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看不懂如何信得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5:23:43
2010年07月23日 09:03:48  来源: 半月谈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又一轮关于统计数字的质疑开始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对,因为这已经远不是第一次了!
算不懂的GDP增长,地方竟然“远超”中央
截至7月21日,先后有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陆续公布了上半年地方GDP增速(或预期)。宁夏、陕西、湖北、湖南等地的预期经济增速均超过14%以上,其中宁夏预计增速更是达到18%的高增长。北京市统计局20日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称,GDP同比增长12%,位居已公布各地的末席。

统计数据是给我们看的吗?
然而各地回头一望,全国上半年度GDP11.1%的增速正不尴不尬地站在他们的身后……
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与各省份公布的总和为何对不上?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析说,目前,中国实行GDP核算分别独立进行的政策,也就是说,省、市、区自己核算自己的GDP,这样多少会有误差,不会出现1+1=2的情况。确实可能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比如生产基地,分公司不在一个地方,这样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作为地方,谁都不愿意自己的GDP被少算”。
他还表示:确实不排除人为因素,当然这种因素越来越少。“不好说是造假”,叶青说,对于统计数字比真实大一点的情况,统计系统外的人士认为是造假,但是作为系统内人士,我们进行“应统尽统”,“作为统计系统的干部,不能遗漏,在这种工作心态下,可能会出现数字大一些的情况。”如果报多了会被压下来,但是报少了,就没有表现出当地的情况。叶青坦言:“这主要是一种心态,但谁也不敢故意造假,因为造假的处罚非常大。”
搜索更多数据 的新闻
专家批统计:态度客观,数据才可能客观
我国多种统计数据出现互相矛盾现象
统计数据打架 专家举案例建议出具“说明书”
国家统计局:加强统计行风建设提高数据质量
我国启动人口计生阳光统计行动 倡议人人为普查作贡献
当代“统计官”应以古代“史官”为师
2010年07月23日 09:05:1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近日,全国多个省市的统计部门也陆续通报了地方经济运行情况,从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各地GDP增速均超过了全国总体水平。宁夏、陕西、湖北、湖南等省份的预期经济增速超过14%,其中宁夏预计增速更是高达18%。(7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与“数字化”一样,“数值化”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各种统计数据将我们的生活量化、指标化,成为每个人进行选择和判断的参考系;政府部门部署战略、制定决策,更少不了统计数据的支撑。因此,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GDP、CPI、PPI等一系列符号化的统计数据,都是我们判断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
然而,频发的统计失真、系数失准、数值失信现象,已经严重影响我们对形势的判断,让我们越来越读不懂。
作为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GDP往往被视作最重要的统计数据之一。蹊跷的是,绝大多数地方的GDP增速跑赢全国早已是一种“常态”。以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为例,有28个省份的GDP增速高于全国11.9%的水平,增速高于15%的就省份就多达18个。国家与地方GDP数据频频“倒挂”,让这个“晴雨表”有点像时准时不准的天气预报,难怪有人戏谑说“即使数学再好,要想读懂我们的统计数据也绝非易事。”
宏观层面的GDP数据让人雾里看花,微观层面的物价、工资、房价数据也时常与公众的感受大相径庭。当不少民众惊呼这是一个“想当房奴而不得”的时代,统计数字却显示房价同比只上涨了1.5%;当众多家庭主妇觉得一些物价上涨的犹如狂奔的“兔子”,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却像一只不紧不慢的“乌龟”。而每当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公布,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的收入“被增长”……各种名目的统计数据不仅没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确、更便捷,反而常常让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的感受是否太“非主流”。
毋庸赘言,数字上的问题终究是人的问题。地方GDP“虚胖”,扭曲的政绩观和“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潜规则难辞其咎;CPI“偏瘦”,不合理的核算体系“功不可没”。在网络时代,任何官方的统计数据都有可能被放在公众视野下反复审视,如果与公众感觉相差甚远,必将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甚至引发信任危机。数据失真,必致误导误判误事。这方面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大跃进”时期虚报粮食产量之祸。
统计数据特殊之处还在于,除了反映某个时期的情况之外,还承载着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使命。因此,从事统计工作理应具备做“史官”的道义感和责任心,此刻我们不忠于数据,将来注定无法还原历史。
近些年,为了在国家层面扭转统计失真的情况,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统计法,多部委联合制定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也于5月1日实施;就在前不久,由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联合部署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GDP等指标将是这次检查的重点内容。这些都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开端,表明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统计数据方面的问题。只不过,不光要检查,还要坚决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者及时进行问责处理,如果像某些审计一样,对违规者只是泛泛地、甚至不点名地“批评”,怕是难以扭转统计失真。
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各级统计机构要一如既往地把搞准统计数据作为第一要务,“统计数据要经得起市场和历史的检验”。希望在更严格的监管和更为健全的制度下,我们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让准确的统计数据能真正成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决策依据,真正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易艳刚(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责任编辑: 吴定平 )