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追思胡绳同志在建树中国近代史学科中的功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1:09
追思胡绳同志在建树中国近代史学科中的功绩
张海鹏
胡绳同志与中国近代史学界,与近代史研究所,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近代史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在中国历史学中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最多不过一百年。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则不过六十来年。胡绳同志、范文澜同志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先行者,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开拓者。胡绳同志1937年发表《“五四”运动论》,1939年发表《论鸦片战争》,1948年在香港出版《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代表了在革命根据地以外从事革命活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探求。
新中国建立以后,胡绳同志要做很多重要的工作,但是他始终没有停止在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探索。1954年,他在《历史研究》创刊号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的重要文章,引起了建国初期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1957年,《历史研究》编辑部汇集了三年来学者讨论文章予以出版。这是中国近代史学界学习唯物史观、寻求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宝贵纪录。中国近代史如何分期,看起来是编写近代史教科书的一个具体问题。但是依据什么标准分期,却涉及到历史观问题,涉及到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涉及到叙述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以什么来做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胡绳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依据毛泽东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说明,提出了“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准”的重要意见。他还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要求不是在于给各个事变、各个人物一一简单地标上这个阶级或那个阶级、进步或革命的符号。如果在一本近代史著作中不过是复述资产阶级观点的书中的材料,只是多了这一些符号,那并不就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任务。“要使历史研究真正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力量,就要善于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而表明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各种社会力量的面貌和实质,它们的来历,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它们的发展趋势。”应该说,这是第一次向学术界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任务,从学术上提出了要使历史研究真正渗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的重要观点。依据这种观点,胡绳还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三次革命运动的高涨”(此后史学界一般称“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并对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篇文章所引起的讨论,使一大批从旧中国走过来的近代史学者,和一大批刚刚走上学习和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青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训练,这无论对中国近代史的学科建设或是人才的培养,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此后,胡绳同志还在中国近代史领域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涉及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孙中山研究、国民党历史以及抗日战争史,尤其是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不仅对近代史学科的建设,而且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胡绳同志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方面,在引导学术界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方面,他都起着先行者、开拓者、建设者的作用。
本文是在2000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共中央党史
研究室联合召开“胡绳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