中将语言设成了障碍,因而产生了一些奇怪的说法:有人说,把《古兰》翻译成汉文,就不是《古兰》,只有阿拉伯文版才称为《古兰》。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有翻译的作品,只能有优劣之分,还能用文字区别吗?正因为《古兰》是真主的启示,谁也不能将其等同于其他著作,所以,译文更要力求准确、贴切、顺畅,也就是做到信、达、雅(做不到是可能的,但力求做到是最起码的要求)。有人提出,必须知道阿拉伯文一个字有许多意思,不能都用一个词译出。说这种话的人真是太小儿科了,凡是学外语的谁不明白这一点,过去有些人正是拘泥于一种意思而闹出许多笑话。老一辈人都听说过,家里养的猫,吃饱了就在那里念“古勒胡”的索勒(《古兰经》第112章)。再有,你看鸽子的脚是红的,就因为努海(诺亚)奉主命造方舟,在洪水退去以后,派鸽子去打探,鸽子叼回一枝树叶,而脚是红的,于是努海知道洪水还有一寸多高。这里他是把洪水的“洪”和红色的“红”混为一谈了,听起来不可笑吗?何况,翻译《古兰》是将阿拉伯文变为中文,光是强调一国文字能从事翻译吗?
2.不要迷信阿拉伯文字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的文明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过去我们迷信阿拉伯文字,以至于我们在信仰的传承上,几乎走到了死胡同。由于习惯上把《古兰》称为天经,把启示称为真主的语言,于是很多人都竞相学习阿拉伯语念祈祷词,而且煞有介事地说,以免后世复活以后,不会语言不能交流。为了正确理解经典,认真学习阿拉伯语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迷信阿拉伯语是后世的通用语言,这可就太离谱了。“不信仰的人们说,为什么没有一种迹象从他的养主降给他呢?你只是一位警告者,而且每一伙民众都有一个引导者。”(《古兰》13:7)“我只要派遣使者,必以他的民族的语言,以便他向他们解释清楚。”(《古兰》14:4)“我以你的方言使其易懂,以便他们记取。”(《古兰》44:58)这些教导还不够清楚吗?可是我们的宣教人员仍然热衷于神化阿拉伯语,弄得男女老少一天到黑背单词、背祈祷文,好像大能的真主只懂阿语,其他语言都不懂,这简直是笑话。要知道,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真主启示给人类的交流方式。
3. 时代在发展,认识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有的人不知是因为惯性还是惰性作祟,迷信权威,对过去的译文发现了错误也不允许改正;甚至还有人提出最好能把某人的翻译作为定本,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再也不出现分歧。有这样想法的人,可以说,他这是不了解《古兰》启示的意义。因为时代在发展,认识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古兰》是真主给人类的最后一部启示,担负着直到世界末日的指导责任。所以除了阿拉伯文原版《古兰》不允许有任何改动外,其他翻译的版本都有修订的必要,这才是信仰者的态度。人间妄想做出绝对正确,再也不用修订的定本,因为绝对正确只属于真主,人间只能是相对正确。不要说中国人,就是阿拉伯人都能百分之百地掌握《古兰》的要旨吗?回答是否定的,阿拉伯人也照样是一知半解,虽然他们是以母语来认识《古兰》,就像中国人对待许多中国古代的文献书籍,认识上也有很大差距一样。阿拉伯文的《古兰》是一个符号都不能改变的,但阿拉伯人对《古兰》的解读和注释(太福希勒)也是人为的,也需要不断深化。我们所根据的注释,大都在几百年前、几十年前出版的。今天的人只能比他们理解得更深入,不会丝毫跟不上他们的脚步,因为我们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进的,这是真主赋予今天人们的使命。如果不信,看看你家的孩子,为什么他们玩电脑、发短信比大人还要灵通?
二、是隐微的还是比喻的——阿文“穆台沙比哈”与“巴推尼”的翻译
“是他启示你这部经典;其中一些节文是明确的——它是经典的基础——其他是比喻的。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为了寻求迷惑和找出经文的解释而追求比喻的部分,除安拉和学识精通的人外,没有人知道它的解释。”(《古兰》3:7)这是一节非常清楚的启示,但在翻译中却出现许多版本,分歧出在对阿文“穆台沙比哈”这个词的翻译上。
“穆台沙比哈”这个阿语字,王静斋教长译为“需要解释的”,时子周先生译为“寓意的”,杨仲明教长译为“互似的”,只有马坚先生译为“隐微的”。其实,“穆台沙比哈”这个字并不是多么复杂,在2003年出版的《新阿拉伯汉语大词典》中,意为“同样的、类似的、相似的”(《新阿拉伯语汉语大词典》1007页),故我将阿文“穆台沙比哈”译为“比喻的。”马坚先生之所以将“穆台沙比哈”译为“隐微的”,是源于经堂语在讲经中的习惯用语,因为,经堂里更倾向于把“穆台沙比哈”译为“隐晦的”。实际上,阿文只有“树布亥提”才有“暧昧的、可疑的”意思。
上面引用的《古兰》3:7启示,明确地表明:除了明确的节文,还有一些类似的、比喻的节文,而心术不正的人正是要追求那些比喻的文字,把比喻当真实,并不惜找到各种圣经上的故事以及毫无根据的传说加以渲染。比如,有些人会说《古兰》里有许多我们尚不理解的显迹,是属于隐晦的经文,即谁都说不清的,而且,他们会以压倒的气势质问你,难道你能把一切都说得清楚吗?当然,人本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理解水平上存有差异,有很多经文是个人理解不透的,其中比喻的经文正是说明。有些经文并不是实指而是含有比兴的成分,所以在这个时代,你可以这样解释,在那个时代也可以根据那个时代的水平那样解释。不论怎样解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反复说明真主绝对独一存在的理论。所以有一些启示的节文在不同的时代,真主会以不同的方式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也就是《古兰》之所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奥妙之所在。我们那些缺乏文化的宣教者,为什么喜欢说“隐晦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一知半解非常可怜,为了给自己的“讲不了”找一个借口,所以只要说“隐晦的”,那你就没有什么话可说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隐微”这个词,在阿拉伯文里是“巴推尼”,但是《古兰》第三章第7节里并没有“巴推尼”这个字,只有“穆台沙比哈”。为什么要将“穆台沙比哈”译为“隐微的”?实在令人费解!可是在真主99个尊名之中,第76个就是“巴推尼”这个字,所以我们称真主是“隐微的主”,这很好理解,因为,作为人类,我们永远也不能看清真主,因此称颂他是“隐微的主”。但是,《古兰》“这是一部信息精确,解释详明的典籍。”(《古兰》11:1)所以,我们绝不允许把《古兰》形容为“隐微的”。中国穆斯林大众是禁不住忽悠的,一听忽悠,就起哄抬锣,一字之差,就可以把你带进沟里。这么大的错误怎么没有人去思考呢?最高学府的艾资哈尔长老们,也敢把《古兰》称为“巴推尼(隐微的)”吗?
三、是理性还是迷信
信仰是一种人生观的体现,一个人为什么活着,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谁都要思考的问题。不论你是放羊种地,还是博士伟人,谁都回避不了,回答当然会是多种多样。因为,每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时代处境、立场角度等等都在决定着你要怎样地回答。
时代的发展,并不是死水一潭,人类社会从个人健康智力到思想认识都在真主的赐福下不断地增长着。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但是,信仰的深度和人类的向往,仍然是公与私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不为自己考虑,不顾后果的奋斗,到头来仍然是一场空;而奋不顾身,公而忘私,也许就会牺牲在奋斗中。那么,到底应该怎样选择呢?不依靠理智就会流入迷信,其结果并不妙;依靠理智就不会犯错误吗?实际上也未必那样。我认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
人在宇宙中的渺小,简直无法想象,我们的一生,无非转眼之一瞬,稍纵即逝,所以理性是有限的。信仰的人,承认被创造的身份和生存的责任,知道自己须臾离不开真主的恩惠与护祐,随时感谢真主,表现在谦虚谨慎、先人后己、接受《古兰》教导,处处为归真复命做好准备。相反不信仰的人,就没有这种优势的心态,他们自以为是,但是,要知道,自己的脆弱任何方面都依靠不上。凡是过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理性,那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到头来比迷信他人更惨。
我们平日说的“虔诚、执着”是不能与“迷信”划等号的。“迷信”是懒于思考,疏于学习,不思进取,妄想奇迹出现;一味地修行办道,无非是把人修成废物,毫无生气。至于在修炼中获得直觉,接受灵感,这并非不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个人获得的直觉灵感都不能作为普遍真理去效法,也不允许树立自我崇拜的奇迹。因为,第一,这是违反信仰原则的;第二,这也不是个人修炼的目的;第三,更不能忘记真主创造人类的意图和教导。伊斯兰是独一创造者启示的教道,通过使者先知,首先要突出创造者的创造意图:“我要在地上安置一个代治者”(《古兰》2:30)“他使你们成为大地上的代治者。谁不信仰谁自受其害。不信仰者们的不信只增加了他们的养主对他们的憎恶,而且他们的不信只给他们增加了损失。”(《古兰》35:39)真主创造了人类的思维结构和思维能力,并给予各种适当的条件,让人们利用这些条件,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好事业绩,并在后世赏善罚恶。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怎样利用生命和现成的一切。在真主制定的法则内,可以自由的选择,但是,任何人也超不出真主制定的法则。他曾经派遣使者先知启示人类并向各民族派遣警告者、引导者,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所以,迷信是最不可取的;过分依靠理性,依靠自以为是也是非常危险的,这就需要用《古兰》启示来加以调整和引导。
中国穆斯林最缺乏的是不学习《古兰》启示,从宣传者到普通教民,都不重视《古兰》的学习,每天诵念“我们唯独崇拜你,并只求你祐助。”(《古兰》1:4)实际上仍然被眼前的物欲所干扰,多神崇拜总萦绕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或崇拜自己,或崇拜好人,或崇拜长老,长期迷惑在这种怪圈中,怎么也跳不出来。其实,医治这些老掉牙弊病的最佳良方就是《古兰》。《古兰》启示的道理非常简练而通俗,过去,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把它思考为神秘莫测,殊不知任何大道理都寓于平凡之中。我们往往幻想奇迹忽然被发现,信仰的人于是扬眉吐气,不信仰的人再也抬不起头,这种想法很正常,但很不信仰,这并不是信仰者正确的思考途径。
人的一生到底追求什么?信仰的人可能回答是死后进天堂,那活着还有什么用?儿童是天真无邪的,活得越长犯错误的可能性越大,那么死得早是不是更好呢?为什么人们又都在期望长寿?生存中有许多苦恼,但也伴有许多快乐。生命是真主的赐予,我们应当感谢。因为生存并不是我们自我意识的产物,是我们凭空得来的。为了让生命绚丽多姿,甚至更丰满、更充实、更有意义,所以要接受真主的引导,走上正确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机遇,都有各自的环境,真主把世界交给了人类,正是放手让我们去涂鸦做作,一方面让我们享受生的乐趣,另一方面考验一下谁完成的最好。
《古兰》里前后共62次提到信仰并力行公益的人,一个信仰的人如果只重视自己的功修,一心想的是自己今后如何进天堂,而不参与公益的事,那么他只完成主命的一半,这是有信仰但缺乏行动。信仰如果没有行动支持,必然流于形式。如果有行动,但私字当头,也打了折扣,“你应礼拜你的养主并作牺牲”(《古兰》108:2)。过去我们理解作“牺牲”就是“宰羊”,其实这里说的“牺牲”是广义的,还包括“自我牺牲”。肯于作出自我牺牲的人,就是死在了刀刃上,也就是死得其所。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那也是一种牺牲,也是非常感动人的。信仰的人如果没有这些动人的事迹,那如何去劝导别人走进主道呢?
 

复制网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相关搜索词:电影 信息 阿拉伯语 经典 古兰
签名档
评论列表
想第一个看到日志抢沙发?
腾讯公司温馨提示:当前已出现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等途径假冒中奖网站、“400”“0898”开头电话、宣称低价购物、购房退税等手段诈骗,请您提高警惕,慎防遭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点击:腾讯反骗术帮助中心。
发表评论
取消批量删除批量删除全选删除
使用签名档匿名评论发表评论
系统正在进行升级维护中,暂不支持日志评论,敬请谅解!
日志评论推出新附加功能!评论可以通知所有好友了。您还可以进行设置,保护个人隐私。
附加功能   已选择:通知到好友信息中心
使用签名档       道具:        悄悄话 | (以小纸条形式发送)   查看今日免费发送数量
通知所有好友(该评论可显示在所有好友的好友动态里)设置
马上开通空间,体验权限日志、记事本等全新日志体验!提交  (可按Ctrl+Enter发表)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